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霸王风月 [ bà wáng fēng yuè ]
释义:比喻用粗暴的态度对待幽雅的事情。
出处: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回:“今主上催花,与众不同,能用火攻,可谓‘霸王风月’了。”
2、百星不如一月 [ bǎi xīng bù rú yī yuè ]
释义:一百颗星星发出的亮光不如一个月亮发出的光明亮。比喻量多不如质优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百星之明,不如一月之光;十牖之开,不如一户之明。”
3、闭月羞花 [ bì yuè xiū huā ]
释义: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引动这撩云拨雨心,想起那闭月羞花貌,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。”
4、不着边际 [ bù zhuó biān jì ]
释义:着:接触;边际:边界,边缘。挨不着边儿。多指说话空泛,不接触实际。
出处:何涛思想:在此不着边际,怎生奈何!我须用自去一遭。 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十九回
5、步月登云 [ bù yuè dēng yún ]
释义:步上月亮,攀登云霄。形容志向远大。
出处:明·谢谠《四喜记·赴试秋闱》:“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,顿忘步月登云志。”
6、残冬腊月 [ cán dōng là yuè ]
释义:腊月:阴历十二月。指一年将尽之时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错过了吉日良时,残冬腊月,未必有好日了。”
7、嘲风弄月 [ cháo fēng nòng yuè ]
释义:嘲:嘲笑;弄:玩赏;风、月:泛指各种自然景物。指描写风云月露等景象而思想内容贫乏的写作。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将归渭村先寄舍弟》诗:“咏月嘲风先要减,登山临水亦宜稀。”
8、沉鱼落雁 [ chén yú luò yàn ]
释义: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”
9、成年累月 [ chéng nián lěi yuè ]
释义:成:整;累:积聚。一年又一年,一月又一月。形容时间长久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二回:“平白的没事还在这里成年累月的闲住着,何况来招呼姑娘呢?”
10、痴心妄想 [ chī xīn wàng xiǎng ]
释义:痴心: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;妄想:荒诞的打算。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痴心妄想,时刻难过。”
11、础润而雨 [ chǔ rùn ér yǔ ]
释义:柱子的基石润湿了,就是要下雨的征候。比喻见到一点迹象,就能知道它的发展方向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林训》:“山云蒸,柱础润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月晕而风,础润而雨,人人知之。”
12、春花秋月 [ chūn huā qiū yuè ]
释义:春天的花朵,秋天的月亮。泛指春秋美景。
出处:南唐·李煜《虞美人》词:“春花秋月何时了,往事知多少。”
13、戴月披星 [ dài yuè pī xīng ]
释义:身披星星,头顶月亮。形容早出晚归,辛勤劳动,或日夜赶路,旅途辛苦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冤家债主》第一的:“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,早起晚眠。”
14、得月较先 [ dé yuè jiào xiān ]
释义: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。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。
出处:宋·俞文豹《清夜录》:“范文正公镇钱塘,兵官皆被荐,独巡检苏麟不见录,乃献诗云:‘近水楼台先得月,向阳花木易逢春。’”
15、东兔西乌 [ dōng tù xī wū ]
释义:兔、乌:古代神话传说中说,月亮里有玉兔,太阳里有三足金乌,所以用乌、兔代表日月。月亮东升,太阳西落。表示时光不断流逝。
出处:宋·吴潜《瑞鹤仙》:“愁高怅远。身世事,但难准。况禁他,东兔西乌相逐,古古今今不问。”
16、二分明月 [ èr fēn míng yuè ]
释义: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,扬州独占二分。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。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。
出处:唐·徐凝《忆扬州》诗:“萧娘脸上难生泪,桃叶眉头易得愁。天下三分明月夜,二分无赖是扬州。”
17、月夕花朝 [ yuè xī huā zhāo ]
释义:月明的夜晚,花开的早晨。形容良辰美景。
出处:元·秦简夫《东堂老》第一折:“你则待要爱纤腰,可便似柔条,不离了舞榭歌台,不俫更那月夕花朝,想当日个按六幺,舞霓裳未了,猛回头烛灭香消。”
18、芳年华月 [ fāng nián huá yuè ]
释义:芳年:妙龄。指美好的年华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铄《拟行行重行行》:“芳年有华月,佳人无还期。”
19、风花雪月 [ fēng huā xuě yuè ]
释义: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。后比喻堆砌词藻、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。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。
出处:宋·邵雍《伊川击壤集序》:“虽死生荣辱,转战于前,曾未入于胸中,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。”
20、风清月皎 [ fēng qīng yuè jiāo ]
释义:轻风清凉,月光皎洁。形容夜景优美宜人。
出处:唐·无名氏《薛昭传》:“及夜风清月皎,见阶间有三美女,笑话而至。”
21、风清月朗 [ fēng qīng yuè lǎng ]
释义:风凉爽,月明亮。
出处:唐·段成式《酉阳杂俎·支诺皋下》:“时春季夜间,风清月朗。”
22、风情月债 [ fēng qíng yuè zhài ]
释义:比喻有关男女恋爱的事情。
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回:“司人间之风情月债,掌尘世之女怨男痴。”
23、风前月下 [ fēng qián yuè xià ]
释义:指良辰美景。
出处:唐·刘禹锡《洛中逢白监同话游梁之乐因寄宣武令孤相公》诗:“借问风前兼月下,不知何客对胡床。”
24、风清月明 [ fēng qīng yuè míng ]
释义:微风清凉,月光明朗。形容夜景美好。同“风清月朗”。
出处:明·刘基《横碧楼记》:“又闻柯亭有美竹,可为笛,风清月明,登楼一吹,可以来凤凰,惊蛰龙,真奇事也。”
25、风月无边 [ fēng yuè wú biān ]
释义:极言风景之佳胜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六先生画像·濂溪先生》:“风月无边,庭草交翠。”
26、高不可攀 [ gāo bù kě pān ]
释义:攀:抓住高处的东西向上爬。高得手也攀不到。形容难以达到。也形容人高高在上,使人难接近。
出处: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九回:“小弟撺空离地不过五六丈,此树高不可攀,何能摘他?这是‘癞虾蟆想吃天鹅肉’了。”
27、光风霁月 [ guāng fēng jì yuè ]
释义:光风:雨后初晴时的风;霁:雨雪停止。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。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。
出处:宋·黄庭坚《豫章集·濂溪诗序》:“舂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怀洒落,如光风霁月。”
28、光明正大 [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]
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29、广寒仙子 [ guǎng hán xiān zǐ ]
释义:广寒:即广寒宫,传说中月亮上的仙宫。广寒宫里的仙子——嫦娥。
出处: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伯喈牛小姐赏月》:“环珮湿,似月下归来飞琼。那更,香鬓云鬟,清辉玉臂,广寒仙子也堪并。”
30、海底捞月 [ hǎi dǐ lāo yuè ]
释义:到水中去捞月亮。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,只能白费力气。
出处:唐·释元觉《永嘉证道歌》:“镜里看形见不难,水中捉月争拈得?”
关于月亮的词语有哪些(1个)
-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,叫做二十八宿,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。东方苍龙七宿是角、亢、氐(dī)、房、心、尾、箕;北方玄武七宿是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;西方白虎七宿是奎、娄、胃、昴(mǎo)、毕、觜(zī)、参(shēn);南方朱雀七宿是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(zhěn)。印度、波斯、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