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百舌之声 [ bǎi shé zhī shēng ]- 释义:比喻唠叨、多嘴。 - 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人有多言者,犹百舌之声;人有少言者,犹不脂之户。” 
- 2、笨嘴拙舌 [ bèn zuǐ zhuō shé ]- 释义:拙:不巧。形容没有口才,不善言辞。 - 出处:杨朔《石油城》:“刘公之低着头,用大手搓着大腿,挺为难地说:‘我这个人,笨嘴拙舌的,谈什么呢?’” 
- 3、闭口不言 [ bì kǒu bù yán ]- 释义:紧闭着嘴,什么也不说。 - 出处: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刺复》:“是以曹丞相日饮醇酒,倪大夫闭口不言。” 
- 4、闭口藏舌 [ bì kǒu cáng shé ]- 释义:闭着嘴不说话。形容怕惹事而不轻易开口。 - 出处:五代·冯道《舌》 诗:“口是祸之门,舌是斩身刀。闭口深藏舌,安身处处牢。” 
- 5、不置可否 [ bù zhì kě fǒu ]- 释义:置:放,立;可:行;否:不行。不说行,也不说不行。指不表明态度。 - 出处:宋 汪藻《浮溪集》:“惟恐失人主之意,于政事无所可否。” 
- 6、不足挂齿 [ bù zú guà chǐ ]- 释义:不足:不值得;挂齿:放在嘴上讲。表示不值得一提。 - 出处:《汉书·孙叔通传》: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 
- 7、笨嘴笨舌 [ bèn zuǐ bèn shé ]- 释义:说话表达能力很差,没有口才。 - 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冯永祥平时以能说会道出名于工商界的,现在却变得好像是一个笨嘴笨舌的人了。” 
- 8、拨嘴撩牙 [ bō zuǐ liáo yá ]- 释义:指挑拨是非。 - 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·围释》:“中间放着个蓼儿洼,明助着番家打汉家。通事中间,拨嘴撩牙。” 
- 9、惩羹吹齑 [ chéng gēng chuī jī ]- 释义:羹:用肉、菜等煮成的汤;齑:细切的冷食肉菜。被热汤烫过嘴,吃冷食时也要吹一吹。比喻受到过教训,遇事过分小心。 - 出处:战国·楚·屈原《九章·惜诵》:“惩于羹者而吹齑兮,何不变此志也。” 
- 10、答非所问 [ dá fēi suǒ wèn ]- 释义: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。 - 出处:清 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:“老爷正觉得他答非所问,程相公那里就打听说:‘什么叫作稀罕儿?’” 
- 11、打牙配嘴 [ dǎ yá pèi zuǐ ]- 释义:指相互戏虐,闲扯说笑。 - 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二十三回:“(这妇人)常和从人打牙配嘴,全无忌惮。” 
- 12、钉嘴铁舌 [ dīng zuǐ tiě shé ]- 释义:形容嘴硬,不认错,不服输。 - 出处:元 李寿卿《度柳翠》第四折:“法座下有甚么不能了达。钉嘴铁舌,铜头铁额,火眼金睛,都来问禅。” 
- 13、喋喋不休 [ dié dié bù xiū ]- 释义:喋喋:形容说话多;体:停止。唠唠叨叨,说个没完没了。 - 出处: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“夫绛侯、东阳侯称为长者,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,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!” 
- 14、杜口裹足 [ dù kǒu guǒ zú ]- 释义:杜口:闭住嘴;裹足:止步不前。闭着嘴不敢说,停住脚不敢走。比喻有顾虑而不敢接近,远远避开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:“臣之所恐者,独恐臣死之后,天下见臣尽忠而身蹶也,是以杜口裹足,莫肯即奏耳。” 
- 15、对答如流 [ duì dá rú liú ]- 释义:对答:回答。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。形容口才好,反应快。 - 出处:《北史·李孝伯传》:“风容闲雅,应答如流。” 
- 16、瞪目哆口 [ dèng mù chǐ kǒu ]- 释义:睁大眼睛,张开嘴巴。形容惊呆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帝城花样·春珊传》:“诸名士且摇玉柄麈尾,擎铁如意,瞪目哆口如木鸡。” 
- 17、点头咂嘴 [ diǎn tóu zā zuǐ ]- 释义:表示同意、赞赏。 - 出处: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九回:“张老婆儿一旁看了,也不住的点头咂嘴。” 
- 18、杜口无言 [ dù kǒu wú yán ]- 释义:闭住嘴巴,不出一言。 - 出处:《晋书·吉挹传》:“挹辞气慷慨,志在不辱,杖刃推戈,期之以陨,将吏持守,用不即毙,遂乃杜口无言,绝粒而死。” 
