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绝如缕 [ bù jué rú lǚ ]
释义:绝:断;缕:细线。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
出处:《公羊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夷狄也,因亟痛中国,南夷与此狄交,中国不绝若线。”
2、吹气胜兰 [ chuī qì shèng lán ]
释义:气息象兰花那样香。形容美女的呼吸。
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陈嘉辞而云对兮,吐芬芳其若兰。”
3、神安气集 [ shén ān qì jí ]
释义:精神安定,气息凝集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五卷:“拿些姜汤灌他,他微微开口,咽下去了;又调些粥汤来灌他,弄了三四更天气,看看苏醒,神安气集。”
4、神流气鬯 [ shén liú qì chàng ]
释义:精神气息流畅通达。
出处:明·张居正《辛未会试程策·第一问》:“夫弈叶承平,法守已定,庶事循习,玩猲易生,而君臣之相与如此,是以神流气鬯,天地太和。”
5、神融气泰 [ shén róng qì tai ]
释义:精神融和气息通泰。
出处:金·王若虚《四醉图赞》:“漠乎其如忘其声,茫乎其如忘其形,神融气泰,无欲而无营,渺乎其如物之莫撄也。”
6、神完气足 [ shén wán qì zú ]
释义:精神饱满,气息充足。
出处:清·夏敬渠《野叟曝言》第九回:“文字不相上下,神完气足,俱是作家。”
7、雅俗共赏 [ yǎ sú gòng shǎng ]
释义: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,又通俗,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。
出处:明·孙人儒《东郭记·绵驹》:“闻得有绵驹善歌,雅俗共赏。”
9、一穷二白 [ yī qióng èr bái ]
释义:穷:指物质基础差;白:指文化和科学落后。比喻基础差,底子薄。
出处:毛泽东《论十大关系》:“我曾经说过,我们一为'穷',二为'白'。'穷'就是没有多少工业,农业也不发达。'白'就是一张白纸,文化水平、科学水平都不高。
10、一息尚存 [ yī xī shàng cún ]
释义:息:呼吸,气息;尚:还。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
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!”朱熹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
11、用夏变夷 [ yòng xià biàn yí ]
释义:夏,诸夏,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;夷,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。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。
出处: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:“吾闻用夏变夷者,未闻变于夷者。”
12、源远流长 [ yuán yuǎn liú cháng ]
释义:源头很远,水流很长。比喻历史悠久。
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》:“夫源远者流长,根深者枝茂。”
13、不断如带 [ bù duàn rú dài ]
释义:犹不绝如缕。多形容局面危急或声音、气息等低沉微弱、时断时续。
出处:《新唐书·韩愈传赞》:“自晋汔隋,老佛显行,圣道不断如带。”
14、无声无息 [ wú shēng wú xī ]
释义:没有声音,没有气味。比喻没有名声,不被人知道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》:“上天之载,无声无臭。”
15、胸无点墨 [ xiōng wú diǎn mò ]
释义: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。指人没有文化。
出处:清·淮阴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卷上:“某家本殷实,父母以独子故,甚爱之,读书十年,胸无点墨。”
16、胸中无墨 [ xiōng zhōng wú mò ]
释义:胸中没有墨水。比喻学识浅薄
出处:宋·吴子良《林下偶谈》:“俚俗谓不能文者为胸中无墨,盖亦有据。”
17、时断时续 [ shí duàn shí xù ]
释义:不连续的,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四卷第36章:“虽然这样时断时续地学,但他实际上早可以独立开汽车了。”
18、美雨欧风 [ měi yǔ ōu fēng ]
释义:欧:欧洲。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
出处:清·秋瑾《精卫石》第五回:“美雨欧风,顿起沉疴宿疾。”
形容人的艺术气息的词语(1个)
- 蹶角受化蹶角:叩头;受化:接受文化。原指四方夷族和外国人来中国朝贡,接受教化。形容声威极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