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拔之志 [ bù bá zhī zhì ]
释义:比喻意志坚决,不可动摇。
出处: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执不拔之志,高卧东南。”
2、毁车杀马 [ huǐ chē shā mǎ ]
释义:废弃车马。喻归隐意志坚决。
出处:宋·陆游《谢曾侍郎启》:“毁车杀马,逝从此以径归;卖剑买牛,分余生之永已。”宋·陆九渊《与陈倅书》:“元晦虽有毁车杀马之说,然势恐不容不一出也。”
3、坚贞不屈 [ jiān zhēn bù qū ]
释义: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
出处: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强而不屈,义也。”:《后汉书·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爇文,不求苟得,不为苟行,但以坚贞之操,违俗失众,横为谗佞所构毁。”
4、屦及剑及 [ jù jí jiàn jí ]
释义:屦:鞋;及:赶上。形容行动坚决、迅速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十四年》:“屦及于窒息,剑及于寝门之外,车及于蒲胥之市。秋九月,楚子围宋。”
5、绝裙而去 [ jué jū ér qù ]
释义:绝裾:扯断衣襟。形容离去的态度十分坚决。
6、啮血为盟 [ niè xuè wéi méng ]
释义:指咬臂出血,发誓定盟,以示坚决。
出处:揆郑《哀政闻社员》:“杨度初时,倡言排满,与黄兴、刘揆一啮血为盟,图为刺客,将赫然革命之健者。”
7、为非作歹 [ wéi fēi zuò dǎi ]
释义:做种种坏事。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:“我且拿起来,只一口将他吞于腹中,看道可还有本事为非作歹。”
8、毅然决然 [ yì rán jué rán ]
释义:毅然:顽强地;决然:坚决地。意志坚决,毫不犹豫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58回:“窦世豪得了这封信,所以毅然决然,借点原由同洋人反对,彼此分手。”
9、确乎不拔 [ què hū bù bá ]
释义:刚强坚决,不可动摇。
出处:《易·乾》:“确乎其不可拔。”
10、不可动摇 [ bù kě dòng yáo ]
释义:形容极其坚定、牢固。
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·革“首领”》:“虽然这‘北京文艺界’已被徐丹甫先生在《学灯》上指定,隐隐然不可动摇了。”
11、精卫填海 [ jīng wèi tián hǎi ]
释义:精卫衔来木石,决心填平大海。旧时比喻仇恨极深,立志报复。后比喻意志坚决,不畏艰难。
出处:《山海经·北山经》:“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。女娃游于东海,溺而不返,故为精卫,常衔西山之木石,以堙于东海。”
12、斩钉截铁 [ zhǎn dīng jié tiě ]
释义: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,毫不犹豫。
出处: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十七:“师谓众曰:‘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时。’”《朱子全书·孟子》:“君来惟是孟子说得斩钉截铁。”
13、毫不犹豫 [ háo bù yóu yù ]
释义:毫:一点儿;犹豫:迟疑,拿不定主意。一点儿也不迟疑
出处:毛泽东《井冈山的斗争》:“第二次杜修经、杨开明来,主张红军毫不犹豫地向湘南发展。”
14、断然处置 [ duàn rán chǔ zhì ]
释义:断然:果断坚决;处置:处理。坚决果断的解决方法
出处:罗广斌《红岩》第八章:“大敌当前,只能断然处置。”
15、掉头不顾 [ diào tóu bù gù ]
释义:掉:摆动;顾:回头看,瞻望。摆动着手臂,头也不回。形容毫无眷顾,态度坚决
出处:宋·刘过《沁园春·寄辛丞旨,时承旨招,不赴》:“二公者,皆掉头不顾,只管衔杯。”
16、断乎不可 [ duàn hū bù kě ]
释义:断乎:果断的样子;可:可以,能够。指坚决或绝对不能
出处:鲁迅《随感录》:“如何扫除?万万不能,也断乎不可!”
形容落实坚决的词语(1个)
- 奸渠必剪奸渠:为非作歹的头目。对为非作歹的头目,必须坚决铲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