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八面威风 [ bā miàn wēi fēng ]
释义:各个方面都很威风。形容神气足,声势盛。
出处:元·尚仲贤《单鞭夺槊》第四折:“圣天子百灵相助,大将军八面威风。”
2、不恶而严 [ bù è ér yán ]
释义:并不恶声恶气,但很威严,使人知敬畏。
出处:《周易·遁》:“君子以远小人,不恶而严。”
3、不苟言笑 [ bù gǒu yán xiào ]
释义:苟:苟且,随便。不随便说笑。形容态度庄重严肃。
出处:《礼记·典礼上》:“不苟訾,不苟笑。”
4、春露秋霜 [ chūn lù qiū shuāng ]
释义:比喻恩泽与威严。也用在怀念先人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诏策》:“眚灾肆赦,则文有春露之滋;明罚敕法,则辞有秋霜之烈。”
5、大失人望 [ dà shī rén wàng ]
释义: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,威信扫地。
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
6、大义凛然 [ dà yì lǐn rán ]
释义:大义:正义;凛然:严肃、或敬畏的样子。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,令人敬畏。
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
7、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释义:物:人物,人们。指跟别人往来接触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士为务。”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五:“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,汲引后进,待人接物者如此。”
8、咄咄逼人 [ duō duō bī rén ]
释义:咄咄:使人惊奇的声音。形容气势汹汹,盛气凌人,使人难堪。也指形势发展迅速,给人压力。
出处:晋·卫铄《与释某书》:“卫有一弟子王逸少,甚能学卫真书,咄咄逼人。”
9、恶声恶气 [ è shēng è qì ]
释义:形容说话语气很凶狠,态度粗暴。
出处:周立波《山乡巨变》上卷:“小不顺眼,还要发脾气,恶声恶气地骂人,也骂鸡和猪和牛。”
10、犯颜极谏 [ fàn yán jí jiàn ]
释义:犯颜:冒犯君主或尊长的颜面、威严;极谏:以直言规劝(常用下对上)。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而极力规劝其改正错误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11、犯言直谏 [ fàn yán zhǐ jiǎn ]
释义: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直立相劝。
出处:韩非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,臣不如东郭牙,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12、犯颜直谏 [ fàn yán zhí jiàn ]
释义:敢于冒犯尊长或皇上的威严而极力相劝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犯颜极谏;臣不如东郭牙;请立以为谏臣。”
13、感恩戴德 [ gǎn ēn dài dé ]
释义:戴:尊奉,推崇。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骆统传》:“今皆感恩戴义,怀欲报之心。”
14、浩气凛然 [ hào qì lǐn rán ]
释义:浩气:即正气,刚直正大的精神;凛然:严肃,令人敬畏的样子。浩然之气令人敬畏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……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间,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”
15、浩然之气 [ hào rán zhī qì ]
释义:浩:盛大、刚直的样子;气:指精神。指浩大刚正的精神。
出处: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我善养吾浩然之气。”
16、坚韧不拔 [ jiān rèn bù bá ]
释义:形容意志坚定,不可动摇。
出处:方毅《读》:“需要的是刻苦学习,刻苦钻研,始终不懈,坚韧不拔。”
17、举足轻重 [ jǔ zú qīng zhòng ]
释义:只要脚移动一下,就会影响两边的轻重。指处于重要地位,一举一动都足以影响全局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窦融传》:“方蜀汉相攻,权在将军,举足左右,便有轻重。”
18、军令如山 [ jūn lìng rú shān ]
释义:军事命令象山一样不可动摇。旧时形容军队中上级发布的命令,下级必须执行,不得违抗。
出处:明 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49回:“云长曰:‘愿依军法。’孔明曰:‘如此,立下文书。’云长便与了军令状。”
19、雷厉风行 [ léi lì fēng xíng ]
释义:象雷那样猛烈,象风那样快。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。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,行动迅速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陛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乾转坤;关机阖开,雷厉风行。”
20、凛若冰霜 [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]
释义:冷得象冰霜一样。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,象冰霜一样冷。也比喻态度严正,不可接近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俺老夫人治家严肃,凛若冰霜。”
21、狼顾虎视 [ láng gù hǔ shì ]
释义:如狼虎视物。形容威严而凶狠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杨戏传》“亮南征,留邵为治中从事,是岁卒”裴松之注引晋·常璩《华阳国志》:“亮身仗强兵,狼顾虎视,五大不在边,臣常危之。”
22、雷厉风飞 [ léi lì fēng fēi ]
释义:①象雷那样猛烈,象风那样快。同“雷厉风行”。②严厉威猛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部下即位以来,躬亲听断,旋转乾坤,关机阖开,雷厉风飞。”
23、气贯长虹 [ qì guàn cháng hóng ]
释义:贯:贯穿。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,穿过彩虹。形容精神极其崇高,气概极其豪壮。
出处: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气如白虹,天也。”
24、气势汹汹 [ qì shì xiōng xiōng ]
释义:汹汹:气势盛大的样子。形容气势凶猛。
出处:《荀子·天论》:“君子不为小人之汹汹也辍行。”
25、神气活现 [ shén qì huó xiàn ]
释义:自以为了不起而显示出来的得意和傲慢的样子。
出处:《茅盾选集 委屈》:“要不是他们神气活现说‘查得到’,那她干脆就去缝制新的了。”
26、盛气凌人 [ shèng qì líng rén ]
释义:盛气:骄横的气焰;凌:欺凌。以骄横的气势压人。形容傲慢自大,气势逼人。
出处:不得盛气凌人,自取耻辱。 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学五·教人》
27、威信扫地 [ wēi xìn sǎo dì ]
释义:威信:威望和信誉。威望、信誉全部丧失。比喻威望和信誉完全丧失。
出处:郭沫若《南京印象》:“而且就是他,使得法纪荡然,使得政府的威信扫地,他到底有什么收获?”
28、威风凛凛 [ wēi fēng lǐn lǐn ]
释义:威风:威严的气概;凛凛:严肃,可敬畏的样子。形容声势或气派使人敬畏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回:“看那少年,生得身长八尺,浓眉大眼,阔面重颐,威风凛凛。”
29、畏威怀德 [ wèi wēi huái dé ]
释义:怀:思念。畏惧声威,感念德惠。
出处:《国语·晋语八》:“民畏其威,而怀其德,莫能勿从。”
30、威刑肃物 [ wēi xíng sù wù ]
释义:以严刑使人恭顺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政事》:“桓公在荆州,全欲以德被江汉,耻以威刑肃物。”
形容威严气质的词语(1个)
- 陵厉雄健猛烈严肃,刚强威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