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傲然屹立 [ ào rán yì lì ]- 释义:形容坚定,不可动摇地站立着。 - 出处:古华《芙蓉镇》:“抽茎了,长叶了,铁骨青枝,傲然屹立。” 
- 2、八面威风 [ bā miàn wēi fēng ]- 释义:各个方面都很威风。形容神气足,声势盛。 - 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圣天子百灵相助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 
- 3、百炼成钢 [ bǎi liàn chéng gāng ]- 释义:比喻经过长期锻炼,变得非常坚强。 - 出处:汉·陈琳《武军赋》:“铠则东胡阙巩,百炼精刚。” 
- 4、百战百胜 [ bǎi zhàn bǎi shèng ]- 释义:每战必胜。形容所向无敌。 -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百战百胜,非善之善者也。” 
- 5、百战不殆 [ bǎi zhàn bù dài ]- 释义:经历许多次战役,都没有遭到危险。形容善于用兵。 - 出处:《孙子·谋攻》:“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。” 
- 6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- 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 - 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
- 7、背水一战 [ bèi shuǐ yī zhàn ]- 释义:背水:背向水,表示没有退路。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。 - 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中说,汉将军韩信率军攻赵,穿出井陉口,命令将士背靠大河摆开阵势,与敌人交战。韩信以前临大敌,后无退路的的处境来坚定将士拼死求胜的决心,结果大破赵军。 
- 8、碧血丹心 [ bì xuè dān xīn ]- 释义:满腔正义的热血,一颗赤诚的红心。形容十分忠诚坚定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外物》:“苌弘死于蜀,藏其血,三年而化为碧。” 
- 9、不辞劳苦 [ bù cí láo kǔ ]- 释义:辞:推托。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 - 出处:唐·牛肃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 
- 10、不败之地 [ bù bài zhī dì ]- 释义:原意是指善于打仗的就有取胜的把握,不会落到挫败的境地。后泛指办事有成功的充分把握。 - 出处:《孙子·军形》:“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” 
- 11、大义凛然 [ dà yì lǐn rán ]- 释义:大义:正义;凛然:严肃、或敬畏的样子。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,令人敬畏。 - 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 
- 12、顶天立地 [ dǐng tiān lì dì ]- 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 - 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 
- 13、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- 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 - 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 
- 14、锋芒毕露 [ fēng máng bì lù ]- 释义:毕露:完全显露。锐气和才华全都显露出来。多指人好表现自己。 - 出处:南朝 宋 范晔《后汉书 袁绍传》:“瓒示枭夷,故使锋芒挫缩,厥图不果。” 
- 15、风云人物 [ fēng yún rén wù ]- 释义:指活跃一时,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。 - 出处:毛泽东《别了,司徒雷登》:“被马歇尔看中,做了驻华大使,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。” 
- 16、赴汤蹈火 [ fù tāng dǎo huǒ ]- 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 
- 17、功成身退 [ gōng chéng shēn tuì ]- 释义:身:自身,自己。指大功告成之后,自行隐退,不再复出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九章:“功成、名遂、身退、天之道。” 
- 18、攻无不克 [ gōng wú bù kè ]- 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 
- 19、功德无量 [ gōng dé wú liàng ]- 释义:世界各地:功业和德行;无量:无法计算。旧时指功劳恩德非常大。现多用来称赞做了好事。 - 出处:《汉书·丙吉传》:“所以拥全神灵,成育圣躬,功德已无量矣。” 
