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承前启后 [ chéng qián qǐ hòu ]
释义:承:承接;启:开创。承接前面的,开创后来的。指继承前人事业,为后人开辟道路。
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2、承上启下 [ chéng shàng qǐ xià ]
释义:承接上面的,引起下面的。多用在写文章方面。
出处:宋·张炎《词源·制曲》:“思量头如何起,尾如何结,方始选韵,而后述曲,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,须要承上启下。”
3、承先启后 [ chéng xiān qǐ hòu ]
释义:继承前代的,启发后代的。
出处: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曾有菴赠文》:“公承前草创,启后规模,此之功德,垂之永久。”
4、创业垂统 [ chuàng yè chuí tǒng ]
释义:创业:创建功业;垂:流传;统:指一脉相承的系统。创立功业,传给后代子孙。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“君子创业垂统,为可继也。”
5、承嬗离合 [ chéng shàn lí hé ]
释义:继承演变。
6、传龟袭紫 [ chuán guī xí zǐ ]
释义:指继承高爵显位。汉制,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阴识传赞》:“恂恂苗胤,传龟袭紫。”李贤注:“公侯紫绶金印龟纽。”
7、传爵袭紫 [ chuán jué xí zǐ ]
释义:指继承高爵显位。汉制,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。
8、奉天承运 [ fèng tiān chéng yùn ]
释义:奉:遵照;奉天:遵从天意,指皇帝受命于天;承运:继承新生的气运。指君权神授。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。
出处:明·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太祖奉天二字,千古独见。故神训中云:皇帝所执大圭上镂‘奉天法祖’四字,臣下诰敕命中,必首云‘奉天承运皇帝’。”
9、凤毛济美 [ fèng máo jì měi ]
释义:旧时比喻父亲做官,儿子能继承父业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4回:“你不听见说他们世兄即日也要保道台?真正是凤毛济美,可钦,可敬!”
10、父析子荷 [ fù xī zǐ hé ]
释义:父劈柴,子担柴。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。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》:“大丈夫贮蓄材术,树置功利,鎡基富贵,焯耀家邦,不当其身,而得于后;父析子荷,相去几何?”
11、负薪构堂 [ fù xīn gòu táng ]
释义:指继承先人德业。
出处:《书·大诰》:“若考作室,既厎法,厥子乃弗肯堂,矧肯构?”孔传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立屋乎?”
12、干父之蛊 [ gàn fù zhī gǔ ]
释义:干:承担,从事;蛊:事、事业。继承并能胜任父亲曾从事的事业。
出处:《周易·蛊》:“干父之蛊,有子,考无咎,厉终吉。”
13、更上一层楼 [ gèng shàng yī céng lóu ]
释义:原意是要想看得更远,就要登得更高。后比喻使已取得的成绩再提高一步。
出处:唐·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诗:“欲穷千里目,更上一层楼。”
14、古为今用 [ gǔ wéi jīn yòng ]
释义: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,使之为今天的无产阶级政治服务。
出处:毛泽东《书信选集 致陆定一》:“古为今用,洋为中用。”
15、后继无人 [ hòu jì wú rén ]
释义:继:继承。没有后人来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出处:罗瑞卿《党的三大作风的楷模——回忆周总理》:“这位老中医的医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,而且后继无人。”
16、后继有人 [ hòu jì yǒu rén ]
释义:有后人继承前人的事业。
出处:艾芜《鞍钢呵,我回来了》:“这是后继有人,令人喜悦不止。”
17、家学渊源 [ jiā xué yuān yuán ]
释义:家世学问的传授有根源。
出处:《北史·江式传》:“式少专家学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管宁传》:“测其渊源,览其清浊,未有厉俗独行若宁者也。”
18、箕裘相继 [ jī qiú xiāng jì ]
释义:箕:簸箕。裘:皮袍。比喻子继父业。
出处:明·无名氏《精忠记·赏春》:“愿百年奕叶传芳,好儿孙箕裘相继。”
19、克绍箕裘 [ kè shào jī qiú ]
释义: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良治之子必学为裘,良弓之子必学为箕。”
20、肯堂肯构 [ kěn táng kěn gòu ]
释义:堂:立堂基;构:盖屋。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出处:《尚书·大浩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主屋乎?”
21、开国承家 [ kāi guó chéng jiā ]
释义:指建立邦国,继承封邑。
出处:《周易·师》:“大君有命,开国承家,小人勿用。”
22、开来继往 [ kāi lái jì wǎng ]
释义:继承前人的事业,并为将来开辟道路。
出处:《诗刊》1978年第4期:“谁都说,开来继往,军民喜悦。”
23、肯构肯堂 [ kěn gòu kěn táng ]
释义:堂:立堂基;构:盖屋。原意是儿子连房屋的地基都不肯做,哪里还谈得上肯盖房子。后反其意而用之,比喻儿子能继承父亲的事业。
出处:《尚书·大诰》:“以作室喻治政也。父已致法,子乃不肯为堂基,况肯构主屋乎?”
24、克传弓冶 [ kè chuán gōng yě ]
释义:犹克绍箕裘。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赵道兴传》:“卿今克传弓冶,可谓不坠家声。”
25、克嗣良裘 [ kè sì liáng qiú ]
释义:比喻能继承父祖的事业。同“克绍箕裘”。
出处:唐·向延之《兰亭始末记》:“与兄孝宾俱舍家入道,俗号永禅师。禅师克嗣良裘,精勤此业。”
26、生生不已 [ shēng shēng bù yǐ ]
释义:形容一切生物新陈代谢,永无停止。
27、绳其祖武 [ shéng qí zǔ wǔ ]
释义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28、诗礼之家 [ shī lǐ zhī jiā ]
释义:诗:指《诗经》;礼:指《周祀》、《仪礼》、《礼记》。旧指世代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。
出处:明·郎英《七修类稿》卷十六:“因仍苟且,多为惜财之小而忘大义,奈何诗礼之家亦如此是耶!”
29、绳厥祖武 [ shéng jué zǔ wǔ ]
释义:绳:继续;武:足迹。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。比喻继承祖业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下武》:“昭兹来许,绳其祖武。”
30、诗礼传家 [ shī lǐ chuán jiā ]
释义:指以儒家经典及其道德规范世代相传。
出处:元·柯丹丘《荆钗记·会讲》:“诗礼传家忝儒裔,先君不幸早倾逝。”
形容继承有点的词语(3个)
- 反其意而用之其:他的;意:意义;用:使用。指按照与原来相反的意思去引用或使用词语、典故等。也用来指文艺创作等有创新或突破前人的束缚。
- 受命于天古代统治阶级为巩固统治地位,宣扬“君权神受”论,说他们作帝王是顺从天意,接受天命。
- 箕裘之业箕:簸箕;裘:皮袍。指子承父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