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年树人 [ bǎi nián shù rén ]
释义:树:种植,栽培。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。
出处:《管子·权修》:“一年之计,莫如树谷;十年之计,莫如树木,终身之计,莫如树人。”
2、九变十化 [ jiǔ biàn shí huà ]
释义:指变化多端。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序》:“至如三奔三景之妙,九变十化之精,各探其门,互称要妙。”
3、三十三天 [ sān shí sān tiān ]
释义:佛教称欲界第六天为三十三天,即忉利天。后形容最高的地方。
出处:《胜鬘宝窟》卷下:“此言三十三天者,中国言悉怛梨余恶卫陵,此中唯取怛梨二字为忉利天也。怛梨,忉利,彼国音不同耳。”
4、神气十足 [ shén qì shí zú ]
释义:形容摆出一副自以为高人一等而了不起的样子。
出处: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:“农会于是神气十足了。”
5、十二金牌 [ shí èr jīn pái ]
释义:金牌: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,用金字牌,由内侍省派人速送。比喻紧急的命令。
出处: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言飞孤军不可久留,乞令班师,一日奉十二金字牌。”
6、十面埋伏 [ shí miàn mái fú ]
释义: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从今后跳出了九重围子连环寨,脱离了十面埋伏大会垓。”
7、十冬腊月 [ shí dōng là yuè ]
释义:指阴历十月、十一、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。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59回:“十冬腊月喝凉水,临死埋在灶火坑。”
8、十恶不赦 [ shí è bù shè ]
释义:指罪恶极大,不可饶恕。
出处: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又列重罪十条:……其犯此十者,不在八议论赎之限。”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恶不赦。”
9、十年磨剑 [ shí nián mó jiàn ]
释义:比喻多年刻苦磨练。
出处:唐·贾岛《剑客》诗:“十年磨一剑,霜刃未曾试。今日把似君,谁为不平事?”
10、十拿九稳 [ shí ná jiǔ wěn ]
释义:比喻很有把握。
出处:明·阮大铖《燕子笺·购幸》:“此是十拿九稳,必中的计较。”
11、十年窗下 [ shí nián chuāng xià ]
释义: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出处: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第七卷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”
12、十死一生 [ shí sǐ yī shēng ]
释义:形容生命非常危险。
出处:《汉书·孝宣许皇后传》:“妇人免乳大故,十死一生。”
13、十年寒窗 [ shí nián hán chuāng ]
释义:形容长年刻苦读书。
出处:元·刘祁《归潜志》卷七:“古人谓十年窗下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天下知。”
14、十年九不遇 [ shí nián jiǔ bù yù ]
释义:比喻很少有,多年也难遇到一次。
15、十载寒窗 [ shí zǎi hán chuāng ]
释义:载:年。指长期苦读。
出处:元·石子章《竹坞听琴》第三折:“十载寒窗积雪余,读得人间万卷书。”
16、十字路口 [ shí zì lù kǒu ]
释义:两条道路交叉的地方。比喻处在对重大事情需要决定怎样选择的境地。
出处:鲁迅《华盖集 北京通信》:“但不幸我竟力不从心,因为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,——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:站在十字路口。”
17、十口相传 [ shí kǒu xiāng chuán ]
释义:许多人辗转相传。
出处:茅盾《第二天》:“于是接连地来了许多十口相传的‘战报’,日本海军司令部已经被我方占领了。”
18、十发十中 [ shí fā shí zhōng ]
释义:射十次皆中的。形容善射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陈敬璞传》:“宠善弩射,十发十中,中皆同死。”
19、十夫桡椎 [ shí fū ráo zhuī ]
释义:比喻人多力大,足以改变原状。同“十夫楺椎”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中山靖王刘胜传》:“夫众煦漂山,聚蚊成雷,朋党执虎,十夫桡椎。”
20、十眠九坐 [ shí mián jiǔ zuò ]
释义:时躺时坐。形容病体难支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卷:“初时父子坐店甚好,后因十老得了腰痛的病,十眠九坐,劳碌不得,另招个伙计,叫做邢权,在店相帮。”
21、十室九匮 [ shí shì jiǔ kuì ]
释义:匮,指财物匮乏。形容因各种自然或社会的原因而造成百姓贫困的景象。
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新唐书·西域传上·高昌》:“今高昌诛灭,威动四夷,然自王师始征,河西供役,飞米转刍,十室九匮,五年未可复。”
22、十室容贤 [ shí shì róng xián ]
释义:只有十户人家的小地方也有贤人。
出处:《弘明集·正诬论》:“且十室容贤,而况万里之广!”
23、十年读书 [ shí nián dú shū ]
释义:指长期努力于学业。
出处:攸之晚好读书,手不释卷,《史》、《汉》多所谙忆,常叹曰:‘早知穷达有命,恨不十年读书。’ 《宋书·沈攸之传》
24、十年生聚 [ shí nián shēng jù ]
释义:比喻培养实力,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。
出处:越十年生聚,而十年教训,二十年之外,吴其为沼乎! 春秋·鲁·左丘明《左传·哀公元年》
25、十字路头 [ shí zì lù tóu ]
释义:道路横直交叉的地方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一百十回 :“刽子手叫起恶杀都来,恰好午时三刻,将王庆押到十字路头,读罢犯由,如法凌迟处死。”
26、五光十色 [ wǔ guāng shí sè ]
释义:形容色彩鲜艳,花样繁多。
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丽色赋》:“五光徘徊,十色陆离。”
27、一目十行 [ yī mù shí háng ]
释义: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。形容看书非常快。
出处:《梁书·简文帝纪》:“读书十行俱下。”宋·刘克庄《杂记六言五首》诗:“五更三点待漏,一目十行读书。”
28、板板六十四 [ bǎn bǎn liù shí sì ]
释义:宋时官铸铜钱,每板六十四文,不得增减。比喻刻板不知变通。板:即“版”,铸钱的模子。
出处:清·范寅《越谚·数目之谚》:“板板六十四,铸钱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
29、七老八十 [ qī lǎo bā shí ]
释义:形容年纪很大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卷:“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。”
30、寓言十九 [ yù yán shí jiǔ ]
释义:寓言:有所寄托的话;十九:十分之九。十分之九是寓言。泛指文章的情节多属虚构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寓言》:“寓言十九,重言十七。”
有关十年的唯美词语(6个)
有关十年的唯美成语智能推荐
- 居功自傲 自以为有功劳,觉得了不起。
- 十年生聚,十年教训 生聚:繁殖人口,聚积物力;教训:教育,训练。指军民同心同德,积聚力量,发愤图强,以洗刷耻辱。
- 十年窗下 科举时代,读书人要取得功名,终年埋头在书本里。形容十年时间闭门苦读。
- 三十年河东,三十年河西 三十年前风水在河的东面,而三十年后却在河的西面。比喻世事变化,盛衰无常。
- 十年生聚 比喻培养实力,为报仇雪耻作长期的准备。
- 研京练都 指文思缜密而迟缓。
- 胜读十年书 胜:超过。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。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。
- 一掌遮天 一只手把天遮住。形容依仗权势,玩弄手段,蒙蔽群众
- 神色自如 神色:神情,态度。形容在异常情况下态度镇定,神情不变
- 戴绿帽子 比喻妻子有外遇的丈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