- 19、佛口蛇心 [ fó kǒu shé xīn ]- 释义:比喻话虽说得好听,心肠却极狠毒。 -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二十:“诸佛出世,打劫杀人,祖师西来,吹风放火,古今善知识佛口蛇心,天下衲僧自投笼槛。” 
- 20、敢怒而不敢言 [ gǎn nù ér bù gǎn yán ]- 释义:心里愤怒而嘴上不敢说。指慑于威胁,胸中愤怒不敢吐露。 - 出处:唐·杜牧《阿房宫赋》:“使天下之人,不敢言而敢怒。” 
- 21、狗嘴里吐不出象牙 [ gǒu zuǐ lǐ tǔ bù chū xiàng yá ]- 释义:比喻坏人嘴里说不出好话来。 - 出处:元 高文秀《遇上皇》第一折:“和这等东西,有什么好话,讲出什么公理来,狗口里吐不出象牙。” 
- 22、骨瘦如柴 [ gǔ shòu rú chái ]- 释义:形容消瘦到极点。 - 出处:宋·陆佃《埤雅·释兽》:“瘦如豺。豺,柴也。豺体瘦,故谓之豺。” 
- 23、鼓舌摇唇 [ gǔ shé yáo chún ]- 释义:鼓动嘴唇,摇动舌头。形容利用口才进行煽动或游说。亦泛指大发议论(多含贬义)。 - 出处:元·高文秀《谇范叔》第二折:“几时行通利方,凭着咱鼓舌摇唇,立取他封侯拜将。” 
- 24、乖嘴蜜舌 [ guāi zuǐ mì shé ]- 释义:形容口齿伶俐,惯于说讨好人的甜言蜜语。 - 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100回:“素姐那乖嘴蜜舌,又拿着没疼热的东西交结童奶奶这伙子人,不惟不把他可恶。” 
- 25、河目海口 [ hé mù hǎi kǒu ]- 释义:河目: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,上下眼眶平而长;海口:像大海一样的嘴,又大又深。比喻相貌非凡。 - 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困誓》:“孔子适郑,与弟子相失,独立于东郭门外。或人谓子贡日:‘东门外有一人焉,其长九尺有六寸,河目隆颡。’”《孝经援神契》:“孔子海口含泽。” 
- 26、何足挂齿 [ hé zú guà chǐ ]- 释义:足:值得;挂齿:提及,谈及。哪里值得挂在嘴上。不值一提的意思。 - 出处:《汉书·叔孙通传》: “此特群盗鼠窃狗盗,何足置齿牙间哉?” 
- 27、花言巧语 [ huā yán qiǎo yǔ ]- 释义:原指铺张修饰、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。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。 -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:“‘巧言’即今所谓花言巧语,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。” 
- 28、豁口截舌 [ huō kǒu jié shé ]- 释义:撕开嘴巴,截去舌头。指命人住嘴。 - 出处:元·关汉卿《单刀会》第四折:“我根前使不着你之乎者也、诗云子曰,早该豁口截舌!” 
- 29、鸡口牛后 [ jī kǒu niú hòu ]- 释义:宁愿做小而洁的鸡嘴,而不愿做大而臭的牛肛门。比喻宁在局面小的地方自主,不愿在局面大的地方听人支配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韩策》:“臣闻鄙语曰:‘宁为鸡口,无为牛后。’” 
- 30、鸡烂嘴巴硬 [ jī làn zuǐ bā yìng ]- 释义:比喻自知理亏,还要强辩。 
形容嘴巴的词是什么成语(144个)
••阅读 4019
形容嘴巴的词是什么词语(2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海的女儿成语是什么
精卫填海
像诗又像对联的成语是什么
拔刀相助,不成方圆,过五关斩六将,海纳百川,户枢不蠹,计上心来,决胜千里,流水不腐,流水无情,路见不平,日久见人心,一夫当关,运筹帷幄
描写女人嘴巴的成语
笨嘴拙舌,闭月羞花,冰雪聪明,拨嘴撩牙,才子佳人,姹紫嫣红,沉鱼落雁,齿如齐贝,齿白唇红,唇如激丹,唇红齿白,打牙配嘴,打牙犯嘴,答非所问,钉嘴铁舌,多嘴多舌,多种多样,婀娜多姿,粉妆玉琢,粉面朱唇,狗嘴里吐不出象牙,古古怪怪,乖嘴蜜舌,含…
形容相反的成语是什么意思
北辙南辕,北辕适楚,背道而驰,戴盆望天,东趋西步,反其道而行之,反其意而用之,光明磊落,含笑九泉,极则必反,救经引足,屡试不爽,菩萨心肠,蛇蝎心肠,事与愿违,适得其反,万人空巷,扬镳分路,心怀叵测,分道扬镳,相背而行
原来什么就是什么的成语
别来无恙,守常不变,一如既往,一成不变,一蹴而就,依然如故,依然故我,原封不动
描写鼻子和嘴巴的成语
笨嘴笨舌,笨嘴拙舌,鼻塌嘴歪,鼻青眼紫,鼻塌唇青,鼻头出火,鼻青脸肿,鼻息如雷,鼻肿眼青,鼻青眼乌,鼻青眼肿,鼻青额肿,嗤之以鼻,耳满鼻满,寒心酸鼻,尖嘴猴腮,口不择言,口出狂言,口干舌燥,口是心非,口若悬河,口蜜腹剑,口诛笔伐,脸青鼻肿,…
人生是什么的优美成语
老骥伏枥,塞翁失马,随波逐流,坐以待毙
雨后是什么样子的成语
虹销雨霁,雨后春笋,雨散云收,雨过天青,雨过天晴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