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爱憎分明 [ ài zēng fēn míng ]
释义:憎:恨。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。
出处:续范亭《延安五老》诗:“爱憎分明是本色,疾恶如仇不宽恕。”
2、出生入死 [ chū shēng rù sǐ ]
释义:原意是从出生到死去。后形容冒着生命危险,不顾个人安危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五十章:“出生入死,生之徒十有三,死之徒十有三。”
3、大义凛然 [ dà yì lǐn rán ]
释义:大义:正义;凛然:严肃、或敬畏的样子。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,令人敬畏。
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
4、胆小怕事 [ dǎn xiǎo pà shì ]
释义:胆子非常小,怕事情落在自己头上,怕惹麻烦。
出处:曾朴《孽海花》第29回:“谁知四下里物色遍了,遇着的,倒大多数是醉生梦死、花天酒地的浪子,不然便是胆小怕事、买进卖出的商人。”
5、顶天立地 [ dǐng tiān lì dì ]
释义:头顶云天,脚踏大地。形容形象高大,气慨豪迈。
出处:宋·释惟白《续传灯录·安吉州道场无庵法全禅师》:“汝等诸人,个个顶天立地……更来这里觅个甚么?”元·纪君祥《赵氏孤儿》第一折:“我韩厥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。”
6、奋不顾身 [ fèn bù gù shēn ]
释义:奋勇向前,不考虑个人安危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。”
7、赴汤蹈火 [ fù tāng dǎo huǒ ]
释义:赴:走往;汤:热水;蹈:踩。沸水敢蹚,烈火敢踏。比喻不避艰险,奋勇向前。
出处: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故能使其众,蒙矢石,赴汤火。”晋·稽康《与山巨源绝交书》:“长而见羁,则狂顾顿缨,赴汤蹈火。”
8、攻无不克 [ gōng wú bù kè ]
释义:克:攻下。没有攻占不下来的。形容力量无比强大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:“是知秦战未尝不胜,攻未尝不取,所当未尝不破也。”
9、敢为敢做 [ gǎn wéi gǎn zuò ]
释义:做事勇敢,无所畏惧。同“敢作敢为”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鲁斋郎》第三折:“这的是败坏风俗,那一个敢为敢做!”
10、虎背熊腰 [ hǔ bèi xióng yāo ]
释义:形容人身体魁梧健壮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飞刀对箭》:“这厮倒是一条好汉,狗背驴腰的,哦,是虎背熊腰。”
11、浑身是胆 [ hún shēn shì dǎn ]
释义:形容胆量大,无所畏惧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蜀志·赵云传》裴松之注引《云别传》:“先主明旦自来,至云营围,视昨战处,曰:‘子龙一身都是胆也!’”
12、疾恶如仇 [ jí è rú chóu ]
释义:疾:憎恨;恶:指坏人坏事。憎恨坏人坏事就象憎恨仇人一样。
出处:汉·孔融《荐祢衡表》:“见善若惊,疾恶如仇。”
13、捷报频传 [ jié bào pín chuán ]
释义:胜利的消息不断地传来。
出处:徐迟《地质之光》:“华北大平原上捷报频传。以后大港油田、胜利油田,其他油田相继建成。”
14、谨小慎微 [ jǐn xiǎo shèn wēi ]
释义:过分小心谨慎,缩手缩脚,不敢放手去做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人间训》:“圣人敬小慎微,动不失时。”
15、嫉恶如仇 [ jí è rú chóu ]
释义: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。
出处: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蔡木龛》:“嫉恶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语必刺入骨。”
16、孔武有力 [ kǒng wǔ yǒu lì ]
释义:形容人很有力气。
出处:《诗经·郑风·羔裘》:“羔裘豹饰,孔武有力。”
17、临危不惧 [ lín wēi bù jù ]
释义:遇到危难的时候,一点也不怕。
出处:《邓析子·无厚》:“死生自命,贫富贱者,不知时也,故临难不惧。”
18、凌云之志 [ líng yún zhī zhì ]
