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伶百俐 [ bǎi líng bǎi lì ]
释义:形容非常聪明乖巧。
出处:明·马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二十七卷:“那焦氏生得有六七分颜色,女工针指,却也百伶百俐;只是心有些狠素。”
2、博大精深 [ bó dà jīng shēn ]
释义:博:广,多。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。
出处:明·姜世昌《〈逸周书〉序》:“迄今读书,若揭日月而行千载,其博大精深之旨,非晚世学者所及。”
3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
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
4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
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
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
5、不羁之才 [ bù jī zhī cái ]
释义:非凡的、不可拘束的才能。
出处: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仆少负不羁之才,长无乡曲之誉。”
6、别具慧眼 [ bié jù huì yǎn ]
释义:慧:聪明,有才智。具有独到眼光,高明的见解。
出处:宋·叶寘《爱日斋丛钞》:“(杨万里)又有《送彭元忠》诗:‘近来别具一只眼,要踏唐人最上关。’”
7、才华超众 [ cái huá chāo zhòng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才能远远超出一般人。
8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
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
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
9、才高识远 [ cái gāo shí yuǎn ]
释义:才能超众,见识深远。
出处:宋·强至《祠部集·送王宾玉》:“志节慷慨忠义俱,才高识远器有余。”
10、材高知深 [ cái gāo zhì shēn ]
释义:材:通“才”。知:通“智”。才能出众,智慧高超。
出处:汉·王充《论衡·程材》:“今世之将,材高知深,通达众凡,举纲持领,事无不定。”
11、才华盖世 [ cái huá gài shì ]
释义:盖:覆盖,超过。才能很高,远远超过当代的人。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,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,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。”
12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
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
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
13、聪明睿智 [ cōng míng ruì zhì ]
释义:指聪颖明智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三恕》:“聪明睿智,守之以愚。”
14、大巧若拙 [ dà qiǎo ruò zhuō ]
释义:拙:笨。指真正聪明的人,不显露自己,从表面看,好象笨拙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四十五章:“大直若屈,大巧若拙,大辨若讷。”
15、大智若愚 [ dà zhì ruò yú ]
释义:某些才智出众的人,看来好象愚笨,不露锋芒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贺欧阳少师致仕启》:“大勇若怯,大智如愚。”
16、殚智竭力 [ dān zhì jié lì ]
释义:殚:竭尽。用尽智慧和力量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本味》“相为殚智竭力,犯危行苦。”
17、单刀赴会 [ dān dāo fù huì ]
释义:单刀:一把刀,指一个人。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。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。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鲁肃传》:“肃邀羽相见,各驻兵马百步上,但请将军单刀赴会。”
18、对答如流 [ duì dá rú liú ]
释义:对答:回答。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。形容口才好,反应快。
出处:《北史·李孝伯传》:“风容闲雅,应答如流。”
19、殚谋戮力 [ dān móu lù lì ]
释义:竭尽智谋和精力。
出处:《诚意伯文集·赠谥太师文成诰》附《礼部会议》:“诚意伯刘基……同徐达、汤和辈殚谋戮力,奉翊我太祖高皇帝,削平海内,奄有中原。”
20、耳听八方 [ ěr tīng bā fāng ]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21、耳听八方 [ ěr tīng bā fāng ]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22、耳听八方 [ ěr tīng bā fāng ]
释义:耳朵同时察听各方面来的声音。形容人很机警。
出处:明 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53回:“为将之道:身临战场,务要眼观四处,耳听八方。”
23、发短心长 [ fà duǎn xīn cháng ]
释义:发短:指年老;心长:智谋深。头发稀少,心计很多。形容年老而智谋高。
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彼其发短而心甚长,其或寝处我矣。”
24、福慧双修 [ fú huì shuāng xiū ]
释义:指既有福,又聪明。
出处:唐 慧立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》:“菩萨为行,福慧双修,智人得果,不忘其本。”
25、负地矜才 [ fù dì jīn cái ]
释义:指以其才能、出身而自负骄矜。
出处:《南史·蔡凝传》:“他日,后主谓吏部尚书蔡徵曰:‘蔡凝负地矜才,无所用也。’”
26、诡计多端 [ guǐ jì duō duān ]
释义:诡计:狡诈的计谋;端:项目,点。形容坏主意很多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十七回:“绪曰:‘维诡计多端,诈取雍州。’”
27、根孤伎薄 [ gēn gū jì báo ]
释义:势力孤单,才智浅薄。
出处:南朝·宋·鲍照《侍郎报满辞阁疏》:“日晏途绕,块然自丧,加以无良,根孤伎薄,既同冯衍负困之累,复抱相如痟渴之疾。”
28、古圣先贤 [ gǔ shèng xiān xián ]
释义:圣:品德智慧极高。贤:有才能有道德。古代的圣人贤者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一百十八回:“刚才二奶奶说的古圣先贤,我们也不懂。”
29、好汉不吃眼前亏 [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 ]
释义:俗语。指聪明人能识时务,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,免得吃亏受辱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17回:“好汉不吃眼前亏,且让他一步,再作道理。”
30、化险为夷 [ huà xiǎn wéi yí ]
释义:险:险阻;夷:平坦。化危险为平安。比喻转危为安。
出处:清·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二十七回:“以后还望中堂忍辱负重,化险为夷。”
形容人有智慧的词语大全有什么(7个)
- 不测之智测:估计;智:才智,智慧。不可估计的才智。形容智高才广。
- 人多智广人多智慧也多。用来强调人多出智慧。
- 双修福慧修:善。福德和智慧都修行到了。指既有福,又聪明。
- 才疏智浅才:才能;疏:稀少;智:智慧。才识不高,智力短浅。用作自谦之词。
- 明镜不疲明亮的镜子不为频繁地照人而疲劳。比喻人的智慧不会因使用而受损害。
- 私智小惠个人的智慧和小聪明。指带有片面性而又自以为是的聪明。
- 蠢如鹿豕豕:猪;蠢:愚笨。笨得像鹿和猪一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