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安魂定魄 [ ān hún dìng pò ]- 释义:魂、魄:人的灵气、精神。指使人心安定。 - 出处: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第三十四出:“不寻常,安魂定魄赛过反精香。” 
- 2、按部就班 [ àn bù jiù bān ]- 释义:部、班:门类,次序;就:归于。按照一定的步骤、顺序进行。也指按老规矩办事,缺乏创新精神。 - 出处:晋·陆机《文赋》:“然后选义案部,考辞就班。” 
- 3、昂首阔步 [ áng shǒu kuò bù ]- 释义:昂:仰,高抬。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。形容精神抖擞,意气风发。 - 出处:李大钊《青春》:“惟有昂首阔步,独往独来,何待他人之援手。” 
- 4、昂首挺胸 [ áng shǒu tǐng xiōng ]- 释义:抬起头,挺起胸膛。形容斗志高,士气旺。 - 出处:《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》:“个个视死如归,坚贞不屈,昂首挺胸站在那里。” 
- 5、傲雪凌霜 [ ào xuě líng shuāng ]- 释义: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 - 出处:宋·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 
- 6、傲雪欺霜 [ ào xuě qī shuāng ]- 释义: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 - 出处:元·吴昌龄《张天师》:“梅花云:我这梅花……玉骨冰肌谁可匹,傲雪凌霜夺第一。” 
- 7、昂头阔步 [ áng tóu kuò bù ]- 释义:昂:仰,高抬。抬起头迈开大步向前。形容精神备发或态度傲慢。参见“昂首阔步”。 - 出处:方志敏《可爱的中国》:“他们昂头阔步,带着一种藐视中国人不屑与中国人为伍的神气,总引起我心里的愤愤不平。” 
- 8、百无聊赖 [ bǎi wú liáo lài ]- 释义:聊赖:依赖。精神上无所寄托,感到什么都没意思。 - 出处:汉·蔡琰《悲愤》诗:“为复强视息,虽生何聊赖。” 
- 9、比类从事 [ bǐ lèi cóng shì ]- 释义:比:比照。其它类似的情况按照这种精神办理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文帝纪》:“它不在令者中,皆以此令比类从事。” 
- 10、不谋而合 [ bù móu ér hé ]- 释义:谋:商量;合:相符。事先没有商量过,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既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今诸将不谋而同,似有天数。” 
- 11、百般折磨 [ bǎi bān zhé mó ]- 释义:用各种方式使人在肉体上、精神上遭受痛苦。 - 出处:宋·李昉《太平广记·精察二·孟简》:“土豪又叫村里的二十多个妇女……然后揪着她的头发把头往地上碰,百般折磨污辱,包君的妻子本来就瘦弱多病,并且怀有身孕,回到船上就死了。” 
- 12、除旧布新 [ chú jiù bù xīn ]- 释义:布:安排,开展。清除旧的,建立新的。以新的代替旧的。 -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十七年》:“彗,所以除旧布新也。” 
- 13、传神阿堵 [ chuán shén ē dǔ ]- 释义:传神:指好的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物生动、逼真;阿堵:六朝人口语,即这、这个。形容用图画或文字描写人物,能得其精神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巧艺》:“顾长康画人,或数年不点目精(睛)。人问其故,顾曰:‘四体妍蚩,本无善于妙处,传神写照,正在阿堵中’” 
- 14、垂范百世 [ chuí fàn bǎi shì ]- 释义:垂:流传。范:典范。指光辉榜样或伟大精神永远流传。 - 出处:宋·陆游《跋李庄简公家书》:“虽徙海表,气不少衰,丁宁训戒之语,皆足垂范百世。” 
- 15、春风得意 [ chūn fēng dé yì ]- 释义: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。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。 - 出处: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
- 16、踔厉风发 [ chuō lì fēng fā ]- 释义:踔厉:精神振奋,言论纵横;风发:象刮风一样迅猛。形容精神振作,意气奋发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柳子厚墓志铭》:“议论证据今古,出入经史百子,中踔厉风发,常率屈其座人。” 
- 17、才华横溢 [ cái huá héng yì ]- 释义:才华:表现于外的才能。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,很有才华。 - 出处:清·曾国藩《曾国藩家书·道光26年4月16日》:“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,长安诸友多称赏之。” 
- 18、踔厉奋发 [ chuō lì fèn fā ]- 释义:形容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。 - 出处:孙中山《中国革命史·革命之运动》:“其慷慨助饷,多为华侨;热心宣传,多为学界;冲锋破敌,则在军队与会党,踔厉奋发,各尽所能,有此成功。” 
- 19、蹈厉奋发 [ dǎo lì fèn fā ]- 释义:蹈:踩,引伸为做,实行;厉:猛烈,迅疾;奋:振作;发:激励。精神振奋,行动迅猛。 - 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159回:“吾父老子弟,尤当蹈厉奋发,为民前躯。” 
- 20、倒三颠四 [ dǎo sān diān sì ]- 释义:形容言行无条理或神智不清,精神恍惚。 - 出处: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八十六回:“你信我奶奶~的,小大姐扶持你老人家一场,瞒上不瞒下,你老人家拿出箱子来,拣上色的与他两套。” 
- 21、斗志昂扬 [ dòu zhì áng yáng ]- 释义:昂扬:情绪高涨。斗争的意志旺盛。 - 出处:毛泽东《介绍一个合作社》:“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。” 
- 22、敦诗说礼 [ dūn shī shuō lǐ ]- 释义:敦:敦厚。诗:《诗经》。诚恳地学《诗》,大力讲《礼》。旧时统治阶级表示要按照《诗经》温柔敦厚的精神和古礼的规定办事。 - 出处:许地山《在费总理的客厅里》:“假使人来查办,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,捐册、帐本、褒奖状……他们还能指摘什么?” 
