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安如磐石 [ ān rú pán shí ]
释义:磐石:大石头。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。
出处: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磐石,寿于旗翼。”
2、安如盘石 [ ān rú pán shí ]
释义:安:安稳;盘石:大石头。像盘石一样安稳不动。形容非常稳固,不可动摇。
出处:荀况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,则国安于盘石,寿于旗翼。
3、安于盘石 [ ān yú pán shí ]
释义:象盘石一样安然不动。形容安定稳固。
出处:《荀子·富国》:“为名者否,为利者否,为忿者否。则国安于盘石,寿于旗翼。”杨倞注:“磐石,盘薄,大石也。”
4、搬石砸脚 [ bān shí zá jiǎo ]
释义:比喻本来想害别人,结果害了自己。
出处:卧龙生《镖旗》第26回:“我说了怕你赌气,拂袖而去,那岂不自己搬石砸脚,得不偿失。”
5、闭月羞花 [ bì yuè xiū huā ]
释义:闭:藏。使月亮躲藏,使花儿羞惭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元·王子一《误入桃源》第四折:“引动这撩云拨雨心,想起那闭月羞花貌,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。”
6、沉鱼落雁 [ chén yú luò yàn ]
释义:鱼见之沉入水底,雁见之降落沙洲。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毛嫱、丽姬,人之所美也;鱼见之深入,鸟见之高飞,麋鹿见之决骤,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?”
7、穿云裂石 [ chuān yún liè shí ]
释义:穿破云天,震裂石头。形容声音高亢嘹亮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东坡乐府·〈水龙吟〉序》:“善吹铁笛,嘹然有穿云裂石之声。”
8、餐云卧石 [ cān yún wò shí ]
释义:指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。
出处:明·袁宏道《隆中偶述》诗:“始知伊吕萧曹辈,不及餐云卧石人。”
9、滴水穿石 [ dī shuǐ chuān shí ]
释义:水不断下滴,可以闹穿石头。比喻只要有恒心,不断努力,事情一定成功。
出处: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:“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
10、点石成金 [ diǎn shí chéng jīn ]
释义:比喻修改文章时稍稍改动原来的文字,就使它变得很出色。
出处:《列仙传》:“许逊,南昌人。晋初为旌阳令,点石化金,以足逋赋。”
11、电光石火 [ diàn guāng shí huǒ ]
释义:闪电的光,燧石的火。原为佛家语,比喻事物瞬息即逝。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此事如击石火,似闪电光。”
12、鼎铛玉石 [ dǐng chēng yù shí ]
释义:视鼎如铛,视玉如石。形容生活极端奢侈。
出处: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鼎铛玉石,金块珠砾。”
13、儋石之储 [ dàn shí zhī chǔ ]
释义:犹言少量的财富。儋,成担贷物的计量单位。
出处:《汉书·扬雄传上》:“家产不过十金,乏无儋石之储,晏如也。”
14、点石为金 [ diǎn shí wéi jīn ]
释义:指用手指一点使石变成金的法术。同“点铁成金”。
出处:《警世通言·吕大郎还金完骨肉》:“四愿得吕纯阳祖师点石为金这个手指头。”
15、飞沙走石 [ fēi shā zǒu shí ]
释义: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狂暴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沙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
16、肺石风清 [ fèi shí fēng qīng ]
释义:百姓可以站在上面控诉地方官。比喻法庭裁判公正。
出处:《周礼·秋官·大司寇》:“凡远近茕独老幼之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,立于肺石三日,士听其辞,以告于上而罪其长。”
17、匪石匪席 [ fěi shí fěi xí ]
释义:不是石,不是席。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,席可卷而心不可卷。比喻意志坚定,永不变心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;我心匪席,不可卷也。”
