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乘风破浪 [ chéng fēng pò làng ]
释义: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。比喻排除困难,奋勇前进。
出处:《宋书·宗悫传》:“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”
2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3、负芒披苇 [ fù máng pī wěi ]
释义:犹言披荆斩棘。
出处:清·陈梦雷《解介士传》:“王有事于越,敖,敖子弟出死力,负芒披苇,入海望潮,拨棹,蒙虎皮以冒锋镝。”
4、攻无不克 [ gōng wú bù kè ]
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5、裹足不前 [ guǒ zú bù qián ]
释义:裹:缠。停步不前,好象脚被缠住了一样。
出处:秦·李斯《谏逐客书》:“使天下之士,退而不敢西向,裹足不入秦。”
6、过五关斩六将 [ guò wǔ guān zhǎn liù jiàng ]
释义:比喻克服重重困难。这是《三国演义》中描写关羽的故事。
出处:《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》第76回:“这如今万世之下,那一个不说道过五关斩六将、掀天揭地的好大丈夫?”
7、浩浩荡荡 [ hào hào dàng dàng ]
释义: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。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,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。
出处:《尚书·尧典》:“汤汤洪水方割,荡荡怀山襄陵,浩浩滔天。”宋·范仲淹《岳阳楼记》:“浩浩荡荡,横夫际涯。”
8、和衷共济 [ hé zhōng gòng jì ]
释义:衷:内心;济:渡。大家一条心,共同渡过江河。比喻同心协力,克服困难。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同寅协恭和衷哉。”《国语·鲁语下》“夫苦匏不材于人,共济而已。”
9、急流勇退 [ jí liú yǒng tuì ]
释义:在急流中勇敢地立即退却。比喻做官的人在得意时为了避祸而及时引退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赠善相程杰》诗:“火色上腾虽有数,急流勇退岂无人。”
10、坚定不移 [ jiān dìng bù yí ]
释义:稳定坚强,毫不动摇。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资治通鉴·唐记·文宗开成五年》:“推心委任,坚定不移,则天下何忧不理哉!”
11、坚忍不拔 [ jiān rěn bù bá ]
释义:形容在艰苦困难的情况下意志坚定,毫不动摇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晁错论》:“古之立大事者,不惟有超世之才,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。”
12、艰苦奋斗 [ jiān kǔ fèn dòu ]
释义:不怕艰难困苦,坚持英勇斗争。
出处: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二章: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过去五十年间的艰苦奋斗,挽救新的亡国危险是不可能的。”
13、开国功臣 [ kāi guó gōng chén ]
释义:指为建立新的国家或朝代立下汗马功劳的人。
出处:清·褚人获《隋唐演义》第十回:“他见单雄信好客,是一个做得开国功臣的,因此借寓东岳庙中,图与交往。”
14、困知勉行 [ kùn zhī miǎn xíng ]
释义:在不断克服困难中求得知识,有了知识就勉力实行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或生而知之,或学而知之,或困而知之,及其知之一也。或安而行之,或利而行之,或勉强而行之,及其成功一也。”
15、排除万难 [ pái chú wàn nán ]
释义:扫除重重障碍,克服各种困难。
出处:毛泽东《愚公移山》:“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。”
16、披荆斩棘 [ pī jīng zhǎn jí ]
释义:劈开丛生多刺的野生植物。比喻在创业过程中或前进道路上清除障碍,克服重重困难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冯异传》:“为吾披荆棘,定关中。”
17、平步青云 [ píng bù qīng yún ]
释义:平:平稳;步:行走;青云:高空。指人一下子升到很高的地位上去。
出处:《史记·范睢蔡泽列传》:“须贾顿首言死罪,曰:‘贾不意君能自致于青云之上。’”
18、破浪乘风 [ pò làng chéng fēng ]
释义:比喻排除困难,奋勇前进。同“乘风破浪”
出处:悫年少时,炳问其志,悫曰:‘愿乘长风破万里浪。’ 《宋书·宗悫传》
19、劈荆斩棘 [ pī jīng zhǎn jí ]
释义:①砍伐荆棘。②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。
出处:贺敬之《西去列车的窗口》:“你可曾望到啊,灯光下:好像举起南泥湾劈荆斩棘的镢头?”
20、旗开得胜 [ qí kāi dé shèng ]
释义:刚一打开旗帜进入战斗,就取得了胜利。比喻事情刚一开始,就取得好成绩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射柳捶丸》第四折:“托赖主人洪福,旗开得胜,马到成功。”
21、齐头并进 [ qí tóu bìng jìn ]
释义:多方面同时前进。多形容几件事情或几项工作同时进行。
出处:周恩来《在上海科学技术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实现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主要要求是:实事求是,循序前进,齐头并进,迎头赶上。”
22、势如破竹 [ shì rú pò zhú ]
释义: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出处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23、所向披靡 [ suǒ xiàng pī mǐ ]
释义:所向:指力所到达的地方;披靡:溃败。比喻力量所达到的地方,一切障碍全被扫除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于是项王大呼驰下,汉军皆披靡。”
24、同舟共济 [ tóng zhōu gòng jì ]
释义:舟:船;济:渡,过洒。坐一条船,共同渡河。比喻团结互助,同心协力,战胜困难。也比喻利害相同。
出处:《孙子·九地》:“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,当其同舟而济,遇风,其相救也如左右手。”
25、畏首畏尾 [ wèi shǒ wèi wěi ]
释义:畏:怕,惧。前也怕,后也怕。比喻做事胆子小,顾虑多。
出处:《左传·文公十七年》:“畏首畏尾,身其余几?”
26、血雨腥风 [ xuè yǔ xīng fēng ]
释义:风里夹着腥味,雨点带着鲜血。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。
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二十三回:“腥风血雨满松林,散乱毛发坠山奄。”
27、循序渐进 [ xún xù jiàn jìn ]
释义: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。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不怨天,不尤人,下学而上达,知我者其天乎?”朱熹注:“此但自言其反己自修,循序渐进耳。”
28、养尊处优 [ yǎng zūn chǔ yōu ]
释义:养:指生活。指生活在有人伺候、条件优裕的环境中。
出处:宋·苏洵《上韩枢密书》:“天子者,养尊而处优,树恩而收名,与天下为喜乐者也。”
29、一往无前 [ yī wǎng wú qián ]
释义:一直往前,无所阻挡。形容勇猛无畏地前进。
出处:明 孙传庭《官兵苦战斩获疏》:“曹变蛟遵臣指画,与北兵转战冲突,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。”
30、以沫相濡 [ yǐ mò xiāng rú ]
释义:沫:唾沫;濡:沾湿,湿润。泉水干了,鱼吐沫互相润湿。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,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。
出处: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。”
类似乘风破浪的词语(1个)
- 节节胜利节节:逐段。指胜利一个接着一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