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得其所 [ bù dé qí suǒ ]
释义:原指未得善终,后指没有得到适当的安顿。也指不能达到目的。
出处:《谷梁传·成公八年》:“媵,浅事也,不志。此其志何也?以伯姬之不得其所,故尽其事也。”
2、出出律律 [ chū chū lǜ lǜ ]
释义:象声词。
3、诽谤之木 [ fěi bàng zhī mù ]
释义:诽谤:引以为谏言;木:木牌。在交通要塞竖立木牌,让人们写上谏言。
出处:《史记·孝文本纪》:“古之治天下,朝有进善之旌,诽谤之木,所以通治者而来谏者。”
4、孤苦伶仃 [ gū kǔ líng dīng ]
释义:伶仃:孤独,没有依靠。孤单困苦,没有依靠。
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臣少多疾病,九岁不行。零丁孤苦,至于成立。”
5、孤立无援 [ gū lì wú yuán ]
释义: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,得不到外力援助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回:“庄公既碍姜氏之面,又度公孙滑孤立无援,不能有为。”
6、浑浑噩噩 [ hún hún è è ]
释义:浑浑:深厚的样子;噩噩:严肃的样子。原意是浑厚而严正。现形容糊里糊涂,愚昧无知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虞夏之书浑浑尔,商书灏灏尔,周书噩噩尔。”
7、戛然而止 [ jiá rán ér zhǐ ]
释义:形容声音突然终止。
出处:清·章学诚《文史统义·古文十弊》:“夫文章变化,侔于鬼神,斗然而来,戛然而止,何尝无此景象?”
8、剑头一吷 [ jiàn tóu yī xuè ]
释义:剑头:指剑环头小孔;吷:象声词,形容声音微小。比喻言论无足轻重。
出处:《庄子·则阳》:“夫吹筦也,犹有嗃也;吹剑首者,吷而已矣。尧舜,人之所誉也;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,譬犹一吷也。”
9、嗟来之食 [ jiē lái zhī shí ]
释义:指带有侮辱性的施舍。
出处: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予唯不食嗟来之食,以至于斯也!”
10、剑首一吷 [ jiàn shǒu yī guī ]
释义:吷:象声词,形容声音微小。比喻言论无足轻重。同“剑头一吷”。
出处:清·徐芳《序》:“栎园天才绝世,其诗文皆卓然大家;即以杂著,此其剑首一吷也,而富如此。”
11、龙翔凤舞 [ lóng xiáng fèng wǔ ]
释义:犹言龙飞凤舞。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,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,灵活舒展。
出处:宋·赵彦卫《云麓漫钞》第三卷:“山势自西北来,如龙翔凤舞,掀腾而下,至凤凰山止。”
12、拟于不伦 [ nǐ yú bù lún ]
释义:用不能相比的人或事物来比方。
出处:陈寅恪《论再生缘》:“能读英文者,颇怪其拟于不伦。”
13、前呼后拥 [ qián hū hòu yōng ]
释义:前面有人吆喝开路,后面有人围着保护。旧时形容官员出行,随从的人很多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赚蒯通》第二折:“想为官的前呼后拥,衣轻乘肥,有多少荣耀!”
14、嘁嘁喳喳 [ qī qī zhā zhā ]
释义:低声议论,搬弄是非。
出处:鲁迅《准风月谈·归厚》:“小妇人的嘁嘁喳喳,又何尝不可以消闲。”
15、热火朝天 [ rè huǒ cháo tiān ]
释义: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,气氛高涨,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。
出处:魏巍《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》:“从祖国到朝鲜,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,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。”
16、声势浩大 [ shēng shì hào dà ]
释义:声势:声威和气势;浩:广大。声威和气势非常壮大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十六回:“其实他们空着没有一点事,也不见得怎么为患地方,不过声势浩大罢了。”
17、说长道短 [ shuō cháng dào duǎn ]
释义:议论别人的好坏是非。
出处:汉·崔瑗《座佑铭》:“无道人之短,无说己之长。”
18、铜墙铁壁 [ tóng qiáng tiě bì ]
释义:原比喻防御十分坚固,不可摧毁。也比喻团结一致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谢金梧》楔子:“随他铜墙铁壁,也不怕不拆倒了他的。”
19、吞吞吐吐 [ tūn tūn tǔ tǔ ]
释义:想说,但又不痛痛快快地说。形容说话有顾虑。
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;你把我作何等人看待?”
20、途遥日暮 [ tú yáo rì mù ]
释义:犹日暮途穷。比喻到了走投无路的或衰亡的境地。
出处:语出《史记·平津侯主父列传》:“吾日暮途远,故倒行暴施之。”
21、万死一生 [ wàn sǐ yī shēng ]
释义:死的可能极大,活的希望极小。比喻冒生命危险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,赴公家之难,斯已奇矣。”宋·陆游《晚泊》诗:“身游万死一生地,路入千峰百嶂中。”
22、无足轻重 [ wú zú qīng zhòng ]
释义:没有它并不轻些,有它也并不重些。指无关紧要。
出处:宋 欧阳修《答吴充秀才书》:“修材不足用于时,仕不足荣于世,其毁誉不足轻重,气力不足动人。”
23、下车伊始 [ xià chē yī shǐ ]
释义:伊:文言助词;始:开始。旧指新官刚到任。现比喻带着工作任务刚到一个地方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武王克殷,反商,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。”
25、一去不复返 [ yī qù bù fù fǎn ]
释义:一去就不再回来了。
出处: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兮不复还。”
26、悠悠忽忽 [ yōu yōu hū hū ]
释义:形容悠闲懒散或神志恍惚的样子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高唐赋》:“悠悠忽忽,佋怅自失。”
27、养虎留患 [ yǎng hǔ liú huàn ]
释义:比喻纵容敌人,自留后患。同“养虎自遗患”。
出处: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五六回:“今其子乃欲见逐,岂非养虎留患耶?”
28、一式一样 [ yī shì yī yàng ]
释义:完全是一个式样。形容完全相同。
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九回:“佘道台见了这副神气,更觉得同花小红一式一样,毫无二致。”
29、抑塞磊落 [ yì sè lěi luò ]
释义:形容心地抑郁,有志未伸,为人却胸怀坦白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短歌行赠王郎司直》:“王郎酒酣拔剑斫地歌莫哀,我能拔尔抑塞磊落之奇才。”
30、支支吾吾 [ zhī zhī wú wú ]
释义:指说话吞吞吐吐,含混躲闪。亦作“支支梧梧”。
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五回:“我既这等苦苦相问,你自然就该侃侃而谈,怎么问了半日,你一味的吞吞吐吐,支支吾吾?”
形容拟声词的词语(8个)
- 丁丁当当象声词。也形容性格刚强。
- 戛羹之嫂戛:象声词。不贤惠的嫂子。
- 抱屈含冤抱屈:受委屈。形容人遭受冤屈。
- 格吧格吧1.象声词。
- 格绷格绷1.象声词。
- 磕头撞脑磕、撞:碰。跑在地上叩头行礼。也指用头顶撞他人,表明不肯善罢干休。也形容由于人多,人与人之间相互拥挤碰撞。
- 视其所使所使:所使用的人。他所使用的人,就知道其人如何。
- 铁达铁达1.象声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