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博古通今 [ bó gǔ tōng jīn ]- 释义:通:通晓;博:广博,知道得多。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,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。形容知识丰富。 -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观周》:“吾闻老聃博古知今。” 
- 2、博学多才 [ bó xué duō cái ]- 释义:学识广博,有多方面的才能。 - 出处:《晋书·郤诜传》:“诜博学多才,环伟倜傥,不拘细行,州郡礼命并不应。” 
- 3、才高八斗 [ cái gāo bā dǒu ]- 释义:比喻人极有才华。 - 出处:《南史·谢灵运传》:“天下才共一石,曹子建独得八斗,我得一斗,自古及今共用一斗。” 
- 4、超群绝伦 [ chāo qún jué lún ]- 释义:伦:同辈。超出一般人,没有可以相比的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羽传》:“亮知羽护前,乃答之曰:‘孟起兼资文武,雄烈过人,一世之杰,黥、彭之徒,当与益德并驱争先,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。’” 
- 5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-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 -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 
- 6、殚见洽闻 [ dān jiàn qià wén ]- 释义:殚:尽,完全;洽:广博。该见的都见过了,该听的都听过了。形容见多识广,知识渊博。 - 出处:汉·班固《西都赋》:“元元本本,殚见洽闻。” 
- 7、德才兼备 [ dé cái jiān bèi ]- 释义:德:品德;才:才能;备:具备。既有好的思想品质,又有工作的才干和能力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娶小乔》第一折:“江东有一故友,乃鲁子敬,此人才德兼备。” 
- 8、栋梁之材 [ dòng liáng zhī cái ]- 释义:栋:脊檩,正梁。能做房屋大梁的木材。比喻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。 -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 
- 9、独一无二 [ dú yī wú èr ]- 释义: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。 - 出处:宋 延寿《宗镜录》第31卷:“独一无二,即真解脱。” 
- 10、多才多艺 [ duō cái duō yì ]- 释义: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。 - 出处:《尚书·金滕》:“予仁若考,能多才多艺。” 
- 11、盖世无双 [ gài shì wú shuāng ]- 释义:盖:压倒,超过。才能或武艺当代第一,没有人能比得上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刘豫州王室之胄,英才盖世。” 
- 12、鹤立鸡群 [ hè lì jī qún ]- 释义: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。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。 - 出处:晋·戴逵《竹林七贤论》:“嵇绍入洛,或谓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,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。’”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容止》:“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” 
- 13、后起之秀 [ hòu qǐ zhī xiù ]- 释义:后来出现的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。 - 出处:《晋书·王忱传》:“卿风流俊望,真后来之秀。” 
- 14、锦心绣口 [ jǐn xīn xiù kǒu ]- 释义:形容文思优美,词藻华丽。 - 出处:唐·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骈四骊六,锦心绣口,宫沉羽振,笙簧触手。” 
- 15、经天纬地 [ jīng tiān wěi dì ]- 释义:规划天地。形容人的才能极大,能做非常伟大的事业。 -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二十八年》:“经纬天地曰文。”《国语·周语》:“天六地五,数之常也。经之以天,纬之以地。” 
- 16、陆海潘江 [ lù hǎi pān jiāng ]- 释义:比喻文才很大。 - 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余常言:‘陆才如海,潘才如江。’” 
- 17、人杰地灵 [ rén jié dì líng ]- 释义:杰:杰出;灵:好。指有杰出的人降生或到过,其地也就成了名胜之区。 - 出处: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人杰地灵,徐孺下陈蕃之榻。” 
- 18、扫眉才子 [ sǎo méi cái zǐ ]- 释义:扫眉:妇女画眉毛。旧指有才华的女子。 - 出处:唐·王建《寄蜀中薛涛校书》诗:“万里桥边女校书,楷杷花里闭门居。扫眉才子知多少,管领春风总不如。” 
- 19、无出其右 [ wú chū qí yòu ]- 释义:出:超出;右:上,古代以右为尊。没有能超过他的。 - 出处:《史记·田叔列传》:“上尽召见,与语,汉廷臣毋能出其右者。”《汉书·高帝纪下》:“贤赵臣田叔、孟舒等十人,如见与语,汉庭臣无能出其右者。” 
- 20、下笔成章 [ xià bǐ chéng zhāng ]- 释义: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。形容写文思敏捷。 - 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王仲宣诔》:“发言可咏,下笔成篇。”《三国志·魏书·陈思王植传》:“言出为论,下笔成章。” 
- 21、雄才大略 [ xióng cái dà lüè ]- 释义:非常杰出的才智和谋略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武帝纪赞》:“如武帝之雄才大略,不改文、景之恭俭以济斯民,虽《诗》、《书》所称,何有加焉?” 
