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波涛汹涌 [ bō tāo xiōng yǒng ]- 释义:汹涌:水势腾涌的样子。形容波浪又大又急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孙策传》:“是岁地连震”注引《吴录》:“是冬魏文帝至广陵,临江观兵……帝见波涛汹涌,叹曰:‘嗟乎!固天所以隔南北也。’” 
- 2、东倒西歪 [ dōng dǎo xī wāi ]- 释义:指行走不稳,身不由主。也形容物体倾斜不正。 - 出处:元·曾瑞卿《留鞋记》第二折:“哎,却原来醉醺醺东倒西歪。” 
- 3、飞沙走石 [ fēi shā zǒu shí ]- 释义:沙土飞扬,石块滚动。形容风势狂暴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凯传》:“苍梧、南海,岁有风瘴气之害,风则折木,飞沙转石,气则雾郁,飞鸟不经。” 
- 4、风驰电掣 [ fēng chí diàn chè ]- 释义:驰:奔跑;掣:闪过。形容非常迅速,象风吹电闪一样。 - 出处:《六韬·龙韬·王翼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 
- 5、风起云涌 [ fēng qǐ yún yǒng ]- 释义:大风刮起,乌云涌现。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,声势很盛。 - 出处:宋·苏轼《后赤壁赋》:“划然长啸,草木震动,山鸣谷应,风起水涌。” 
- 6、晓风残月 [ xiǎo fēng cán yuè ]- 释义:拂晓风起,残月将落。常形容冷落凄凉的意境。也指歌妓的清唱。 - 出处:宋·柳永《雨霖铃》词:“今宵酒醒何处,杨柳岸,晓风残月。” 
- 7、暴风骤雨 [ bào fēng zhòu yǔ ]- 释义:暴、骤:急速,突然。又猛又急的大风雨。比喻声势浩大,发展急速而猛烈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三章:“故飘风不终朝,骤雨不终日。” 
- 8、白浪掀天 [ bái làng xiān tiān ]- 释义:掀:翻腾。形容风大浪高。 -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风雨晚泊》诗:“青苔扑地连春雨,白浪掀天尽日风。” 
- 9、狂风恶浪 [ kuáng fēng è làng ]- 释义:恶浪:凶猛的浪头。比喻形势或处境非常险恶、危急。 - 出处:姜树茂《渔岛怒潮》第一章:“对敌斗争,好比在海上遇到狂风恶浪,你怕它,不行。” 
- 10、狂风怒号 [ kuáng fēng nù háo ]- 释义:怒:愤怒,发怒;号:号叫。大风刮得像发怒一样号叫。 - 出处:唐·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:“八月秋高风怒号,卷我屋上三重茅。” 
- 11、寒风刺骨 [ hán fēng cì gǔ ]- 释义:寒风刺骨意思为天气寒冷,寒冷的风似乎能吹进入的皮肤,直达骨头,并带来阵阵刺痛。 
扩展阅读
(0)
纠错/补充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