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傲头傲脑 [ ào tóu ào nǎo ]
释义:形容倔强、桀骜不驯的样子。
出处: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27回:“现今这小厮傲头傲脑,也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!”
2、不明不白 [ bù míng bù bái ]
释义:指说话含含糊糊,很不清楚。也形容行为暧昧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连环计》第四折:“怎么不明不白,着他父子每胡厮闹了一夜。”
3、不知所措 [ bù zhī suǒ cuò ]
释义: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4、不知头脑 [ bù zhī tóu nǎo ]
释义: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。犹不知所措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:“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,连自己身子立不勾,却又不见得李参军触恼他一些处,正是不知一个头脑。”
5、迟疑观望 [ chí yí guān wàng ]
释义:指犹豫等待,不作决定。
出处:清·李渔《比目鱼·肥遁》:“相公,俞旨既下,就该速速抽身,为什么还要迟疑观望?”
6、大腹便便 [ dà fù pián pián ]
释义: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形容肥胖的样子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边韶传》:“边孝先,腹便便。”
7、呆头呆脑 [ dāi tóu dāi nǎo ]
释义:呆:呆板,不灵活。形容思想、行动迟钝笨拙。
出处:元·马致远《岳阳楼》第三折:“似这等呆脑呆头劝不回,呸!可不干赚了我奔走红尘九千里。”
8、丢三落四 [ diū sān là sì ]
释义:形容做事马虎粗心,不是丢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六十七回:“咱们家没人,俗语说的‘夯雀儿先飞’,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,令人笑话。”
9、低头耷脑 [ dī tóu dā nǎo ]
释义:形容惶恐或无精打采的样子。
出处:袁静《伏虎记》第七回:“他的办公室也变得冷下来了,谁进来干什么,都低头耷脑,蹑手蹑脚。”
10、冬烘头脑 [ dōng hōng tóu nǎo ]
释义:冬烘:迂腐,浅陋。指头脑糊涂、愚腐,不明事理的人。同“头脑冬烘”。
11、肥头大耳 [ féi tóu dà ěr ]
释义:一个肥胖的脑袋,两只大耳朵。形容体态肥胖,有时指小孩可爱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看上去有七八岁光景,倒生的肥头大耳。”
12、肥肠满脑 [ féi cháng mǎn nǎo ]
释义:形容不劳而食的人吃得很饱,养得很胖。同“脑满肠肥”。
出处:清·捧花生《画舫馀谭》:“酒楼废而茶园兴,岂肥肠满脑者,餍饫既深,亦思乞灵于七碗耶?”
13、浮头滑脑 [ fú tóu huá nǎo ]
释义:犹言油头滑脑。形容人轻浮狡猾。
出处: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○四回:“座中几个人,都是浮头滑脑的,没有甚么事可记。”
14、光明正大 [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]
释义:心怀坦白,言行正派。
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七三:“圣人所说底话,光明正大。”
15、鬼头鬼脑 [ guǐ tóu guǐ nǎo ]
释义:形容行为举止诡秘,不光明正大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十六回:“就悄悄向那小小厮说,叫把管租的管家叫了两个进来。又鬼头鬼脑,不知说了些甚么,便叫请出大爷来。”
16、狗头鼠脑 [ gǒu tóu shǔ nǎo ]
释义:比喻奴才相。
出处:《黑籍冤魂》第六回:“要说这林则徐,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,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。”
17、虎头虎脑 [ hǔ tóu hǔ nǎo ]
释义:形容壮健憨厚的样子(多指儿童)。
出处:老舍《赵子曰》:“是个年壮力足虎头虎脑的英雄。”
18、糊里糊涂 [ hú lǐ hú tú ]
释义:认识模糊,不明事理。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三回:“难道龚定庵就这么糊里糊涂的给他们药死了吗?”
19、昏头搭脑 [ hūn tóu dā nǎo ]
释义:形容头脑昏沉,糊里糊涂。
出处:清·禇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一回:“一个新年里,弄得昏头搭脑,没些清楚。”
20、昏头打脑 [ hūn tóu dǎ nǎo ]
释义:形容头脑昏沉,糊里糊涂。同“昏头搭脑”。
出处:老舍《骆驼祥子》九:“祥子几乎没有力量迈出大门坎去。昏头打脑的,脚还在门坎内,借着街上的灯光,已看见了刘姑娘。”
21、昏头晕脑 [ hūn tóu yūn nǎo ]
释义:形容头脑发昏,晕头转向。同“昏头昏脑”。
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回:“每日骑着这个驴上县下乡,跑得昏头晕脑。”
22、绞尽脑汁 [ jiǎo jìn nǎo zhī ]
释义:费尽脑筋。
出处:老舍《四世同堂 偷生》三七:“唯其如此,他才更能显出绞尽脑汁的样子,替她思索。”
23、倔头强脑 [ juè tóu jiàng nǎo ]
释义: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。
出处:茅盾《霜叶红似二月花》:“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,一男一女,倔头强脑,大不顺眼。”
24、磕头碰脑 [ kē tóu pèng nǎo ]
释义:形容人多而相挤磕碰,或东西多而处处碰人。
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3回:“这有何难?放着相大爷一个名进士,磕头碰脑,满路都是同年,这有甚么难处!”
25、愣头愣脑 [ lèng tóu lèng nǎo ]
释义:形容言行鲁莽冒失。
出处:曹禺《原野》第二幕:“干妈,虎子傻,说话愣头愣脑,没分寸。”
26、楞头呆脑 [ léng tóu dāi nǎo ]
释义: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。同“楞头楞脑”。
出处:余辰《蚕》:“我完全没有听讲,当然不知道李老师提问了什么。现在几乎全班都举手了,这有我们这张桌子上楞头呆脑地坐着两个人。”
27、楞头磕脑 [ léng tóu kē nǎo ]
释义: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。也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。同“楞头楞脑”。
出处: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五:“打头的是小刘,楞头磕脑地就撞了进来,站在一边,光哆嗦,不说话。” 又《骆驼祥子》一:“一搁下了事,他心中不痛快,便有点楞头磕脑的。”
28、楞头楞脑 [ léng tóu léng nǎo ]
释义: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。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。
出处:曹禺《原野》第二幕:“干妈,虎子傻,说话楞头楞脑,没分寸。”
29、木头木脑 [ mù tóu mù nǎo ]
释义:形容呆板、迟钝。
出处:沈虎根《小师弟》:“而且变得木头木脑,竟连他母亲来看他也会显得冷冰冰的。”
30、脑满肠肥 [ nǎo mǎn cháng féi ]
释义:脑满:指肥头大耳;肠肥:指身体胖,肚子大。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,肥胖丑陋的形象。
出处:《北齐书·琅邪王俨传》:“琅邪王年少,肠肥脑满,轻为举措。”
带脑的词语有哪些词语(4个)
- 一古脑儿1.同"一股脑儿"。
- 不明事理明:明白,懂得。不懂得事物的道理。
- 愣头磕脑楞:呆,失神。形容言行鲁莽冒失或发愣的样子。
- 磕头撞脑磕、撞:碰。跑在地上叩头行礼。也指用头顶撞他人,表明不肯善罢干休。也形容由于人多,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