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闭塞眼睛捉麻雀 [ bì sè yǎn jīng zhuō má què ]
释义:比喻盲目地进行工作。
出处:毛泽东《改造我们的学习》:“‘闭塞眼睛捉麻雀’,‘瞎子摸鱼’,粗枝大叶,夸夸其谈,满足于一知半解。”
2、东施效颦 [ dōng shī xiào pín ]
释义:效:仿效;颦:皱眉头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絜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3、独断独行 [ dú duàn dú xíng ]
释义:行事专断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形容作风不民主。
出处:清 容闳《西学东渐记》第19章:“予已预备随时辞职,以便足下独断独行。”
4、东闯西踱 [ dōng chuǎng xī duó ]
释义:指盲目地四处闯荡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他很想跑开,但想到不吴芝生作伴,到底比起独自东闯西踱较为‘有聊’,便又舍不得走。”
5、吠形吠声 [ fèi xíng fèi shēng ]
释义:比喻跟在别人后面盲目附和。
出处:汉·王符《潜夫论·贤难》:“谚云:‘一犬吠形,百犬吠声’。”
9、刚愎自用 [ gāng bì zì yòng ]
释义:愎:任性;刚愎:强硬回执;自用:自以为是。十分固执自信,不考虑别人的意见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:“其佐先穀,刚愎不仁,未肯用命。”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“好问则裕,自用则小。”
10、邯郸学步 [ hán dān xué bù ]
释义:邯郸:战国时赵国的都城;学步:学习走路。比喻模仿人不到家,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”
11、横冲直撞 [ héng chōng zhí zhuàng ]
释义:乱冲乱撞,蛮横无理。
出处:明·李贽《续焚书·与友人论文》:“凡作文皆从外边攻进里去,我谓文章就时而攻打出来,就他城池,食他粮草,统率他兵马,直冲横撞,搅得他粉碎,故不费一毫气力而自然有余也。”
12、合眼摸象 [ hé yǎn mō xiàng ]
释义:闭着眼睛摸象。比喻盲目行事。
出处: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前集·山谷上》:“山谷云:‘诗词高胜,要从学问中来。后来学诗者,虽时有妙句,譬如合眼摸象,随所触体得一处。’”
13、邯郸匍匐 [ hán dān pú fú ]
释义:比喻盲目效仿以致失去自己原来的长处。
出处:《庄子·秋水》:“且子独不闻夫寿陵馀子之学行於邯郸与?未得国能,又失其故行矣,直匍匐而归耳。今子不去,将忘子之故,失子之业。”
14、急于求成 [ jí yú qiú chéng ]
释义:不顾一切地想马上取得成效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5回:“二都督道:‘急切不得下手!’”
15、急于事功 [ jí yú shì gōng ]
释义:指做事急于求成。
出处:鲁迅《为了忘却的纪念》:“我对于她终于很隔膜,我疑心她有点罗曼缔克,急于事功……”
16、急功近名 [ jí gōng jìn míng ]
释义:急于求成,贪图虚名。
出处:《清史稿·高其倬等传论》:“为政持大体,与夫急功近名,流于苛刻。”
17、盲人扪烛 [ máng rén mén zhú ]
释义: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。同“盲翁扪籥”。
出处:盲人扪烛,而以为日,欲正告之,则不能免于词费。 民意《告非难民生主义者》第三节
18、盲人骑瞎马 [ máng rén qí xiā mǎ ]
释义:瞎子骑着瞎马。形容乱闯瞎撞,非常危险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排调》:“桓南郡与殷荆州语次,因共作了语……复作危语。桓曰:‘矛头淅米剑头炊。’殷曰:‘百岁老翁攀枯枝。’顾曰:‘井上辘轳卧婴儿。’殷有一参军在坐云:‘盲人骑瞎马,夜半临深池。’”
19、盲翁扪籥 [ máng wēng mén yuè ]
释义:比喻只凭片面了解或局部经验就对事物妄加判断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日喻》:“生而眇者不识日,问之有目者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状如铜槃。’扣槃而得其声。他日闻锺以为日也。或告之曰:‘日之光如烛。’扪烛而得其形,他日揣籥以为日也。日之与锺籥亦远矣,而眇者不知其异,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。”
20、无的放矢 [ wú dì fàng shǐ ]
释义:的:靶心;矢:箭。没有目标乱射箭。比喻说话做事没有明确目的,或不切合实际。
出处:清 梁启超《中日交涉汇评》:“如是,则吾本篇所论纯为无的放矢,直拉杂摧烧之可耳。”
21、信马由缰 [ xìn mǎ yóu jiāng ]
释义:骑着马无目的地闲逛。比喻随便走走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》:“他气昏了头,不知往哪里去好,于是就信马由缰的乱碰。”
22、一意孤行 [ yī yì gū xíng ]
释义:指不接受别人的劝告,顽固地按照自己的主观想法去做。
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公卿相造请禹,禹终不报谢,务在绝知友宾客之请,孤立行一意而已。”
23、亦步亦趋 [ yì bù yì qū ]
释义:原意是说,你慢走我也慢走,你快走我也快走,你跑我也跑。比喻由于缺乏主张,或为了讨好,事事模仿或追随别人。
出处: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子步亦步,夫子趋亦趋,夫子驰亦驰,夫子奔逸绝尘,而回瞠若乎后矣。”
25、有眼如盲 [ yǒu yǎn rú máng ]
释义:虽有眼睛,如同瞎子。指不认识著名人物,或不识大体。
出处:元·范子安《竹叶舟》第四折:“师父,弟子有眼如盲,只望师父救度咱。”
26、欲速则不达 [ yù sù zé bù dá ]
释义:速:快;达:达到。指过于性急图快,反而不能达到目的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无欲速,无见小利。欲速则不达,见小利则大事不成。”
27、照猫画虎 [ zhào māo huà hǔ ]
释义:比喻照着样子模仿。
出处:清 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1回:“这大相公聪明得很,他是照猫画虎,一见即会套的人。”
28、专横跋扈 [ zhuān hèng bá hù ]
释义:跋扈:霸道,不讲理。专断蛮横,任意妄为,蛮不讲理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帝少而聪慧,知冀骄横,尝朝群臣,目冀曰:‘此跋扈将军也。’”
29、不识大体 [ bù shí dà tǐ ]
释义:大体:关系全局的道理。不懂得从大局考虑。
出处:《史记·平原虞卿列传》:“平原君,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,然未睹大体。”晋·袁宏《后汉记》卷一○:“臣愚浅,不识大体。”
30、东捞西摸 [ dōng lāo xī mō ]
释义:指盲目地四处求索。
出处:宋·朱德《答廖子晦》:“盖性命之理虽微,然就博文约礼实事上看,亦甚明白,正不须向无形象处东捞西摸,如捕风系影。”
形容感到盲目的词语是(1个)
- 急效近功近:眼前的;功:成功。急于求成,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