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词不达意 [ cí bù dá yì ]- 释义:词:言词;意:意思。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。 - 出处:《仪礼·聘礼》:“辞多则史,少则不达,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。”宋·惠洪《高安城隍庙记》:“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,辞不达意,余尝叹息之。” 
- 2、喋喋不休 [ dié dié bù xiū ]- 释义:喋喋:形容说话多;体:停止。唠唠叨叨,说个没完没了。 - 出处: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“夫绛侯、东阳侯称为长者,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,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!” 
- 3、对答如流 [ duì dá rú liú ]- 释义:对答:回答。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。形容口才好,反应快。 - 出处:《北史·李孝伯传》:“风容闲雅,应答如流。” 
- 4、低声细语 [ dī shēng xì yǔ ]- 释义:形容小声说话。 - 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,时断时续,还是有些羞答答的,怕难为情。” 
- 5、泛泛而谈 [ fàn fàn ér tán ]- 释义:泛泛:平常,不深入。一般地浮泛地谈谈。 - 出处:茅盾《怎样评价〈青春之歌〉》:“也由于时间关系,不能把《青春之歌》重读一遍然后执笔,故而只能泛泛而谈,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。” 
- 6、附耳低言 [ fù ěr dī yán ]- 释义:附:贴近。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。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。 - 出处:明·天然痴叟《石点头·侯官县烈女歼仇》:“……遂附耳低言道:‘这桩事,除非先如此如此,种下根基,等待他落入我套中,再与你商量后事。’” 
- 7、豪言壮语 [ háo yán zhuàng yǔ ]- 释义:豪迈雄壮的言语。形容充满英雄气概的话。 - 出处:明·焦竑《玉堂丛语·一·文学·丘濬》:“(丘濬)即席联句,动辄数百言。豪言警语,如壮涛激浪,飞雪走雷,去触山而迸发。” 
- 8、花言巧语 [ huā yán qiǎo yǔ ]- 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 -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
- 9、绘声绘色 [ huì shēng huì sè ]- 释义:把人物的声音、神色都描绘出来了。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。 - 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17回:“绘声绘影,能令阅者拍案叫绝。” 
- 10、结结巴巴 [ jiē jiē bā bā ]- 释义:形容说话不流利。也比喻凑合,勉强。 - 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三:“结结巴巴的,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,虽然费力,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。” 
- 11、津津乐道 [ jīn jīn lè dào ]- 释义: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。 - 出处:清·颐琐《黄绣球》第七回:“这位莱恩女杰,他才学固然卓越,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,每遇乡愚,津津乐道。” 
- 12、金玉良言 [ jīn yù liáng yán ]- 释义: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。 -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小姐金玉之言,小生一一铭之肺腑。” 
- 13、侃侃而谈 [ kǎn kǎn ér tán ]- 释义:理直气壮、从容不迫地说话。 - 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朝,与下大夫言,侃侃如也。” 
- 14、口若悬河 [ kǒu ruò xuán hé ]- 释义: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。形容能说会辨,说起来没个完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唐·韩愈《石鼓歌》:“安能以此上论列,愿借辩口如悬河。” 
- 15、夸夸其谈 [ kuā kuā qí tán ]- 释义: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。 - 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:“进了书房门,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,知道是他已来了,进去作揖,同坐下。” 
