1、婀娜多姿 [ ē nuó duō zī ]
释义:形容姿态柔和而美好。
出处:古乐府《孔雀东南飞》:“四角龙幡,婀娜多姿随风传。”
2、矫若惊龙 [ jiǎo ruò jīng lóng ]
释义:矫:矫健。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。
出处: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:“尤善隶书,为古今之冠,论者称其笔势,以为飘若浮云,矫若惊龙。”
3、鸾回凤翥 [ luán huí fèng zhù ]
释义:形容舞姿优美。
出处:前蜀·牛希济《临江仙》:“风引宝衣疑欲舞,鸾回凤翥堪惊。”
4、翩若惊鸿 [ piān ruò jīng hóng ]
释义: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。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(洛神)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”
5、婆娑起舞 [ pó suō qǐ wǔ ]
释义:形容跳起舞来的姿态。
出处:《尔雅》:“婆娑,舞也。”
6、轻歌曼舞 [ qīng gē màn wǔ ]
释义:音乐轻快,舞姿优美。
出处:元·乔孟符《两世姻缘》第一折:“似大姐这般玉质花容,清歌妙舞,在这歌妓中可是少也。”
7、清歌曼舞 [ qīng gē màn wǔ ]
释义:清亮的歌声,柔美的舞蹈。
出处:瞿秋白《乱弹·代序》:“‘乾嘉以降’不久,昆曲的清歌曼舞的绮梦,给红巾长毛的‘叛贼’揭乱了。”
8、清歌妙舞 [ qīng gē miào wǔ ]
释义:指清亮的歌声,美妙的舞蹈。
出处:唐·宋之问《有所思》:“此翁白头真可怜,伊昔红颜美少年。公子王孙芳树下,清歌妙舞落花前。”
9、自由自在 [ zì yóu zì zài ]
释义:形容没有约束,十分安闲随意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问:‘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?’师曰:‘自由自在。’曰:‘见后如何?’师曰:‘自由自在。’”
10、长袖善舞 [ cháng xiù shàn wǔ ]
释义:袖子长,有利于起舞。原指有所依靠,事情就容易成功。后形容有财势会耍手腕的人,善于钻营,会走门路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长袖善舞,多钱善贾。”
11、矫若游龙 [ jiǎo ruò yóu lóng ]
释义:常用于形容书法笔势刚健,或舞姿婀娜。同“矫若惊龙”。
出处:明·梅鼎祚《玉合记·义姤》:“看他矫若游龙,超逾集乌。……夜月红楼,树下霓裳出月。是好舞也。”
12、翩翩起舞 [ piān piān qǐ wǔ ]
释义:形容轻快地跳起舞来。
出处:唐 李白《高句骊》:“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”
13、缓歌慢舞 [ huǎn gē màn wǔ ]
释义:缓:柔软。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“缓歌慢舞凝丝竹,尽日君王看不足。”
14、缓歌缦舞 [ huǎn gē màn wǔ ]
释义:缓:柔软;缦:通“慢”。指轻快的音乐和柔美的舞蹈
出处:宋·李纲《荔枝词》集句:“沉香亭北倚栏杆,缓歌缦舞凝丝竹。”
15、舞鸾歌凤 [ wǔ luán gē fèng ]
释义:鸾凤在歌舞。比喻男女间情深意切。
出处:宴桃源深洞,一曲舞鸾歌凤,长记欲别时,残月落花烟重,如梦,如梦,和泪出门相关。 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长短句》
描写人跳舞时的词语(2个)
描写人跳舞时的成语智能推荐
- 胡肥锺瘦 胡:三国时的胡昭;锺:三国时的锺繇。胡昭的字体肥,锺繇的字体瘦。形容书法各擅其美。
- 疾言厉色 疾:急速。说话急躁,脸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
- 疾声厉色 疾:急速。说话急躁,脸色严厉。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
- 野人献曝 比喻贡献的不是珍贵的东西。(向人建议时的客套话)。
- 霁月光风 指雨过天晴时的明净景象。用以比喻人的品格高尚,胸襟开阔。
- 临去秋波 秋波:秋天的水波,比喻眼睛明澈。临走时的回眸一盼。形容别情依依。
- 疾言怒色 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
- 瓜代有期 都是指两人轮流戍守一地,瓜熟时赴任,来年瓜熟再派人交接;后来引申为有一定的轮替期限,期限一到,自然有人来接替。
- 贫贱之交不可忘 贫贱之交:贫困时的知心朋友。指人富贵时不要忘记贫贱时的朋友
- 敲敲打打 指用力敲击。比喻用言语刺激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