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黯然伤神 [ àn rán shāng shén ]
释义:沮丧的样子。情绪低沉,心神忧伤。
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2、黯然失色 [ àn rán shī sè ]
释义: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
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
3、黯然销魂 [ àn rán xiāo hún ]
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
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4、黯然神伤 [ àn rán shén shāng ]
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
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
5、百感交集 [ bǎi gǎn jiāo jí ]
释义:感:感想;交:同时发生。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。形容感触很多,心情复杂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
6、不堪回首 [ bù kān huí shǒu ]
释义:堪:可以忍受;回首:回顾,回忆。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,因而不忍去回忆。
出处:唐·戴叔伦《哭朱放》:“最是不堪回首处,九泉烟冷树苍苍。”
7、惭凫企鹤 [ cán fú qǐ hè ]
释义:比喻惭愧自己的短处,羡慕别人的长处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养气》:“若夫器分有限,智用无涯,或惭凫企鹤,沥辞镌思。”
8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9、大失所望 [ dà shī suǒ wàng ]
释义: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10、动魄惊心 [ dòng pò jīng xīn ]
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。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!”
11、方寸已乱 [ fāng cùn yǐ luàn ]
释义:心已经乱了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:“今已失老母,方寸乱矣。”
12、废然而返 [ fèi rán ér fǎn ]
释义:本指怒气消失,恢复常态,现在形容失望回来。
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适先生之所,则废然而反。”
13、俯仰无愧 [ fǔ yǎng wú kuì ]
释义:比喻没有做亏心事,并不感到惭愧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仰不愧于天,俯不愧于人。”
14、废然而反 [ fèi rán ér fǎn ]
释义:废然:沮丧失望的样子。反:返回。怀着失望的心情而归来。形容因消极失望而中途退缩。同“废然思返”、“废然而返”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适先生之所,则废然而反。”
15、感同身受 [ gǎn tóng shēn shòu ]
释义:感:感激;身:亲身。心里很感激,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。
出处:《艺风堂友朋书札》:“小方壶主人承招致,俾不至有臣朔之饥,感同身受。”
16、寒酸落魄 [ hán suān luò pò ]
释义:落魄:沮丧失意。形容不得志时穷困、狼狈颓丧的样子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九十七回:“(范睢)遂换去鲜服,妆作寒酸落魄之状,潜出府门,来到驿馆,徐步而行,谒见须贾。”
17、汗流浃背 [ hàn liú jiā bèi ]
释义:浃:湿透。汗流得满背都是。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。现也形容出汗很多,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伏皇后纪》:“操出,顾左右,汗流浃背。”
18、灰心丧气 [ huī xīn sàng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,意志消沉。
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下·建功立业》:“是以志趋不坚,人言是恤者,辄灰心丧气,竟不卒功。”
19、灰心短气 [ huī xīn duǎn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,意志消沉。同“灰心丧气”。
出处:寄生《论支那立宪必先以革命》:“是诚中国前途之隐忧,而足使倡言革命者灰心短气者也。”
20、见怪不怪 [ jiàn guài bù guài ]
释义:看到怪异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。指遇到不常见的事物或意外情况,要沉着镇静。
出处:宋·洪迈《夷坚三志己》卷二:“畜生之言何足为信?我已数月来知之矣。见怪不怪,其怪自坏。”
21、惊心动魄 [ jīng xīng dòng pò ]
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
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
22、刻肌刻骨 [ kè jī kè gǔ ]
释义:形容感受极深刻。
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上责躬应绍诗表》:“刻肌画骨,迫思罪戾,昼分而食,夜分而寝。”
23、刻骨铭心 [ kè gǔ míng xīn ]
释义: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24、枯形灰心 [ kū xíng huī xīn ]
释义:身体像枯木心如同死灰。形容极端消极。
出处:《庄子·齐物论》:“形固可使如槁木,而心固可使加死灰也。”
25、沦肌浃髓 [ lún jī jiām suǐ ]
释义:沦:深入;浃:通彻。透入肌肉和骨髓。比喻感受深刻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原道训》:“不浸于肌肤,不浃于骨髓。”
26、沦浃肌髓 [ lún jiā jī suǐ ]
释义:透入肌肉和骨髓。比喻感受深刻。同“沦肌浃髓”。
出处: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第一卷:“三百余年豢养深恩,沦浃肌髓。”
27、没精打彩 [ méi jīng dǎ cǎi ]
释义:形容精神不振,情绪低落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1回:“王夫人见宝玉没精打彩,也只当是金钏儿昨日之事,他好没意思的。”
28、内省不疚 [ nèi xǐng bù jiù ]
释义:指自我反省,内心并不感到惭愧不安,即没有做有愧于心的事。
出处:《论语·颜渊》:“内省不疚,夫何忧何惧?”
29、黯然无神 [ àn rán wú shén ]
释义:黯然: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。无精打采
出处:何为《第二次考试》:“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,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。”
30、黯然魂销 [ àn rán hún xiāo ]
释义:黯然:心神沮丧的样子;魂销:灵魂离开了躯壳。形容心情极其沮丧、哀痛,以致心神无主的样子
出处:清·李渔《闲情偶寄·授曲第三》:“悲者黯然魂销而不致反有喜色,欢者怡然自得而不见稍有瘁容。”
形容自己感受的词语或词语大全(5个)
- 卑陬失色卑陬:惭愧的样子。表示十分惭愧,面失常态。
- 忝列衣冠忝:有愧于,常用作廉词;衣冠:指士以上的服饰,引申为士绅。勉强名列士绅的行列之中而感到惭愧。
- 羞愧满面羞愧:感到羞耻和惭愧。满脸都表现出羞耻和惭愧的表情。形容因做错事而内疚和惭愧。
- 自反无愧摸着胸口自问,毫无惭愧之处。
- 面有愧色愧:惭愧。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。形容有所内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