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爱惜羽毛 [ ài xī yǔ máo ]- 释义:羽毛:比喻人的声望。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,行事十分谨慎。 - 出处:汉·刘向《说苑·杂言》:“夫君子爱口,孔雀爱羽,虎豹爱爪,此皆所以治身法也。” 
- 2、安不忘危 [ ān bù wàng wēi ]- 释义:在安全的时候不忘记危难。意思是时刻谨慎小心,提高警惕。 - 出处:《周易·系辞下》:“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,存而不忘亡,治而不忘礼,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。” 
- 3、草草收兵 [ cǎo cǎo shōu bīng ]- 释义: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。比喻工作不负责任,不细致,不慎重。 - 出处:欧阳山《苦斗》:“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,要管也管不了许多,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,——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?象一个赤卫队员么?” 
- 4、诚惶诚恐 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- 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 - 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 
- 5、惩前毖后 [ chéng qián bì hòu ]- 释义:惩:警戒;毖:谨慎。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,吸取教训,使以后谨慎些,不致再犯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周颂·小毖》:“予其惩而毖后患。” 
- 7、打草惊蛇 [ dǎ cǎo jīng shé ]- 释义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 - 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 
- 8、大而化之 [ dà ér huà zhī ]- 释义:化:改变,转变。原指大行其道,使天下化之。后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。 - 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大而化之之谓圣。” 
- 9、丹之所藏者赤 [ dān zhī suǒ cáng zhě chì ]- 释义:比喻交朋友必须谨慎选择。 -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六本》:“丹之所藏者赤,漆之所藏者黑。是以君子必慎与处者焉。” 
- 10、胆大心细 [ dǎn dà xīn xì ]- 释义:形容办事果断,考虑周密。 - 出处:《旧唐书·孙思邈传》:“胆欲大而心欲小,智欲圆而行欲方。” 
- 11、胆小如鼠 [ dǎn xiǎo rú shǔ ]- 释义:胆子小得象老鼠。形容非常胆小。 - 出处:《魏书·汝阴王天赐传》:“言同百舌,胆若鼷鼠。” 
- 12、杜微慎防 [ dù wēi shèn fáng ]- 释义:杜:杜绝,断绝;慎:谨慎。杜绝细微,谨慎防备萌芽。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。 - 出处:《明史·胡松传》:“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,武库仗内也而外之,非所以重肘腋,杜微慎防也,执弗许。 
- 13、敷衍了事 [ fū yǎn liǎo shì ]- 释义:敷衍:做事不认真;了:完。指办事马马虎虎,只求应付过去就算完事。 -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一回:“也有先作揖,后磕头的,也有磕起头来,再作一个揖的。礼生见他们参差不齐,也只好由他们敷衍了事。” 
- 14、敷衍塞责 [ fū yǎn sè zé ]- 释义:塞责:搪塞责任。指工作不认真负责,表面应付了事。 - 出处:清 张集磬《道咸宦海见闻录》:“而严令愿为恪遵,委勘几及年余,始克竣事,半属敷衍塞责。” 
- 15、奉命惟谨 [ fèng mìng wéi jǐn ]- 释义:形容严格遵照命令行事,不敢稍有违背。 - 出处:明·李东阳《先考赠少傅府君诰命碑阴记》:“东阳皆奉命惟谨。” 
- 16、患难与共 [ huàn nàn yǔ gòng ]- 释义:共同承担危险和困难。指彼此关系密切,利害一致。 - 出处:三国·魏·曹植《求自试表》:“而臣敢陈闻于陛下者,诚与国分形同气,忧患共之者也。” 
- 17、见微知著 [ jiàn wēi zhī zhù ]- 释义:见到事情的苗头,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。 - 出处:《韩非子·说林上》:“圣人见微以知萌,见端以知末,故见象箸而怖,知天下不足也。”宋·苏洵《辨奸论》:“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。” 
