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久假不归 [ jiǔ jiǎ bù guī ]
释义:假:借;归:归还。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,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久假而不归,恶知其非有也?”
2、空洞无物 [ kōng dòng wú wù ]
释义:空空洞洞,没有什么内容。多指言谈、文章极其空泛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此中空洞无物,然容卿辈数百人。”
3、虚有其表 [ xū yǒu qí biǎo ]
释义:虚:空;表:表面,外貌。空有好看的外表,实际上不行。指有名无实。
出处:唐·郑处诲《明皇杂录》:“嵩既成,上掷其草于地,曰:‘虚有其表耳。’”
4、有名无实 [ yǒu míng wú shí ]
释义:光有空名,实际上并不是那样。
出处:《庄子·则阳》:“有名有实,是物之居;无名无实,在物之虚。”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吾有卿之名而无其实。无以从二三子,吾是以忧,子贺我何故?”
5、有声无实 [ yǒu shēng wú shí ]
释义:犹言有名无实。光有空名,实际上并不是那样。
出处:《魏书·李崇传》:“今若基宇不修,仍同丘畎,即使高皇神享,阙于国阳,宗事之典,有声无实,此臣子所以匪宁,亿兆所以失望也。”
6、名存实亡 [ míng cún shí wáng ]
释义:名义上还存在,实际上已消亡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处州孔子庙碑》:“郡邑皆有孔子庙,或不能修事,虽设博士弟子,或役于有司,名存实亡。”
7、名副其实 [ míng fù qí shí ]
释义:名声或名义和实际相符。
出处:汉·曹操《与王修书》:“君澡身浴德,流声本州,忠能成绩,为世美谈,名实相符,过人甚远。”
8、名过其实 [ míng guò qí shí ]
释义:名声超过实际才能。
出处:汉·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一:“故禄过其功者削,名过其实者损。”
9、名不副实 [ míng bù fù shí ]
释义:名声或名义和实际不相符。指空有虚名。
出处:汉·祢衡《鹦鹉赋》:“惧名实之不副,耻才能之无奇。”三国·魏·刘邵《人物志·效难》:“中情之人,名不副实,用之有效。”
10、名不虚传 [ míng bù xū chuán ]
释义:传出的名声不是虚假的。指实在很好,不是空有虚名。
出处: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然其私意廉洁退让,有足称者,名不虚言,士不虚附。”
11、名实相副 [ míng shí xiāng fù ]
释义:名声和实际一致。
出处:汉·陆粹《为曹公与孔融书》:“昔国家东迁,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,综达经学,出于郑玄,又明《司马法》;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。”
12、实事求是 [ shí shì qiú shì ]
释义:指从实际对象出发,探求事物的内部联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,认识事物的本质。通常指按照事物的实际情况办事。
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刘德传》:“修学好古,实事求是。”
形容有名无实的成语(12个)
••阅读 358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关于老师伟大的成语
不厌其烦,栋梁之才,默默无闻,勤勤恳恳,师道尊严,万世师表,为人师表,学而不厌,循循善诱,谆谆教导,诲人不倦
描写月饼样子的成语
宝珠市饼,垂涎三尺,画饼充饥,花好月圆,花残月缺,回味无穷,美味佳肴,鹊笑鸠舞,热熬翻饼,小恩小惠,一浆十饼,意味深长,月圆花好,赞不绝口,珍羞美味,珍馐美馔,白头偕老,饕餮盛宴
有关喜爱春景的成语
百家争鸣,百花争妍,百花争艳,百花齐放,傍花随柳,碧草如茵,别有天地,别有天地非人间,草长莺飞,姹紫嫣红,宠柳娇花,触景伤情,春光如海,春事阑珊,春光漏泄,春光明媚,春回大地,春山如笑,春意阑珊,春暖花开,春深似海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色…
自立自强的相关成语
百折不回,半涂而废,傍人篱落,傍人门户,不可动摇,不屈不挠,不由自主,持之以恒,滴水穿石,独当一面,发奋图强,发愤图强,海枯石烂,海誓山盟,皇天不负有心人,火中取栗,坚强不屈,坚忍不拔,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艰苦奋斗,艰难困苦,艰苦…
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成语
藏污纳垢,纠缠不清,有长者风
关于学校的拟人的成语
百花争艳,闭月羞花,春风得意,风卷残云,风木含悲,鬼哭狼嚎,鹤立鸡群,烘云托月,狐假虎威,狐朋狗友,虎落平川,花枝招展,狡兔三窟,狼吞虎咽,老马识途,龙争虎斗,明眸善睐,鸟语花香,怒发冲冠,翩若惊鸿,黔驴技穷,柔情绰态,鼠目寸光,鼠窃狗盗,…
关于对过错负责的成语
惩前毖后,浪子回头,纳谏如流,文过饰非,闻过则喜,有则改之,知错就改,忠言逆耳
古代描写毒品的成语
骨瘦如柴,糊里糊涂,昏昏沉沉,浑浑噩噩,精神恍惚,神魂颠倒,瘦骨嶙峋,万劫不复,虚度年华,醉生梦死,酒囊饭袋,行尸走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