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、白虹贯日 [ bái hóng guàn rì ]
释义:白色的长虹穿日而过。古人认为人间有不平凡的事,就会引起这种天象的变化。实际上这不是虹而是晕,是一种大气光学现象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魏策四》:“聂政之刺韩傀也,白虹贯日。”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:“昔者荆轲慕燕丹之义,白虹贯日,太子畏之。”
3、白云苍狗 [ bái yún cāng gǒu ]
释义:苍:灰白色。浮云象白衣裳,顷刻又变得象苍狗。比喻事物变化不定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可叹诗》:“天上浮云似白衣,斯须改变如苍狗。”
4、百步穿杨 [ bǎi bù chuān yáng ]
释义:在一百步远以外射中杨柳的叶子。形容箭法或枪法十分高明。
出处:《史记·周本纪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者也,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而百中之。”《战国策·西周策》:“楚有养由基者,善射;去柳叶百步而射之,百发百中。”
5、百鸟朝凤 [ bǎi niǎo cháo fèng ]
释义:朝:朝见;凤:凤凰,古代传说中的鸟王。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,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。
出处:宋·李昉等《太平御览》九百一十五卷引《唐书》:“海州言凤见于城上,群鸟数百随之,东北飞向苍梧山。”
6、拨草寻蛇 [ bō cǎo xún shé ]
释义:比喻招惹恶人,自找麻烦。
出处:明 汤显祖《牡丹亭 回生》:“咳,柳郎真信人也。亏杀你拨草寻蛇,亏杀你守株待兔。”
7、拨云见日 [ bō yún jiàn rì ]
释义:拨开乌云见到太阳。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。也比喻疑团消除,心里顿时明白。
出处:《晋书·乐广传》:“此人之水镜,见之莹然,若披云雾而睹青天也。”
8、出神入化 [ chū shén rù huà ]
释义:神、化:指神妙的境域。极其高超的境界。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二本第二折:“我不曾出声,他连忙答应。金圣叹:‘真正出神入化之笔’。”
10、苍狗白云 [ cāng gǒu bái yún ]
释义:比喻事物变幻无常。同“苍狗白衣”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八回:“春花秋月销磨尽,苍狗白云变态中,游丝万丈飘无定。”
11、抽梁换柱 [ chōu liáng huàn zhù ]
释义:比喻暗中捣鬼,以假代真。
出处:段荃法《“状元”搬妻》:“我看就来个抽梁换柱,我回去,让老婆替我来开会。”
12、打草惊蛇 [ dǎ cǎo jīng shé ]
释义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
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
13、大显身手 [ dà xiǎn shēn shǒu ]
释义:显:表露,表现;身手:指本领。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。
出处:赵树理《三里湾》七:“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。”
14、呆若木鸡 [ dāi ruò mù jī ]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象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15、丹凤朝阳 [ dān fèng cháo yáng ]
释义:比喻贤才逢明时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:“凤凰鸣矣,于彼高冈。梧桐生矣,于彼朝阳。”
16、当头棒喝 [ dāng tóu bàng hè ]
释义:佛教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常常用棒一击或大喝一声,促他醒悟。比喻严厉警告,促使人猛醒过来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黄檗运禅师法嗣·临济义玄禅师》:“上堂,僧问:‘如何是佛法大意?’师亦竖拂子,僧便喝,师亦喝。僧拟议,师便打。”
17、倒行逆施 [ dào xíng nì shī ]
释义:原指做事违反常理,不择手段。现多指所作所为违背时代潮流或人民意愿。
出处:《史记·伍子胥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吾故倒行而逆施之。”
18、登峰造极 [ dēng fēng zào jí ]
释义:登:上;峰:山顶;造:到达;极:最高点。比喻学问、技能等达到最高的境界或成就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?然陶练之功,尚不可诬。”
19、东施效颦 [ dōng shī xiào pín ]
释义:效:仿效;颦:皱眉头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絜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20、独步天下 [ dú bù tiān xià ]
释义:独步:独一无二,特别突出。超群出众,无人可比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戴良传》:“独步天下,谁与为偶!”
21、翻天覆地 [ fān tiān fù dì ]
释义:覆:翻过来。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。也指闹得很凶。
出处:唐·刘商《胡茄十八拍》诗:“天翻地覆谁得知,如今正南看北斗。”
22、反躬自省 [ fǎn gōng zì xǐng ]
释义:躬:自身;省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23、飞沙走石 [ fēi shā zǒu shí ]
释义: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狂暴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沙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
24、飞檐走壁 [ fēi yán zǒu bì ]
释义: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,能够跳上房檐,越过墙壁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六回:“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,不从正路入城,夜间越墙而过。”
25、废寝忘食 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26、风行草偃 [ fēng xíng cǎo yǎn ]
释义:偃:倒伏。风一吹草就倒下。比喻道德文教的感化人。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君子之德风,小人之德草,草上之风,必偃。”
27、返璞归真 [ fǎn pú guī zhēn ]
释义:去掉外饰,还其本质。比喻回复原来的自然状态。同“返朴归真”。
出处:太平天国·洪仁玕《英杰归真》:“上帝基督化人,超凡入圣,返璞归真。”
28、飞龙在天 [ fēi lóng zài tiān ]
释义:比喻帝王在位。
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九五,飞龙在天,利见大人。”孔颖达疏:“谓有圣德之人得居王位。”
29、攻无不克 [ gōng wú bù kè ]
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30、功高盖世 [ gōng gāo gài shì ]
释义:功劳极大,当代没人能比。
出处:唐浩明《曾国藩》第二部第二章:“小人在江湖上,到处听说将军功高盖世。”
词语形容武功厉害(5个)
- 九品莲台1.佛教净土宗认为:修行完满者死后可往西方极乐世界,身坐莲花台座,因各人生前修行深浅不同,而所坐莲台有九等之别,九品莲台是最高一等。
- 九转丹成转:循环变华。原为道家语,指炼得九转金丹。后常比喻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而终于获得成功。
- 凌波微步形容女子步履轻盈。
- 霸王卸甲简称“卸甲”。琵琶曲。题材与《十面埋伏》相同,写楚项羽与汉刘邦的垓下之战。着重表现项羽兵败、洒泪别姬、自刎乌江等情景。见于曲集《琵琶谱》者分十段;见于《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》者分十五段,并更名《郁轮袍》。
- 魁星踢斗1.魁星为北斗之一星,科举时代就魁字取象,塑造鬼举足踢斗之形,用以表示文运之兆。后又借以状骑马的姿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