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辞劳苦 [ bù cí láo kǔ ]
释义:辞:推托。劳苦:劳累辛苦。不逃避劳累辛苦。形容人不怕吃苦,毅力强。
出处:唐·牛肃《纪闻·吴保安》:“今日之事,请不辞劳苦。”
2、不耻下问 [ bù chǐ xià wèn ]
释义: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,而不觉得不好意思。
出处: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
3、不甘后人 [ bù gān hòu rén ]
释义:不甘心落在别人后面。
出处: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李将军列传》:“而广不甘后人,然无尺寸之功以得封邑者,何也?”
4、不求甚解 [ bù qiú shèn jiě ]
释义:只求知道个大概,不求彻底了解。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、不深入。
出处:晋·陶潜《五柳先生传》:“不慕利,好读书,不求甚解,每有会意,欣然忘食。”
5、不知肉味 [ bù zhī ròu wèi ]
释义:原指被美妙的音乐所陶醉,因而辨不出肉味。后形容专心学习,吃东西辨不出味道。也形容生活困难,无肉可吃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在齐闻《韶》,三月不知肉味。曰:‘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。”
6、不好意思 [ bù hǎo yì sī ]
释义: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。②害羞;难为情。
出处:?
7、不愧下学 [ bù kuì xià xué ]
释义:不耻下问,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。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:“是以君王无羞亟问,不愧下学。”
8、不足为法 [ bù zú wéi fǎ ]
释义:不值得学习、效法。
出处:清·赵翼《瓯北诗话·李青莲诗》:“开口便说:《大雅》不作,骚人斯起,然词多哀怨,已非正声;至杨、马益流宕。建安以后更绮丽,不足为法。”
9、车在马前 [ chē zài mǎ qián ]
释义:大马拖车在前,马驹系在车后,这样,可使小马慢慢地学拉车。比喻学习任何事物,只要有人指导,就容易学会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始驾马者反之,车在马前。”
10、春华秋实 [ chūn huá qiū shí ]
释义:华:花。春天开花,秋天结果。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。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。
出处:《后汉书》第五十二卷:“春发其华,秋收其实,有始有极,爱登其质。”
11、刺股悬梁 [ cì gǔ xuán liáng ]
释义:形容刻苦学习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一》:“(苏秦)读书欲睡,引锥自刺其股。”《太平御览》卷三百六十三引《汉书》:“孙敬字文宝,好学,晨夕不休,及至眠睡疲寝,以绳系头,悬屋梁。”
13、断织劝学 [ duàn zhī quàn xué ]
释义: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,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。后比喻劝勉学习。
出处:《后汉书:乐羊子妻传》载:“远寻师,一年来归,妻跪问其故,羊子曰:‘久行怀思,无它异也。’妻乃引刀趋机而言曰:‘……,今若断斯织也,则损失成功,……,若中道而归,何异断斯织乎?’”
14、多歧亡羊 [ duō qí wáng yáng ]
释义: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出处: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15、发愤忘食 [ fā fèn wàng shí ]
释义:努力学习或工作,连吃饭都忘了。形容十分勤奋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发愤忘食,乐以忘忧,不知老之将至云尔。”
17、躬体力行 [ gōng tǐ lì xíng ]
释义:躬体:亲身体验;力行:努力实行。亲身体验,努力实行。
出处:林语堂《读书救国谬论一束》:“倘是有人不但躬体力行其乐天主义,也只好送入疯人院妥当。”
18、躬行实践 [ gōng xíng shí jiàn ]
释义:亲身实行或体验。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请申归章饬学政以振兴人才疏》:“躬行实践,以需他日之用。”
19、邯郸学步 [ hán dān xué bù ]
释义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20、好学不倦 [ hào xué bù juàn ]
释义:喜欢学习,不知疲倦。
出处:《史记·楚世家》:“昔我文公,狐季姬之了也,有宠于献公,好学不倦 。”
21、横冲直撞 [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]
释义:乱冲乱撞,蛮横无理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友人论文》:“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,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,就他城池,食他粮草,统率他兵马,直冲横撞,搅得他粉碎,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。”
22、鸿鹄将至 [ hóng hú jiāng zhì ]
释义:鸿鹄:天鹅。指学习不专心。现表示将有所得。
出处: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使奕秋诲二人奕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奕秋之为听。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之俱学,弗若之矣。”
23、胡服骑射 [ hú fú qí shè ]
释义:胡: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。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,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、射箭等武艺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赵策二》:“今吾(赵武灵王)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。”
24、经验之谈 [ jīng yàn zhī tán ]
释义:言谈有实践作为根据、切实、可靠。
出处:巴金《寒夜》:“‘钟老这是经验之谈啊!’小潘大声笑着说。”
25、恐后争先 [ kǒng hòu zhēng xiān ]
释义:指害怕落后,追求上进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68回:“他却横冲直撞,恐后争先。”
26、力学笃行 [ lì xué dǔ xíng ]
释义:力学:努力学习。笃行:切实地实行。勤勉学习且确切实践所学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陆伯政山堂稿序》:“伯政家世为儒,力学笃行,至老不少衰。”
27、你追我赶 [ nǐ zhuī wǒ gǎn ]
释义:形容竞赛激烈,大家都不甘落后。
出处:《新华半月刊》1960年第14期:“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、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。”
28、身体力行 [ shēn tǐ lì xíng ]
释义:身:亲身;体:体验。亲身体验,努力实行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:“圣人以身体之。”《礼记·中庸》: “力行近乎仁。”
29、误入歧途 [ wù rù qí tú ]
释义:误:受惑;歧途:错误的道路。由于受煽惑而走上了错误的道路。
出处: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12回:“弟子方可日渐精进,不致误入歧途。”
30、学步邯郸 [ xué bù hán dān ]
释义: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机械地模仿,不但学不互别人的长处,反而会把自己原有的本事也丢掉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形容实践方面的词语(4个)
- 物物交换不以货币为媒介的以物易物的交换。是商品交换的原始形式。
- 立身行事立身:指为人;行事:指行为。指处世待人的行为。
- 藏修游息心里常常想着学习,不能废弃,甚至休息或闲暇的时候也要学习。
- 解放思想冲破传统的束缚,把思想从旧的条条框框中解脱出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