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闭关却扫 [ bì guān què sǎo ]
释义:却:停止;却扫:不再清扫车迹,意指谢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恨赋》:“至乃敬通见抵,罢归田里,闭关却扫,塞门不仕。”
2、不打不成相识 [ bù dǎ bù chéng xiāng shí ]
释义:指经过交手,彼此了解,结交起来就更投合。
出处:你两个今番却做个至交的弟兄。常言道:‘不打不成相识。’ 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38回
3、不分彼此 [ bù fēn bǐ cǐ ]
释义:形容关系密切,交情深厚。
出处:宋·陈亮《谢安比王导论》:“一切以大体弥缝之,号令无所变更,而任用不乏其人。”
4、不期而然 [ bù qī ér rán ]
释义:期:希望;然:如此。不希望这样,而竟然这样。表示出乎意外。
出处:宋·郑樵《与景韦兄投宇文枢密书》:“盖磁石取铁,以气相合,固有不期然而然者。”
6、不容分说 [ bù róng fēn shuō ]
释义:分说:辩白,解说。不容人分辩解释。
出处:元·武汉臣《生金阁》三折:“怎么不由分说,便将我飞拳走踢只是打。”
7、成事不说 [ chéng shì bù shuō ]
释义:说:解说。原指事情已成,不要在解说;后指事情已过,不要再解说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闻之曰:‘成事不说,遂事不谏,既往不咎。’”邢昺疏:‘事已成不可复说也。’
8、出头露面 [ chū tóu lù miàn ]
释义:指在公开场合出现。也指出风头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四回:“众僧们听说认亲,就把他圈子阵围将上来,一个个出头露面,咳嗽打响,巴不得要认出去。”
9、以礼相待 [ yǐ lǐ xiāng dài ]
释义:用应有的礼节接待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八十九回:“赵枢密留住禇坚,以礼相待。”
10、长话短说 [ cháng huà duǎn shuō ]
释义:要说的话很多,一时不能说清,只用扼要的几句话表明主要意思。
出处: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三十六回:“长话短说,你与谭学生是同盟兄弟,他赢了俺一百多银子。”
11、大庭广众 [ dà tíng guǎng zhòng ]
释义:大庭:宽大的场地;广众:为数很多的人群。指聚集很多人的公开场合。
出处:《孔丛子·公孙龙》:“使此人于广庭大众之中,见侮而不敢斗,王将以为臣乎?”
12、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释义:物:人物,人们。指跟别人往来接触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士为务。”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五:“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,汲引后进,待人接物者如此。”
13、道听途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
释义:道、途:路。路上听来的、路上传播的话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道听而途说,德之弃也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
14、杜门谢客 [ dù mén xiè kè ]
释义:杜门:闭门不出;谢客:谢绝宾客。指不与人往来。
出处:《新五代史·赵光逢传》:“以世乱,弃官居洛阳,杜门绝人事者五六年。”
15、杜门却扫 [ dù mén què sǎo ]
释义:杜:堵塞;却扫:不再扫径迎客。关上大门,扫除车迹。指闭门谢客,不和外界往来。
出处:《北史·李谧传》:“遂绝迹下帷,杜门却扫,弃产营书,手自删削。”
16、敦诗说礼 [ dūn shī shuō lǐ ]
释义:敦:敦厚。诗:《诗经》。诚恳地学《诗》,大力讲《礼》。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《诗经》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。
出处:许地山《在费总理的客厅里》:“假使人来查办,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,捐册、帐本、褒奖状……他们还能指摘什么?”
17、代为说项 [ dài wéi shuō xiàng ]
释义:替别人说好话。
出处:几度见诗诗尽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,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 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项斯》
18、代人说项 [ dài rén shuō xiàng ]
释义:替人说好话。
出处: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·项斯》:“几度见诗诗尽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,平生不解臧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
19、道听涂说 [ dào tīng tú shuō ]
释义:从道路上听到,在道路上传说。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子曰:‘道听而涂说,德之弃也。’”
20、道东说西 [ dào dōng shuō xī ]
释义:指乱加谈论。同“道西说东”。
出处:《刘知远诸宫调·知远别三娘太原投事》:“自入舍做女婿,觑俺咱似儿戏,使着后,道东说西畅憋气。”
21、杜门不出 [ dù mén bù chū ]
释义:关闭门户,不外出与人交往接触。
出处:《国语·晋语一》:“谗言益起,狐突杜门不出。”
22、泛泛之交 [ fàn fàn zhī jiāo ]
释义:交情不深的朋友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三十八卷:“朋友交游,固有深浅,若泛然之交,一一要周旋,也不可。”
23、非亲非故 [ fēi qīn fēi gù ]
释义:故:老友。不是亲属,也不是熟人。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。
出处:唐·马戴《寄贾岛》诗:“佩玉与铿金,非亲亦非故。”
24、风雨同舟 [ fēng yǔ tóng zhōu ]
释义:在狂风暴雨中同乘一条船,一起与风雨搏斗。比喻共同经历患难。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共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25、逢人说项 [ féng rén shuō xiàng ]
释义:项:指唐朝诗人项斯。遇人便赞扬项斯。比喻到处为某人某事吹嘘,说好话。
出处:唐·杨敬之《赠项斯》:“处处见诗诗总好,及观标格过于诗。平生不解藏人善,到处逢人说项斯。”
26、肝胆相照 [ gān dǎn xiāng zhào ]
释义:肝胆:比喻真心诚意。比喻以真心相见。
出处:宋·赵令畸《侯鲭录》:“同心相亲,照心照胆寿千春。”
27、观眉说眼 [ guān méi shuō yǎn ]
释义:比喻挑眼,说闲话。
出处:明 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62回:“这丫头绣春,我教你大娘寻家儿人家,你出身去罢,省的观眉说眼在这屋里,教人骂没主子的奴才。”
28、诡言浮说 [ guǐ yán fú shuō ]
释义:指虚假不实的话。
出处:《资治通鉴·梁武帝太清元年》:“[侯景]衅暴恶盈,侧首无托,以金陵逋逃之薮,江南流寓之地,甘辞卑礼,进孰图身,诡言浮说,抑可知矣。”
29、好说歹说 [ hǎo shuō dǎi shuō ]
释义:形容用各种理由或方式请求或劝说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文明小史》第三回:“掌柜的便同他们好说歹说,说我们都是乡邻,你们也犯不着来害我。”
30、和颜悦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
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
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
形容交际状态的词语(6个)
- 人同此心大家对某事有相同的看法。
- 混说白道指没有根据,不符实际的瞎说,或说胡话。
- 白日说梦大白天说梦话。比喻毫无根据地说话。
- 背地厮说背地里胡说八道。
- 辩说属辞属辞:撰写文章。用诡辩的的言论撰写文章。
- 顾说他事转过头去说别的事情。表示不愿意交谈对方提起的话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