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春风化雨 [ chūn fēng huà yǔ ]
释义:化:化生和养育。指适宜于草木生长的风雨。比喻良好的薰陶和教育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春风雨化之者。”
2、德高望重 [ dé gāo wàng zhòng ]
释义:德:品德;望:声望。道德高尚,名望很大。
出处:《晋书·简文三子传》:“元显因讽礼官下仪,称已德隆望重,既录百揆,内外群僚皆应尽敬。”
3、含辛茹苦 [ hán xīn rú kǔ ]
释义:辛:辣;茹:吃。形容忍受辛苦或吃尽辛苦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中和胜相院记》:“无所不至,茹苦含辛,更百千万亿生而后成。”
4、和蔼可亲 [ hé ǎi kě qīn ]
释义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原来这唐六轩唐观察为人极其和蔼可亲,见了人总是笑嘻嘻的。”
5、诲人不倦 [ huì rén bù juàn ]
释义:诲:教导。教导人特别耐心,从不厌倦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6、和蔼近人 [ hé ǎi jìn rén ]
释义:和蔼:和善。态度温和,容易接近。
出处:明·李开先《贺邑令贺洪滨奖异序》:“迄今才八阅月,绝从生之文法,除苛细之科条,虽若凛不可犯,而实蔼然可亲。”
7、教无常师 [ jiào wú cháng shī ]
释义: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。
出处:《书·咸有一德》:“德无常师,主善为师。”
8、精益求精 [ jīng yì qiú jīng ]
释义:精:完美,好;益:更加。好了还求更好。
出处:《论语·学而》:“《诗》云:‘如切如磋,如琢如磨。’其斯之谓与?”宋·朱熹注:“言治骨角者,既切之而复磋之;治玉石者,既琢之而复磨之,治之已精,而益求其精也。”
9、兢兢业业 [ jīng jīng yè yè ]
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
10、鞠躬尽瘁 [ jū gōng jìn cuì ]
释义:指恭敬谨慎,竭尽心力。
出处:明·宋濂《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》:“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,誓勿蹶其门。”
11、克己奉公 [ kè jǐ fèng gōng ]
释义:克己:约束自己;奉公:以公事为重。克制自己的私心,一心为公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“遵为人廉约小心,克己奉公。”
12、苦口婆心 [ kǔ kǒu pó xīn ]
释义:比喻善意而又耐心地劝导。
出处:《宋史·赵普传》:“忠言苦口,三复来奏。”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·泉州道匡禅师》:“问:‘学人根思迟回,乞师曲运慈悲,开一线道。’师曰:‘这个是老婆心。’”
14、良工心苦 [ liáng gōng xīn kǔ ]
释义:良工:手艺高明的工匠。形容优秀艺术家的作品,在创作过程中都费尽心思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》诗:“已知仙客意相亲,更觉良工心独苦。”
15、良师益友 [ liáng shī yì yǒu ]
释义: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。
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说丛》:“贤师良友在其侧,诗书礼乐陈于前,弃而为不善者,鲜矣。”
16、能者为师 [ néng zhě wéi shī ]
释义:会的人就当老师。即谁会就向谁学习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能博喻,然后能为师。”
17、呕心沥血 [ ǒu xīn lì xuè ]
释义:呕:吐;沥:一滴一滴。比喻用尽心思。多形容为事业、工作、文艺创作等用心的艰苦。
出处:唐·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。”唐·韩愈《归彭城》诗:“刳肝以为纸,沥血以书辞。”
18、潜移默化 [ qián yí mò huà ]
释义:潜:暗中同,不见形迹;默:不说话,没有声音。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、影响而发生了变化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慕贤》:“潜移暗化,自然似之。”
19、青出于蓝 [ qīng chū yú lán ]
释义:青:靛青;蓝: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。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,但颜色比蓝更深。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。
出处: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青,取之于蓝,而青于蓝。”
20、师道尊严 [ shī dào zūn yán ]
释义: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
出处: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
21、师严道尊 [ shī yán dào zūn ]
释义:本指老师受到尊敬,他所传授的道理、知识、技能才能得到尊重。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、庄严。
出处:《荀子·致士》:“师术有四,而博习不与焉。尊严而惮,可以为师。”《礼记·学记》:“凡学之道,严师为难。师严然后道尊,道尊然后民知敬学。”
22、桃李遍天下 [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 ]
释义:比喻学生很多,各地都有。同“桃李满天下”。
出处:天下桃李,悉在公门矣。 《资治通鉴·唐纪·武后久视元年》
23、为人师表 [ wéi rén shī biǎo ]
释义:师表:榜样,表率。在人品学问方面作别人学习的榜样。
出处:《北齐书·王昕书》:“杨愔重其德业,以为人之师表。”
24、先圣先师 [ xiān shèng xiān shī ]
释义:旧时尊称孔子;也称周公和孔子或孔子和颜渊。
出处:《礼记·文王世子》:“凡始立学者,必释奠于先圣先师。”
25、小心谨慎 [ xiǎo xīn jǐn shèn ]
释义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26、学而不厌 [ xué ér bù yàn ]
释义:厌:满足。学习总感到不满足。形容好学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27、循循善诱 [ xún xún shàn yòu ]
释义:循循:有次序的样子;善:善于;诱:引导。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夫子循循然善诱人。”
28、研桑心计 [ yán sāng xīn jì ]
释义:研:计研,一名计然,春秋时越国范蠡的老师,善经商;桑:桑弘羊,汉武帝时的御史大夫,长于理财。形容善于经商致富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答宾戏》:“研桑心计于无垠。”
29、一丝不苟 [ yī sī bù gǒu ]
释义:苟:苟且,马虎。指做事认真细致,一点儿不马虎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:“上司访知,见世叔一丝不苟,升迁就在指日。”
30、一字之师 [ yī zì zhī shī ]
释义:改正一个字的老师。有些好诗文,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美,往往称改字的人为“一字师”或“一字之师”。
出处:宋·计有功《唐诗纪事》:“郑谷改僧齐己《早梅》诗:‘数枝开’作‘一枝开’。齐己下拜,人以谷为一字师。”
赞美老师辛苦的词语(1个)
- 浮生六记笔记。清代沈复著。六卷。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。分《闺房记乐》、《闲情记趣》、《坎坷记愁》、《浪游记快》、《中山记历》、《养生记道》六部分。后两记已佚。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,其间悲欢离合,写得朴素真挚,凄恻动人。
赞美老师辛苦的成语智能推荐
- 备尝辛苦 备:尽、全。尝:经历。受尽了艰难困苦。
- 顶针续麻 首尾相连,循环往复的一种文字游戏。如:成语接龙等。
- 老师宿儒 宿儒:原指长期钻研儒家经典的人,泛指长期从事某种学问研究,并具有一定成就的人。指年辈最尊的老师和知识渊博的学者。亦作“老手宿儒”。
- 一辞莫赞 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- 叹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- 千金买骨 用重金去买良马的骨头。比喻求贤若渴,喻重视人才,渴望得到人才。。
- 虽休勿休 休:美善;休:赞美。虽然受到别人赞美但不能沾沾自喜
- 啧啧赞美 啧啧:咂嘴赞叹的声音。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
- 辛辛苦苦 辛辣艰苦。比喻艰难困苦
- 不辞辛苦 辞:推辞。虽然劳累和辛苦也不推辞,形容工作勤奋努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