- 18、谨小慎微 [ jǐn xiǎo shèn wēi ]- 释义:过分小心谨慎,缩手缩脚,不敢放手去做。 - 出处: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 
- 19、谨言慎行 [ jǐn yán shèn xíng ]- 释义:言语行动小心谨慎。 - 出处:《礼记·缁衣》:“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,故言必虑其所终,而行必稽其所敝,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。” 
- 20、兢兢业业 [ jīng jīng yè yè ]- 释义:形容做事谨慎、勤恳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云汉》:“兢兢业业,如霆如雷。” 
- 21、聚精会神 [ jù jīng huì shén ]- 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 - 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 
- 22、利析秋毫 [ lì xī qiū háo ]- 释义:形容管理财务极细心、精明。 - 出处:《史记·平准书》:“故三人言利,事析秋毫矣。” 
- 23、灵机一动 [ líng jī yī dòng ]- 释义:急忙中转了一下念头(多指临时想出了一个办法)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卷:“俄延了半响,忽然灵机一动,心中悟将过来。” 
- 24、马马虎虎 [ mǎ mǎ hǔ hǔ ]- 释义:指还过得去。亦形容做事不认真,不仔细。 - 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二:“单办那八个厂,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。” 
- 25、蹑手蹑脚 [ niè shǒu niè jiǎo ]- 释义: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。也形容偷偷摸摸、鬼鬼祟祟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四回:“于是大家蹑手蹑脚,潜踪进镜壁去一看。” 
- 26、浅尝辄止 [ qiǎn cháng zhé zhǐ ]- 释义:辄:就。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。指不深入钻研。 - 出处:清 彭养鸥《黑籍冤魂》:“此物非不可尝,苟文人墨客,浅尝辄止,用以悦性陶情,有何不可?” 
- 27、三思而后行 [ sān sī ér hòu xíng ]- 释义: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 - 出处: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 
- 28、三思而行 [ sān sī ér xíng ]- 释义:三:再三,表示多次。指经过反复考虑,然后再去做。 - 出处:《南齐书·公冶度》:“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” 
- 29、缩手缩脚 [ suō shǒu suō jiǎo ]- 释义:由于寒冷而四肢不能舒展的样子。也形容做事胆小,顾虑多,不敢放手。 - 出处:清 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六回:“喊了许久,店家方拿了一盏灯,缩手缩脚的进来,嘴里还喊道:'好冷呀!'” 
- 30、偷工减料 [ tōu gōng jiǎn liào ]- 释义:原指商人为了牟取暴利而暗中降低产品质量,削减工料。现也指做事图省事,马虎敷衍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回:“这下游一带的工程都是偷工减料作的,断靠不住。” 
形容不谨慎的成语(61个)
••阅读 1636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人说话做事不谨慎的成语
爱惜羽毛,惩前毖后,诚惶诚恐,持盈保泰,冲昏头脑,大而化之,打草惊蛇,丹之所藏者赤,杜微慎防,防意如城,奉命唯谨,刚毅木讷,胡作非为,患难与共,祸从口出,谨小慎微,谨慎小心,谨言慎行,守口如瓶,缩手缩脚,为非作歹,安不忘危,步步为营,小心谨…
形容做事不认真不谨慎的成语
草草收兵,粗心大意,大而化之,儿女英雄,发扬光大,敷衍塞责,敷衍了事,顾此失彼,灵机一动,马马虎虎,浅尝辄止,三心二意,疏忽大意,偷工减料,文人墨客,粗枝大叶,丢三落四,小心谨慎,虚与委蛇
不谨慎的成语有哪些
爱惜羽毛,闭口不谈,草草收兵,晨兢夕厉,惩前毖后,诚惶诚恐,持盈保泰,敕始毖终,冲昏头脑,出门如宾,粗心大意,粗中有细,大而化之,打草惊蛇,戴目倾耳,丹之所藏者赤,低心下意,杜微慎防,儿女英雄,发扬光大,奉命唯谨,敷衍塞责,敷衍了事,刚毅木…
形容不谨慎相信人成语
察言观色,胆小如鼠,见微知著,谨小慎微,谨慎小心,谨言慎行,明察秋毫,明见万里,蹑手蹑脚,轻手轻脚,全神贯注,如履薄冰,翼翼小心,战战兢兢,专心致志,小心谨慎,小心翼翼,一丝不苟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