18、飞砂转石 [ fēi shā zhuǎn shí ]
释义:形容风势狂暴。同“飞沙走石”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胤传》:“风则折木,飞砂转石。”
19、飞砂走石 [ fēi shā zǒu shí ]
释义:砂土飞扬,小石翻滚。形容风力迅猛。
出处:唐·韩鄂《岁华纪丽·风》:“飞砂走石,风则从箕,月离于毕。”
20、非同寻常 [ fēi tóng xún cháng ]
释义:寻常:平常。形容人和事物很突出,不同于一般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2回:“况且他也是王爷之分,非同寻常可比。”
21、匪石之心 [ fěi shí zhī xīn ]
释义:比喻坚贞不渝。
出处:《诗经·邶风·柏舟》:“我心匪石,不可转也。”
22、浮石沉木 [ fú shí chén mù ]
释义:比喻是非颠倒。
出处:汉·陆贾《新语·辨惑》:“夫众口之毁誉,浮石沉木,群邪所抑,以直为曲。”
23、负石赴河 [ fù shí fù hé ]
释义:河:这里指黄河。背着石头跳进黄河。比喻人以死明志。亦作“负石赴渊”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申徒狄谏而不听,负石自投于河,为鱼鳖所食。”
24、改步改玉 [ gǎi bù gǎi yù ]
释义:步:古代祭祀时祭者与尸相距的步数,以地位排列。改变步数,改换玉饰。指死者身份改变,安葬礼数也应变更。
出处:《左传·定公五年》:“六月,季平子行东野,还,未至;丙申,卒于房。阳虎将以玙璠(君所配玉)敛,仲梁怀弗与,曰:‘改步改玉。’”
25、躬蹈矢石 [ gōng dǎo shǐ shí ]
释义:指将帅亲临前线,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牺牲自己。
出处:三国·魏·曹操《褒扬泰山太守吕虔令》:“卿在郡以来,擒奸讨暴,百姓获安,躬蹈矢石,年征辄克。”
26、躬冒矢石 [ gōng mào shǐ shí ]
释义:指将帅亲临前线,冒着敌人的箭矢礧石,不怕牺牲自己。同“躬蹈矢石”。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辽东大捷辞恩疏》:“诚以摧锋陷城躬冒矢石,本诸将士之力,固非坐而指画者所可同也。”
27、海涸石烂 [ hǎi hé shí làn ]
释义:犹海枯石烂。形容历时久远。比喻坚定的意志永远不变。
出处: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二回:“海涸石烂情无改,正欲归坐续言词。”
28、衡石程书 [ héng shí chéng shū ]
释义: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同“衡石量书”。
出处:宋·李纲《建炎进退志·总叙下之上》:“近君子而远小人,虽不亲细务,大功可成;不然,虽衡石程书,卫士传餐,亦无益也。”
29、衡石量书 [ héng shí liàng shū ]
释义:古时文书用竹简木札,以衡石来计算文书的重量,因用以形容君主勤于国政。
出处: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天下之事,无大小皆决於上,上至以衡石量书,日夜有呈,不中呈不得休息。”
30、艰难困苦 [ jiān nán kùn kǔ ]
释义:形容处境艰苦,困难重重。
出处:清 李渔《巧团圆 书帕》:“怎奈爹爹过于详慎,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,才与他完姻缔好。”
中国有哪些常用的赞美(2个)
- 人无完人没有十全十美的人。比喻不能要求一个人没有一点缺点错误。
- 玉马朝周1.《论语比考谶》:"殷惑女妲己,玉马走。"玉马,指贤臣微子启。纣王昏乱,启数谏不听,乃去殷而朝周。事见《史记.宋微子世家》。后以"玉马朝周"谓贤臣去国另事明主。
中国有哪些常用的赞美智能推荐
- 都俞吁咈 皆为古汉语叹词。吁,不同意;咈,反对;都,赞美;俞,同意。本以表示尧、舜、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,后用以赞美君臣论政问答,融洽雍睦。
- 弸中彪外 弸:充满;彪:文采。指人内有才德,则有文采,自然外露。赞美德才兼备的人。
- 一辞莫赞 赞:赞美。没有一句妥贴的赞美话能表达。形容诗文写得极好。
- 有案可稽 案:案卷,文书;稽:查考。指有证据可查。
- 叹观止矣 用来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。
- 入境问俗 进入别的国家,先问明有哪些禁止的事及风俗习惯,以免违犯。
- 光昌流丽 光昌:光明昌大。流丽:流畅而华丽,常用以形容诗文和书法。“光昌流丽”成语的含义有二个:①形容工作顺利发展,事业昌盛,形势大好。②形容文笔流畅华美。
- 虽休勿休 休:美善;休:赞美。虽然受到别人赞美但不能沾沾自喜
- 啧啧赞美 啧啧:咂嘴赞叹的声音。口里啧啧作声表示赞美
- 肥田沃地 肥沃的土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