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发人深思 [ fā rén shēn sī ]
释义:深:无限,没有穷尽。启发人深入地思考。形容语言或文章有深刻的含意,耐人寻味。
出处:唐·刘禹锡《柳花词三进首(其二)》:“轻飞不假风,轻落不委地。撩乱舞晴空,发人无限思。”
2、发人深省 [ fā rén shēn xǐng ]
释义:发:启发;省:醒悟。启发人深刻思考,有所醒悟。
出处:唐·杜甫《游龙门奉先寺》诗:“欲觉闻晨钟,令人发深省。”
3、分条析理 [ fēn tiáo xī lǐ ]
释义:形容言谈有条有理,深刻精辟。
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文学》:“守亮既至,卫公初见,未之敬。及与言论,分条析理,出没幽赜,公凡欲质疑,亮已演其意,公大惊,不觉前席。”
4、刻骨镂心 [ kè gǔ lòu xīn ]
释义:铭刻在心灵深处。形容记忆深刻,永远不忘。
出处:唐·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5、耐人寻味 [ nài rén xún wèi ]
释义:耐:禁得起;寻味:探索体味。意味深长,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。
出处:清·无名氏《杜诗言志》卷三:“其所作如《少府画障歌》、《崔少府高齐观三川水涨》诸诗,句句字字追琢入妙,耐人寻味。”
6、世态人情 [ shì tai rén qíng ]
释义:社会风尚和为人处世之道。亦作“世道人情”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四块玉·闲适》曲:“南亩耕,东山卧,世态人情经历多。”
7、有条有理 [ yǒu tiáo yǒu lǐ ]
释义:形容层次、脉络清楚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若网在纲,有条而不紊。”孔安国传:“如网在纲,各有条理而不乱也。”
8、饱谙世故 [ bǎo ān shì gù ]
释义: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。
出处:宋·楼钥《吴参议达观斋》诗:“吴侯晚到东海滨,饱谙世故无戚欣。”
9、饱练世故 [ bǎo liàn shì gù ]
释义:指对世态人情有深刻感受或有丰富的处世经验。同“饱谙世故”。
出处:宋·叶適《郭府君墓志铭》:“察江之言,皆饱练世故而不回挠,是足以继其父兄矣。”
11、刊心刻骨 [ kān xīn kè gǔ ]
释义:指印象深刻,令人难忘。
出处:闻一多《邓以蛰题记》:“也没有一篇不刊心刻骨,博大精深。只要你肯埋着头,咬着牙,在岩石里边寻求金子。”
12、入木三分 [ rù mù sān fēn ]
释义: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,木工刻时,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。形容书法极有笔力。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。
出处:唐·张怀瓘《书断·王羲之》:“王羲之书祝版,工人削之,笔入木三分。”
13、沉思翰藻 [ chén sī hàn zǎo ]
释义:沉:深沉;翰藻:文辞华丽。寓意深刻,文辞华丽
出处:南朝·梁·萧统《文选》序:“事出于沉思,义归于翰藻。”
形容非常深刻的四字词语(1个)
- 辞简理博辞:文词;博:大,深。虽然言词简单扼要,但说理十分深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