- 20、光明磊落 [ guāng míng lěi luò ]- 释义:磊落:心地光明坦白。胸怀坦白,正大光明。 -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聂小倩》:“公子光明磊落,为天人所钦瞩。” 
- 21、坚贞不屈 [ jiān zhēn bù qū ]- 释义: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 - 出处: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强而不屈,义也。”:《后汉书·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爇文,不求苟得,不为苟行,但以坚贞之操,违俗失众,横为谗佞所构毁。” 
- 22、居高临下 [ jū gāo lín xià ]- 释义:占据高处,俯视下面。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。 - 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登高临下,无失所秉。” 
- 23、决一死战 [ jué yī sǐ zhàn ]- 释义:对敌人拼死决战。 - 出处:《清史稿 文宗本纪》:“周天爵素称勇敢,所保臧纡青练勇可当一面,独不能与贼决一死战耶。” 
- 24、鞠躬尽瘁 [ jū gōng jìn cuì ]- 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 - 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 
- 25、旷古未有 [ kuàng gǔ wèi yǒu ]- 释义:旷古:自古以来所没有的。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。形容极为罕见。 - 出处:《北齐书·王纮传》:“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,旷古未有此事。” 
- 26、溃不成军 [ kuì bù chéng jūn ]- 释义:被打得七零八落,不成队伍。形容惨败。 - 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八章:“等待着敌人的锐气开始衰落时,抓住要害猛力击,就可以把敌人杀得溃不成军。” 
- 27、立于不败之地 [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 ]- 释义:立于:处在。使自己处在不会失败的地位。 - 出处:《孙子·军形》:“故善战者,立于不败之地,而不失敌之败也。” 
- 28、料敌制胜 [ liào dí zhì shèng ]- 释义:准确地判断敌情,并蠃得胜利。 - 出处:汉·扬雄《赵充国颂》:“料敌制胜,威谋靡亢,遂克古戎,还师于京。” 
- 29、落花流水 [ luò huā liú shuǐ ]- 释义:原形容暮春景色衰败。后常用来比喻被打得大败。 - 出处:唐·李群玉《奉和张舍人送秦炼师归岑公山》诗:“兰浦苍苍春欲暮,落花流水怨离襟。”五代南唐·李煜《浪淘沙》词:“流水落花春去也,天上人间” 
- 30、宁死不屈 [ nìng sǐ bù qū ]- 释义:宁愿死也不屈服。 - 出处:明·赵弼《宋进士袁镛忠义传》:“以大义拒敌,宁死不屈,竟燎身于烈焰中。” 
形容抗日战争环境的成语(58个)
••阅读 3706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度假村环境的成语
出尘不染,得天独厚,断杼择邻,风雨不改,花前月下,淮橘为枳,锦天绣地,孟母三迁,谈情说爱,得其所哉,风土人情
形容原生态环境的成语
冰天雪地,春华秋实,春暖花开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风化雨,满园春色,鸟语花香,秋高气爽,骄阳似火,秋色宜人,烈日炎炎
有关春天的环境描写的成语
百花齐放,姹紫嫣红,倡条冶叶,春兰秋菊,春光漏泄,春华秋实,春光明媚,春回大地,春山如笑,春意阑珊,春暖花开,春深似海,春晖寸草,春意盎然,春色满园,春色撩人,春笋怒发,春蛙秋蝉,春生秋杀,春花秋月,春风和气,繁花似锦,含苞欲放,红情绿意,…
形容过去环境的成语
曾经沧海,风华正茂,记忆犹新,刻骨铭心,民不聊生,没齿难忘,念念不忘,牵肠挂肚,青梅竹马,日新月异,一日千里
写个保护环境的成语
苍松翠柏,苍翠欲滴,春光明媚,春回大地,春意盎然,春风化雨,风和日丽,各尽所能,国计民生,涸泽而渔,花团锦簇,花枝招展,花红柳绿,竭泽而渔,锦绣河山,惊心动魄,枯木逢春,利欲熏心,满园春色,鸟语花香,气象万千,前所未有,青山绿水,任重道远,…
描写环境很阴森的成语
不知不觉,驰魂夺魄,怵目惊心,道路相告,动魄惊心,鬼哭神嚎,鬼火狐鸣,毛森骨立,毛骨悚然,目不暇给,尸横遍野,竖起脊梁,云迷雾罩,云迷雾锁,胆战心惊,寒气逼人
描写家里环境的成语
雕梁画栋,富丽堂皇,今非昔比,金玉满堂,六畜兴旺,门庭若市,名门望族,琼楼玉宇,人丁兴旺,时过境迁,物是人非,小康人家,兴旺发达,一文不名,一无所有,一贫如洗,丰衣足食,家徒四壁,家给人足
田野描写环境的成语
傲雪凌霜,白雪皑皑,冰天雪地,波涛汹涌,草长莺飞,姹紫嫣红,尺树寸泓,春兰秋菊,春华秋实,春光明媚,春回大地,春暖花开,春树暮云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色满园,春花秋月,春雨如油,刀山剑树,滴水成冰,鹅毛大雪,粉装玉琢,风光旖旎,风和日丽,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