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补偏救弊 [ bǔ piān jiù bì ]
释义:偏:偏差;弊:赞美。补救偏差漏洞,纠正缺点错误。
出处:《汉书·董仲舒传》:“先王之道必有偏而不起之处,故政有眊而不行,举其偏者以补其弊而已也。”
2、船到江心补漏迟 [ chuán dào jiāng xīn bǔ lòu chí ]
释义: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比喻补救不及时,对事情毫无帮助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一折:“恁时节,船到江心补漏迟,烦恼怨他谁。事要前思,免劳后悔。”
3、顾犬补牢 [ gù quǎn bǔ láo ]
释义: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4、将错就错 [ jiāng cuò jiù cuò ]
释义:指事情已经做错了,索性顺着错误继续做下去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:“将错就错,西方极乐。”
5、将功折罪 [ jiāng gōng zhé zuì ]
释义:拿功劳补偿过失。
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元·无名氏《隔江斗智》楔子:“如今权饶你将功折罪,点起人马,随我追赶去来。”
6、江心补漏 [ jiāng xīn bǔ lòu ]
释义:船到江心才补漏洞。指临到紧急关头才设法补救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救风尘》第八折:“凭时节船到江心补漏迟,烦恼怨他谁,事要前思免后悔,我也劝你不得,有朝一日,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。”
7、救过不给 [ jiù guò bù gěi ]
释义:犹救过不赡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出处:《秦并六国平话》下卷:“明主能行督责之术,以独断于上;群臣百姓救过不给,何变之敢图?”
8、救过不赡 [ jiù guò bù shàn ]
释义: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
出处: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秦策》:“若死者有知,先王之积怒久矣,太后救过不赡,何暇及私魏丑夫乎?”
9、救过不暇 [ jiù guò bù xiá ]
释义:补救过失都来不及。同“救过不赡”。
出处:宋·苏舜钦《上三司副使段公书》:“符檄督责,终日憔悴,而救过不暇,惘然自疑。”
10、救偏补弊 [ jiù piān bǔ bì ]
释义:纠正偏向,补救弊端。
出处:明·谢肇淛《五杂俎·事部》:“与其高谈性命,而无益于用,不如救偏补弊,随事干蛊,为有实效也。”
11、亡羊补牢 [ wáng yáng bǔ láo ]
释义: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12、补牢顾犬 [ bǔ láo gù quǎn ]
释义:丢失了羊,才修补羊圈;见了野兔,才回头唤狗去追捕。比喻对出现的失误,及时设法补救。
出处:语本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13、以功补过 [ yǐ gōng bǔ guò ]
释义:用功劳来弥补过错。
出处:《云笈七签》卷九十三:“追悔既往,洗心自新。虽失之于壮齿,冀收之于晚节。以功补过,过落而功全;以正易邪,邪忘而正在。”
14、将功补过 [ jiāng gōng bǔ guò ]
释义:用功劳来补偿过错。
出处:汉·荀悦《汉纪·元帝纪》:“齐恒先有匡周之功,后有来项之罪,君子计功补过。”
15、救过不遑 [ jiù guò bù huáng ]
释义:救:挽救;遑:闲暇。补救过失都来不及
出处:清·黄宗羲《子刘子行状》上卷:“上方综核名实,分别功罪,群臣救过不遑。”
形容补救不了词语是什么(1个)
- 举偏补弊弊:弊端,毛病。指出偏差疏漏,补救缺点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