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知不觉 [ bù zhī bù jué ]
释义:知:知道;觉:觉察。没有意识到,没有觉察到。现多指未加注意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两教辨》:“遂使昏愚之徒,听其妖诞,舍正从邪,醉生梦死,不知不觉。尧舜三代以前,未闻有此教。”
2、变颜变色 [ biàn yán biàn sè ]
释义:因内心惊、惧、急、怒而改变面色。
出处:管桦《不讲理的人》:“阔大爷注意到两个老头变颜变色的有点为难的样子,便惊讶地竖起眉毛,直瞪两眼,问道:‘怎么回事?’”
3、不好意思 [ bù hǎo yì sī ]
释义: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。②害羞;难为情。
出处:?
4、承颜候色 [ chéng yán hòu sè ]
释义:看人脸色行事,不敢有不同意见。
出处:《魏书·寇治传》:“畏避势家,承颜侯色,不能有所执据。”
5、错认颜标 [ cuò rèn yán biāo ]
释义:形容懵懂浅陋。
出处:五代·王定保《唐摭言》卷八:“主司头脑太冬烘,错认颜标作鲁公。”
6、察颜观色 [ chá yán guān sè ]
释义:观察别人的脸色,以揣摩其心意。
出处:清·唐甄《潜书·食难》:“吾老矣,岂能复俯首于他人之宇下,察颜观色,以求无拂于人,吾不能也。”
7、低声下气 [ dī shēng xià qì ]
释义:形容说话和态度卑下恭顺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三:“更瘦小低声下气,送暖偷寒,逢其所喜,避其所讳。”
8、犯颜极谏 [ fàn yán jí jiàn ]
释义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9、犯颜直谏 [ fàn yán zhí jiàn ]
释义: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;臣不如东郭牙;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10、各色各样 [ gè sè gè yàng ]
释义:色:种类。各种类别,各种式样。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87回:“却说盛公子一派话儿,把官亲投任的人,各色各样,形容的一个详而且尽。”
11、汗颜无地 [ hàn yán wú dì ]
释义:汗颜:脸上出汗。形容极其羞愧,无地自容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朝归》诗:“服章岂不好,不与德相对,顾影听其声,赪颜汁渐背。”
12、皓首苍颜 [ hào shǒu cāng yán ]
释义:皓:白色的样子;首:头发;颜:面孔。雪白的头发,灰暗的面孔。形容老年人的容貌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午时牌》第一折:“相当初太公垂钓,伊尹耕锄,垂钓的皓首苍颜安社稷,耕锄的尽心竭力定寰区。”
13、和颜悦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
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14、鹤发童颜 [ hè fà tóng yán ]
释义: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,儿童般红润的面色。形容老年人气色好。
出处:唐·田颖《梦游罗浮》:“自言非神亦非仙,鹤发童颜古无比。”
15、红颜薄命 [ hóng yán bó mìng ]
释义:红颜:美女的容颜;薄命:命运不好。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(多指早死、寡居或丈夫不好)。
出处:《汉书·孝成许皇后传》:“其余诚太迫急,奈何?妾薄命,端遇竟宁前。”元·无名氏《鸳鸯被》第三折:“总则我红颜薄命。”
16、厚颜无耻 [ hòu yán wú chǐ ]
释义:颜:脸面。指人脸皮厚,不知羞耻。
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巧言》:“巧言如簧,颜之厚矣。”南朝·齐·孔稚圭《北山移文》:“岂可使芳杜厚颜,薜荔蒙耻。”
17、花颜月貌 [ huā yán yuè mào ]
释义:形容女子的美丽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六十二回:“那公主花容月貌,有二十分人才。”
18、和颜说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
释义:形容和善可亲。同“和颜悦色”。
出处:《论语·为政》“子夏问孝,子曰:‘色难。’”刘宝楠正义引汉·郑玄注:“言和颜说色为难也。”
19、江东父老 [ jiāng dōng fù lǎo ]
释义:江东: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地区;父老:父兄辈人。泛指家乡的父兄长辈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笑曰:‘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,渡江而西,今无一人还,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,和何面目见之?’”
20、精神焕发 [ jīng shén huàn fā ]
释义:形容精神振作,情绪饱满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莲香》:“生觉丹田火热,精神焕发。”
21、柳骨颜筋 [ jiǔ gǔ yán jīn ]
释义:唐·柳公权的书法骨力遒健,结构劲紧;颜真卿的书法端庄雄伟,气势开张。后因以之称其书法的字体和法度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二折:“这的堪为字史,当为款识,有柳骨颜筋,张旭张颠,羲之献之。”
22、龙颜凤姿 [ lóng yán fèng zī ]
释义:指帝王之相。
出处:唐·韩偓《迷楼记》:“陛下享天下之富贵,圣貌轩逸,龙颜凤姿,而不自爱重。”
23、绿鬓红颜 [ lǜ bìn hóng yán ]
释义:指年轻女子。同“绿鬓朱颜”。
出处:清·洪楝园《后南柯·檀谋》:“霎时绿鬓红颜都成孤寡,并不劳挨门搜括。”
24、绿鬓朱颜 [ lǜ bìn zhū yán ]
释义:形容年轻美好的容颜,借指年轻女子。
出处:宋·晏殊《少年游》词:“绿鬓朱颜,道家装束,长似少年时。”
25、腼颜事仇 [ miǎn yán shì chóu ]
释义:指不知羞耻地为仇敌做事。
26、腼颜事敌 [ miǎn yán shì dí ]
释义:厚着脸皮替敌人工作,不知羞耻。
27、腼颜天壤 [ miǎn yán tiān rǎng ]
释义:腼颜:厚着脸面。天壤:天地,指人世间。形容厚着脸皮活在人世间。
出处:余虽靦然而人面哉,吾犹禽兽也。 《国语·越语下》岂可偷生屈节,靦颜天壤邪! 《晋书·郗鉴传》
28、奴颜媚骨 [ nú yán mèi gǔ ]
释义:媚骨:谄媚的性格。奴才相,贱骨头。形容卑鄙无耻地奉承别人。
出处:耿可贵《孙中山与宋庆龄》第七场:“莲妹,请去传我的话:宋庆龄不愿见到奴颜媚骨之徒。”
29、赧颜汗下 [ nǎn yán hàn xià ]
释义:赧:因羞愧而脸红。颜:面容。形容羞愧到极点。
出处:清·名教中人《好逑传》第七回:“公子誉之过情,令人赧颜汗下。”
30、奴颜婢睐 [ nú yán bì lài ]
释义:形容低声下气,谄媚奉承的嘴脸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抱朴子·交际》:“以岳峙独立者为涩吝疏拙,以奴颜婢睐者为晓解当世。”
发颜的词语有哪些(8个)
- 不徇颜面徇:曲从,偏私;颜面:面容,脸色。不曲从于别人的脸色。指不看别人的脸色行事。
- 红颜暗老青春焕发的容貌在不知不觉中消逝。比喻年龄增大,容颜衰老。
- 胡颜之厚胡颜:有何面目。指厚着脸皮做某事。古时多用作自谦之辞。
- 血指汗颜1.手指出血﹐脸上冒汗。形容不善其事的窘态。
- 解颜而笑解颜:开颜。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。形容满脸笑容,十分高兴的样子。
- 赧颜苟活苟活:苟且偷生地活着。含羞带愧,苟且偷生地活着。
- 逆指犯颜1.谓直言强谏者敢于违逆君王旨意,冒犯君王威严。
- 难以为颜颜:脸面。指非常难为情,不好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