- 16、伶牙俐齿 [ líng yá lì chǐ ]- 释义:形容人机灵,很会说话。 - 出处: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第三折:“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,调三干四,说人好歹,讦人暧昧,损人行止。” 
- 17、耐人寻味 [ nài rén xún wèi ]- 释义:耐:禁得起;寻味:探索体味。意味深长,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。 -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三:“其所作如《少府画障歌》、《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》诸诗,句句字字追琢入妙,耐人寻味。” 
- 18、能说会道 [ néng shuō huì dào ]- 释义:形容很会讲话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四回:“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,又长了一张巧嘴,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,在人跟前能说惯道,抓尖要强。” 
- 19、能言善辩 [ néng yán shàn biàn ]- 释义:能:善于。形容能说会道,有辩才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气英布》第一折:“恰才灵壁之战,项王遣使征布会,布与龙且有隙,称病不赴,若得能言巧辩之士,说他归降,纵项王驰还……破项王必矣。” 
- 20、头头是道 [ tóu tóu shì dào ]- 释义:本为佛家语,指道无所不在。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 - 出处:《续传灯录·慧力洞源禅师》:“方知头头皆是道,法法本圆成。” 
- 21、娓娓动听 [ wěi wěi dòng tīng ]- 释义:形容善于讲话,使人喜欢听。 - 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十四回:“就把英语来对答,倒也说得清脆悠扬,娓娓动听。” 
- 22、娓娓而谈 [ wěi wěi ér tán ]- 释义:连续不倦地谈论着。 - 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二集 小说二集序》:“只如熟人相对,娓娓而谈。” 
- 23、言而有信 [ yán ér yǒu xìn ]- 释义:说话靠得住,有信用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与朋友交,言而有信。” 
- 24、言听计从 [ yán tīng jì cóng ]- 释义:听:听从。什么话都听从,什么主意都采纳。形容对某人十分信任。 - 出处: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汉王授我上将军印,予我数万众,解衣衣我,推食食我,言听计用,故吾得以至于此。” 
- 25、言外之意 [ yán wài zhī yì ]- 释义:指有这个意思,但没有在话里明说出来。 -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六一诗话》:“必能状难写之景,如在目前,含不尽之意,见于言外,然后为至矣。”宋·叶梦得《石林诗话》:“七言难于气象雄浑,句中有力而纡余,不失言外之意。” 
- 26、言归于好 [ yán guī yú hǎo ]- 释义:言:句首助词,无义。指彼此重新和好。 - 出处: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凡我同盟之人,既盟之后,言归于好。” 
- 27、言不尽意 [ yán bù jìn yì ]- 释义:情意曲折深远,言语难以全部表达。常用于书信末尾,表示说的话没能把意思都表达出来。 - 出处:《易·系辞上》:“书不尽言,言不尽意。” 
- 28、言为心声 [ yán wéi xīn shēng ]- 释义:言语是思想的反映,从一个人的话里可以知道他的思想感情。 - 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 
- 29、言归正传 [ yán guī zhèng zhuàn ]- 释义:正传:正题或本题。指话头转回到正题上来。旧小说中常用的套语。 - 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1回:“和尚一看不对头,赶紧言归正传,预备说完了好告辞。” 
- 30、言不由衷 [ yán bù yóu zhōng ]- 释义:由:从;衷:内心。话不是打心眼里说出来的,即说的不是真心话。指心口不一致。 - 出处:《左传·隐公三年》: “信不由中,质无益也。”杨伯峻注:“人言为信,中同衷。” 
描写语言的词语和成语智能推荐
- 简截了当 指语言、文字简明,清楚,直截了当。
- 市民文学 封建社会后期,适应城市居民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文学。内容大多描写市民社会的生活和悲欢离合的故事,反映市民阶层的思想和愿望。宋元明话本是其代表作品。
- 描写画角 比喻无中生有。
- 语言无味 指说的话枯燥无味或庸俗无聊。
- 光昌流丽 光昌:光明昌大。流丽:流畅而华丽,常用以形容诗文和书法。“光昌流丽”成语的含义有二个:①形容工作顺利发展,事业昌盛,形势大好。②形容文笔流畅华美。
- 不甘落后 甘,甘心、愿意。词语意指不愿意表现出自己不如他人,做什么都有个不服输的劲,希望超过他人或和他人一样好。积极向上,奋发图强,在任何领域保持探索发现追求的精神不断学习加强自身能力。
- 不孚众望 不能使大家信服,未符合大家的期望。
- 伯乐识马 伯乐识马,成语,用来比喻善于发现、识别和任用人才。
- 草木荣枯 荣枯:繁茂和枯萎。草木的茂盛和干枯
- 语言无味,面目可憎 憎:厌恶。形容说话枯燥无味,面貌使人厌恶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