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不寒而栗 [ bù hán ér lì ]- 释义: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- 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 
- 2、不足为虑 [ bù zú wéi lǜ ]- 释义:不值得忧虑担心。 - 出处: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魏志·卫臻传》:“且合肥城固,不足为虑。” 
- 3、担惊受怕 [ dān jīng shòu pà ]- 释义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为兵戈担惊受恐。” 
- 4、胆战心惊 [ dǎn zhàn xīn jīng ]- 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 
- 5、担惊受恐 [ dān jīng shòu kǒng ]- 释义:担心害怕。指常处在惊吓、恐惧之中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为兵戈担惊受恐。” 
- 6、吊胆提心 [ diào dǎn tí xīn ]- 释义:提心吊胆。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。 -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五回:“一个个擦拳磨掌,吊胆提心的,只等姑娘一句话。” 
- 7、何患无辞 [ hé huàn wú cí ]- 释义:何患:哪怕;辞:言辞。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?常与“欲加之罪”连用,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,无端捏造罪名,还说得振振有词。 -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十年》:“不有废也,君何以兴?欲加之罪,其无辞乎?” 
- 8、后顾之忧 [ hòu gù zhī yōu ]- 释义:顾:回头看。来自后方的忧患。指在前进过程中,担心后方发生问题。 - 出处:《魏书·李冲传》:“朕以仁明忠雅,委以台司之寄,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。” 
- 9、虎穴龙潭 [ hǔ xué lóng tán ]- 释义:龙潜居的深水坑,老虎藏身的巢穴。比喻极险恶的地方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昊天塔》第三折:“不甫能撞开了天关地户,跳出这龙潭虎窟。” 
- 10、患得患失 [ huàn dé huàn shī ]- 释义:患:忧患,担心。担心得不到,得到了又担心失掉。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。 - 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其未得之也,患得之;既得之,患失之。苟患失之,无所不至矣!” 
- 11、惶惶不可终日 [ huáng huáng bù kě zhōng rì ]- 释义:惊慌地连一天都过不下去。形容惊恐不安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郭沫若《我怎样写和》:“敌人还有西进的模样,一般人都有惶惶不可终日的情形。” 
- 12、惶恐不安 [ huáng kǒng bù ān ]- 释义:内心害怕,十分不安。 - 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下》:“人民正营,无所措手足。”唐·颜师古注:“正营,惶恐不安之意也。” 
- 13、寒心消志 [ hán xīn xiāo zhì ]- 释义:形容担心忧虑。同“寒心销志”。 - 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下》:“联寒心消志,为日久矣,每当食投箸,方眠彻枕,独坐怀忧,愤慨申旦,非为一人,百姓故耳。” 
- 14、寒心销志 [ hán xīn xiāo zhì ]- 释义:形容担心忧虑。同“寒心消志”。 - 出处:汉·邹阳《上书吴王》:“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,寒心销志,不明求衣。” 
- 15、惊恐万状 [ jīng kǒng wàn zhuàng ]- 释义:形容害怕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宋·陈亮《谢杨解元启》:“忧患百罹而未艾,惊惶万壮而莫支。” 
- 16、局促不安 [ jú cù bù ān ]- 释义:局促:拘束。形容举止拘束,心中不安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二回:“昭公虽不治罪,心中怏怏,恩礼稍减于昔日。祭足亦觉跼蹐不安,每每称疾不朝。” 
- 17、恐遭物议 [ kǒng zāo wù yì ]- 释义:物:这里指人;议:议论。担心遭到众人的非议。 - 出处:《梁书·谢几卿传》:“时左丞庚仲容亦免归,二人意志相得,并肆诞纵,或乘露车历游郊野,既醉则执铎挽歌,不屑物议。” 
- 18、离情别绪 [ lí qíng bié xù ]- 释义:分离前后惜别、相思的愁苦情绪。 -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梁州令》:“离情别恨多少,条条结向垂杨缕。” 
- 19、捏一把汗 [ niē yī bǎ hàn ]- 释义:因担心而手上出汗。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64回:“范訇等在关上,看见督戎追斐豹,慌捏一把汗。” 