释义:凌云:高入云霄的志气。形容远大的志向。
出处:《汉书·扬雄传》:“往时武帝好神仙,相如上《大人赋》欲以风帝,反缥缥有陵(凌)云之志。”
19、履险如夷 [ lǚ xiǎn rú yí ]
释义:走在危险的地方就象走在平地一样。比喻平安地渡过困境。
出处:清 郑观应《盛世危言 狱囚》:“而从此周道坦坦,履险如夷矣。”
20、南征北战 [ nán zhēng běi zhàn ]
释义:形容转战南北,经历了许多战斗。
出处:唐·柳宗元《封建论》:“历于宣王,挟中兴复古之德,雄南征北伐之威,卒不能定鲁侯之嗣。”
21、能征惯战 [ néng zhēng guàn zhàn ]
释义:形容作战经验丰富,很能打仗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四十三回:“足智多谋之士,能征惯战之将,何止一二千人。”
22、宁死不屈 [ nìng sǐ bù qū ]
释义:宁愿死也不屈服。
出处:明·赵弼《宋进士袁镛忠义传》:“以大义拒敌,宁死不屈,竟燎身于烈焰中。”
23、排除万难 [ pái chú wàn nán ]
释义:扫除重重障碍,克服各种困难。
出处:毛泽东《愚公移山》:“下定决心,不怕牺牲,排除万难,去争取胜利。”
24、咆哮如雷 [ páo xiāo rú léi ]
释义:形容人暴怒喊叫的神态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:“曾沧海舞着那半段鸦片烟枪,咆哮如雷,一手抢起一只锡烛台,就又劈面掷过去。”
25、气贯长虹 [ qì guàn cháng hóng ]
释义:贯:贯穿。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,穿过彩虹。形容精神极其崇高,气概极其豪壮。
出处:《礼记·聘义》:“气如白虹,天也。”
26、前仆后继 [ qián pū hòu jì ]
释义:仆:倒下;继:接着,跟上。前面的倒下了,后面的紧跟上去。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。
出处:唐·孙樵《祭梓潼神君文》:“跛马愠仆,前仆后踣。”
27、杀敌致果 [ shā dí zhì guǒ ]
释义:致:使得到;果:果敢除敌。勇敢杀敌,建立战功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杀敌为果,致果为毅。”
28、舍死忘生 [ shě sǐ wàng shēng ]
释义:舍死:舍得牺牲;忘生:忘掉性命。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锁魔镜》第二折:“你须索舍死忘生,建立功勋。”
29、视死如归 [ shì sǐ rú guī ]
释义:把死看得象回家一样平常。形容不怕牺牲生命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外储说左下》:“三军既成阵,使士视死如归,臣不如公子成父。”《吕氏春秋·勿躬》:“三军之士,视死如归。”
30、势如破竹 [ shì rú pò zhú ]
释义:势:气势,威力。形势就象劈竹子,头上几节破开以后,下面各节顺着刀势就分开了。比喻节节胜利,毫无阻碍。
出处:《晋书·杜预传》:“今兵威已振,譬如破竹,数节之后,皆迎刃而解。”
可以形容武松的成语(59个)
••阅读 4449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武松的神态成语描写
爱憎分明,出生入死,奋不顾身,攻无不克,浑身是胆,捷报频传,凯旋而归,孔武有力,临危不惧,履险如夷,能征惯战,排除万难,前仆后继,群威群胆,杀敌致果,势如破竹,视死如归,所向无前,铜头铁额,万夫不当,万死不辞,无所畏惧,闲言碎语,降龙伏虎,…
景阳冈武松打虎的成语
龙腾虎跃
可以给人启发的成语
拨云睹日,不悱不发,不愤不启,财殚力尽,成竹在胸,承先启后,慈明无双,大有希望,大雪纷飞,道貌俨然,地上天官,动地惊天,度长絜大,恶直丑正,二仙传道,尔雅温文,发人深思,发人深省,发秃齿豁,发蒙解惑,发蒙解缚,凡才浅识,飞鹰走马,垢面蓬头,…
后的宾语可以接成语吗
不知不觉,出奇制胜,从容不迫,耳濡目染,发扬光大,毫不关心,津津乐道,侃侃而谈,理直气壮,漠不关心,求全责备,十全十美,视而不见,妄自菲薄,意想不到,置若罔闻,不足为奇,司空见惯
成语迷可以很简单的
不进则退,力争上游,旁观者清,坐立不安,左顾右盼,寸步难行
可以充当的成语成分
好高骛远
没人可以依靠的成语
八百孤寒,半子之靠,傍门依户,傍人篱壁,冰山难靠,不仁不义,苍蝇附骥,赤手空拳,唇齿相依,唇齿相须,唇辅相连,从一而终,辅车相依,改换门庭,狗仗人势,狗傍人势,孤孤零零,孤立无援,孤苦零丁,孤苦伶仃,孤魂野鬼,好女不穿嫁时衣,横行霸道,怙恩…
可以增进感情的成语
伉俪情深,莫逆之交,亲如手足,情投意合,情深似海,情逾骨肉,如胶似漆,如胶如漆,深情厚谊,生死与共,形影不离,不分彼此,一往情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