- 23、得意扬扬 [ dé yì yáng yáng ]- 释义:形容非常得意的样子。 - 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 
- 24、得意忘象 [ dé yì wàng xiàng ]- 释义:指只取其精神而无视其形式。 - 出处:唐·梁肃《止观统例议》:“非夫聪明深达,得意忘象,其孰能知乎?” 
- 25、抖搂精神 [ dǒu sǒu jīng shén ]- 释义:振作起精神。 
- 26、耳视目听 [ ěr shì mù tīng ]- 释义:用耳朵看,用眼睛听。三代道家荒唐地认为视听由精神主宰,可以不受器官限制。 - 出处:《列子·仲尼》:“老聃之弟子有亢仓子者,得聃之道,能以耳视而目听。” 
- 27、发扬踔厉 [ fā yáng chuō lì ]- 释义:原指周初《武》乐的舞蹈动作。手足发扬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 - 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太公之志也。” 
- 28、发扬蹈厉 [ fā yáng dǎo lì ]- 释义:原指周初《武》乐的舞蹈动作。手足发扬,蹈地而猛烈,象征太公望辅助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意志。后比喻精神奋发,意气昂扬。 - 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发扬蹈厉,太公之志也。” 
- 29、奋发蹈厉 [ fèn fā dǎo lì ]- 释义:奋:振作;发:激励;蹈:踩,引伸为做,实行;厉:猛烈,迅疾。精神振奋,行动迅猛。 - 出处:邹韬奋《抗战以来·自动奋发的千万青年》:“且有整千整百的女青年奋发蹈厉地走出家庭,奔赴前线,不让男同胞专美。” 
- 30、奋发图强 [ fèn fā tú qiáng ]- 释义:图:谋求。振作精神,以求强盛。 - 出处: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,革命加拼命,勇攀世界科学高峰。 郭沫若《科学的春天》 
形容一个人精神大的成语(363个)
••阅读 4511
形容一个人精神大的词语(10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想见一个人很难的经典成语
百不一遇,百不获一,百世一人,进退维谷,千载一时,左右为难,不可多得,万不及一
描写人气场强大的成语
不拘绳墨,得道多助,浩浩荡荡,宏伟壮观,惊涛骇浪,来者不善,浓眉大眼,排山倒海,铺天盖地,气冲斗牛,气冲霄汉,气势汹汹,气势熏灼,气吐虹霓,气势磅礴,气贯长虹,事与愿违,失道寡助,唯我独尊,威风凛凛,汹涌澎湃,八面威风,不怀好意,心想事成,…
形容一个人脑残的成语
呆若木鸡,钝学累功,气壮如牛,人穷智短,傻头傻脑,使愚使过,小黠大痴,以勤补拙,拙嘴笨舌,拙口笨腮,拙嘴笨腮
表达一个人老了的成语
白发苍苍,白首之心,宝刀未老,宝刀不老,迟暮之年,垂暮之年,春归人老,返老还童,鹤发童颜,老当益壮,老态龙钟,老而弥坚,老骥伏枥,两鬓如霜,露往霜来,明日黄花,暮去朝来,七老八十,人老珠黄,岁月如流,雪鬓霜鬟,行将就木,精神矍铄
表示外面风大的成语
白浪掀天,暴风骤雨,大风大浪,风卷残云,风潇雨晦,风起云涌,风雨交加,狂风怒号,狂风暴雨,马毛猬磔,飞沙走石
喜欢一个人不敢表白的成语
爱莫能助,点点滴滴,死皮赖脸,望而却步,心肝宝贝,捷足先登
古文形容仇恨很大的成语
报仇雪恨,不世之仇,不解之仇,恨之入骨,怀恨在心,旧恨新仇,苦大仇深,你死我活,千仇万恨,不共戴天,深仇积恨,势不两立,誓不两立,宿怨深仇,新仇旧恨,血海深仇,枕干之雠,切骨之仇
形容对一个人心动的成语
两心相悦,怦然心动,三心二意,无动于衷,心灰意冷,一刀两断,一见倾心,一往情深,一见钟情,一见如故,心不在焉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