- 20、破胆寒心 [ pò dǎn hán xīn ]- 释义:犹胆颤心惊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- 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 :“臣永所以破胆寒心,豫言之累年。” 
- 21、七上八下 [ qī shàng bā xià ]- 释义:形容心里慌乱不安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六回:“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,七上八下。” 
- 22、杞人忧天 [ qǐ rén yōu tiān ]- 释义:杞:周代诸侯国名,在今河南杞县一带。杞国有个人怕天塌下来。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 - 出处:《列子·天瑞》:“杞国有人,忧天地崩坠,身亡所寄,废寝食者。” 
- 23、杞国忧天 [ qǐ guó yōu tiān ]- 释义: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同“杞人忧天”。 - 出处:明·何景明《田子行》:“丹诚不回白日照,杞国忧天独劳苦。” 
- 24、杞国之忧 [ qǐ guó zhī yōu ]- 释义: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同“杞人忧天”。 - 出处:宋·岳珂《桯史·岁星之祥》:“士大夫皆有杞国之忧。” 
- 25、杞人之忧 [ qǐ rén zhī yōu ]- 释义: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同“杞人忧天”。 - 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7回:“这是贤弟关心太切,所以有杞人之忧。” 
- 26、杞天之虑 [ qǐ tiān zhī lǜ ]- 释义:比喻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据的忧虑和担心。同“杞人忧天”。亦省作“杞虑”。 - 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·忧‘天乳’》:“我曾经也有过‘杞天之虑’,以为将来中国的学生出身的女性,恐怕要失去哺乳的能力,家家须雇乳娘。” 
- 27、人心惶惶 [ rén xīn huáng huáng ]- 释义:惶惶:也作“皇皇”,惊惶不安的样子。人们心中惊惶不安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四回:“今人心皇皇,见太叔势大力强,尽怀观望。” 
- 28、肉跳心惊 [ ròu tiào xīn jīng ]- 释义: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 - 出处: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01回:“凤姐此时肉跳心惊,急急的向秋爽斋来。” 
- 29、肉颤心惊 [ ròu chàn xīn jīng ]- 释义: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惊”。 - 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回:“吾近日肉颤心惊,恐非吉兆。” 
- 30、肉跳神惊 [ ròu tiào shén jīng ]- 释义:形容担心祸事临头或遇到非常可怕的事,十分害怕不安。同“肉跳心惊”。 - 出处:老舍《神拳》第三幕:“知县肉跳神惊坐立不安。” 
一句话形容担心的成语(74个)
••阅读 3577
一句话形容担心的词语(2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担心灾祸临头恐慌不安的成语
不可终日,不好意思,不安于位,诚惶诚恐,出师不利,踧踖不安,大祸临头,动荡不安,烽火四起,风雨如晦,风雨飘摇,浮踪浪迹,海水群飞,蒿目时艰,惶恐不安,惶惶不安,惶惶不可终日,魂飞魄散,急张拘诸,极目远望,鸡犬不安,惊惶万状,疚心疾首,局促不…
形容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的人的成语
不声不响,不言不语,谗言佞语,沉密寡言,沉吟不语,沉默寡言,沉默不语,沉静寡言,出言吐语,敦默寡言,多言多语,风言风语,风言影语,风言雾语,风言醋语,噤若寒蝉,口若悬河,夸夸其谈,闷声不响,默不作声,默不做声,默默无言,能言善辩,如醉如痴,…
一句话说中形容成语
鞭辟入里,别有洞天,不声不响,不能赞一词,不能赞一辞,不赞一词,不赞一辞,拆牌道字,拆白道字,陈词滥调,重弹老调,杜口吞声,浮光掠影,寒蝉仗马,九鼎大吕,九鼎一言,旧调重弹,空洞无物,快马一鞭,老生常谈,老调重弹,嘿然不语,默不作声,默不做…
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.一成语
不可终日,不知所措,擦拳磨掌,诚惶诚恐,喘月吴牛,大吃一惊,大惊失色,怛然失色,担惊受怕,担惊受恐,担惊忍怕,胆战心寒,胆寒发竖,胆裂魂飞,吊胆提心,儿女英雄,骨寒毛竖,骇人听闻,寒心酸鼻,寒毛卓竖,汗不敢出,汗流浃背,汗洽股栗,惶恐不安,…
形容担心灾祸临头的成语
不可终日,不安于位,诚惶诚恐,踧踖不安,大祸临头,动荡不安,烽火四起,风雨如晦,风雨飘摇,浮踪浪迹,海水群飞,蒿目时艰,惶恐不安,惶惶不安,惶惶不可终日,魂飞魄散,急张拘诸,极目远望,鸡犬不安,疚心疾首,局促不安,六畜不安,六神不安,乱世英…
形容一句话都懒得说的成语
积小成大,谨小慎微,进德修业,励精图治,日积月累,一动不动,有所作为,欲言又止,积少成多
形容沉默不语一句话也没有说过的成语
不言不语,沉默寡言,沉默不语,默不作声,三缄其口,守口如瓶,守瓶缄口,一声不吭,一言不发,郁郁寡欢,喋喋不休
形容古色古香建筑的成语写一句话
八面玲珑,拔地倚天,拔地参天,蔽日干云,别有洞天,出类拔萃,雕梁画栋,独一无二,独树一帜,富丽堂皇,高亭大榭,高台厚榭,高堂广厦,高楼大厦,高门大屋,勾心斗角,古色古香,古香古色,冠冕堂皇,光彩夺目,广夏细旃,鹤立鸡群,金碧辉煌,精雕细刻,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