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骨瘦如柴 [ gǔ shòu rú chái ]- 释义:形容消瘦到极点。 - 出处: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 
- 2、尖嘴猴腮 [ jiān zuǐ hóu sāi ]- 释义: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。 - 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三回:“象你这尖嘴猴腮,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!不三不四,就想天鹅屁吃。” 
- 3、弱不胜衣 [ ruò bù shèng yī ]- 释义:胜:禁得起。形容人很瘦弱,连衣服都承受不起。 - 出处:《荀子·非相》:“叶公子高微小短瘠,行若将不胜其衣。” 
- 4、瘦骨嶙峋 [ shòu gǔ lí xún ]- 释义: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。 - 出处: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十八章:“秀苇看见一个光着上身、瘦骨嶙峋的童工,提着一簸箕的泥灰,在一条悬空吊着的跳板上,吃力的走着。” 
- 5、形销骨立 [ xíng xiāo gǔ lì ]- 释义:销:消瘦。形容身体非常消瘦。 - 出处:《南史·梁本纪》:“帝形容本壮,及至都,销毁骨立。” 
- 6、形容枯槁 [ xíng róng kū gǎo ]- 释义:枯槁:枯萎,枯干。身体瘦弱,精神萎靡,面色枯黄。 - 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渔父》:“颜色憔悴,面容枯槁。” 
- 7、面黄肌瘦 [ miàn huáng jī shòu ]- 释义:脸色发黄,身体瘦削。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独角牛》第一折:“哥也,你这般面黄肌廋,怎生赢的人也。” 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