- 22、学富五车 [ xué fù wǔ chē ]- 释义:五车:指五车书。形容读书多,学识丰富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惠施多方,其书五车。” 
- 23、学识渊博 [ xué shí yuān bó ]- 释义:指学识深而且广。 - 出处:孙犁《小说杂谈》:“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,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。” 
- 24、一世之雄 [ yī shì zhī xióng ]- 释义:雄:英雄豪杰。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。 - 出处:《宋书·武帝纪》:“刘讳足为一世之雄。”宋·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“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!” 
- 25、倚马可待 [ yǐ mǎ kě dài ]- 释义:倚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,可以等着完稿。比喻文章写得快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文学》:“桓宣武北征,袁虎时从,被责免官,会须露布文,唤袁倚马前令作,手不掇笔,俄得七纸,殊可观。” 
- 26、真才实学 [ zhēn cái shí xué ]- 释义:真正的才能和学识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二十九回:“这一扑,有名唤做‘玉环步,鸳鸯脚’。——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。” 
- 27、智勇双全 [ zhì yǒng shuāng quán ]- 释义:又有智谋,又很勇敢。 -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五侯宴》第三折:“某文通三略,武解六韬,智勇双全 。” 
- 28、卓尔不群 [ zhuó ěr bù qún ]- 释义:卓尔:特出的样子;不群:与众不同。指才德超出寻常,与众不同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河间献王传赞》:“夫唯大雅,卓尔不群。” 
- 29、不同凡响 [ bù tóng fán xiǎng ]- 释义:凡响:平凡的音乐。形容事物不平凡,很出色。 - 出处:高云览《小城春秋》第四章:“他那双炯炯的摄人魂魄的眼睛,聪明的人一定会看出这是个不同凡响的人物。” 
- 30、出类拔萃 [ chū lèi bá cuì ]- 释义:拔:超出;类:同类;萃:原为草丛生的样子,引伸为聚集。超出同类之上。多指人的品德才能。 - 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出于其类,拔乎其萃,自生民以来,未有盛于孔子也。” 
形容思想与众不同的成语(44个)
••阅读 1811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鱼我所欲也中体现性本善思想的成语是
更上一层楼
形容坚持自己思想的成语
哀莫大于心死,安常守故,安常习故,安贫乐道,百家诸子,百虑一致,邦以民为本,保守主义,抱残守阙,本位主义,变心易虑,别有肺肠,博大精深,拨云睹日,不以辞害志,不同流俗,不明事理,不知不觉,不臣之心,不露形色,补残守缺,材德兼备,嘲风弄月,嘲…
思想差距太大的成语
不啻天渊,截然不同,千差万别,十万八千里,天冠地屦,天壤之别,天差地远,天渊之别,望尘莫及,无可比拟,云泥之别,一落千丈,天差地别
关于思想错误的成语
得意忘形,颠三倒四,东施效颦,敷衍塞责,隔靴搔痒,邯郸学步,横行逆施,画蛇添足,即鹿无虞,急于事功,假阶救火,竭泽焚薮,寒底捞月,刻舟求剑,滥竽充数,墨守成规,南辕北辙,弃本逐末,杀鸡取卵,十寒一暴,守株待兔,水中捞月,尾生抱柱,揠苗助长,…
写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成语
忧国忧民,壮志难酬
表达亲情的思想感情的成语
北风之恋,比翼双飞,碧海青天,寸草春晖,淡水交情,地久天长,对床夜雨,范张鸡黍,父慈子孝,肝脑涂地,骨肉团圆,骨肉相连,骨肉至亲,海誓山盟,含情脉脉,恨相知晚,患难之交,久别重逢,举案齐眉,老牛舐犊,恋恋不舍,两肋插刀,流水桃花,莫逆之交,…
关于思想的优美成语
本位主义,博大精深,沉思默想,痴思妄想,词不达意,攻心为上,胡思乱想,积重难返,居安思危,苦思冥想,茅塞顿开,眠思梦想,冥思苦想,瞑思苦想,墨守成规,暮想朝思,男盗女娼,内圣外王,怦然心动,奇思妙想,前思后想,千思万想,潜移默化,穷思极想,…
思想强加给别人的成语
逼良为娼,力所不及,勉为其难,强人所难,强加于人,以己度人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