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半斤八两 [ bàn jīn bā liǎng ]
释义:八两:即半斤,旧制一斤为十六两。半斤、八两轻重相等。比喻彼此不相上下
出处:宋·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第28出:“两个半斤八两,各家归去不须嗔。”
2、比屋可封 [ bǐ wū kě fēng ]
释义:意思是在唐、虞时代,贤人很多,差不多每家都有可受封爵的德行。后比喻社会安定,民俗淳朴。也形容教育感化的成就。
出处: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明圣之世,国多贤人,故唐虞之时,可彼屋而封。”
3、伯仲之间 [ bó zhòng zhī jiān ]
释义:伯仲:兄弟排行的次第,伯是老大,仲是老二;间:中间。比喻差不多,难分优劣。
出处:三国·曹丕《曲论·论文》:“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。”
4、不打自招 [ bù dǎ zì zhāo ]
释义:旧指没有用刑就招供。比喻做了坏事或有坏的意图自我暴露出来。
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十七回:“也是个不打自招的怪物,他忽然说出道:后日是他母难之日,邀请诸邪来作生日。”
5、不分轩轾 [ bù fēn xuān zhì ]
释义:不分高下、轻重。比喻对待二者的态度或看法差不多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居前不能令人轾,居后不能令人轩……臣所耻也。”
6、不差上下 [ bù chā shàng xià ]
释义:不分高下,差不多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0回:“一般是鲜花嫩柳,与众姊妹不差上下。”
7、吹牛拍马 [ chuī niú pāi mǎ ]
释义:吹牛:吹牛皮;拍马:拍马屁。指爱说大话,喜欢自我吹嘘和一味逢迎巴结别人的行为。
出处:鲁迅《伪自由书·后记》:“我想假如曾某能把那种吹牛拍马的精力……用到求实学一点上,所得不是要更多些吗?”
8、大同小异 [ dà tóng xiǎo yì ]
释义:大体相同,略有差异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下》:“大同而与小同异,此之谓小同异;万物毕同毕异,此之谓大同异。”
9、鼎鱼幕燕 [ dǐng yú mù yàn ]
释义:宛如鼎中游动的鱼,帷幕上筑巢的燕子。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。
出处:南朝·梁·丘迟《与陈伯之书》:“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,燕巢于飞幕之上,不亦惑乎。”
10、各有千秋 [ gè yǒu qiān qiū ]
释义:千秋:千年,引伸为久远。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。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,各人有各人的特色。
出处:嘉会难再遇,三载为千秋。 汉·李陵《与苏武三首》
11、各有所长 [ gè yǒu suǒ chéng ]
释义:长:长处、优点。各有各的长处、优点。一般多指人才而言。
出处: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明主之官物也,任其所长,不任其所短,故事无不成,而功无不立。乱主不知物之各有所长所短也。”
12、各式各样 [ gè shì gè yàng ]
释义:指多种不同的式样、种类或方式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二:“毒太阳晒得马路上的柏油发软,汽车轮辗过,就印成了各式各样的花纹。”
13、虎头燕颔 [ hǔ tóu yàn hàn ]
释义: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班超传》:“燕颔虎颈,飞而食肉。”
14、刻鹄类鹜 [ kè hú lèi wù ]
释义:刻:刻画;鹄:天鹅;类:似,象;鹜:鸭子。画天鹅不成,仍有些象鸭子。比喻模仿的虽然不逼真,但还相似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效伯高不得,犹为谨敕之士,所谓刻鹄不成尚类鹜者也。效季良不成,陷为天下轻薄子,所为画虎不成反类狗者也。”
15、力敌势均 [ lì dí shì jūn ]
释义: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同“力均势敌”。
出处:《宋书·刘穆之传》:“力敌势均,终相吞咀。”
16、平分秋色 [ píng fēn qiū sè ]
释义:比喻双方各得一半,不分上下。
出处:《楚辞·九辩》:“皇天平分四时兮,窃独悲此廪秋。”宋·李朴《中秋》诗:“平分秋色一轮满,长伴云衢千里明。”
17、旗鼓相当 [ qí gǔ xiāng dāng ]
释义: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如令子阳到汉中、三辅,愿因将军兵马,鼓旗相当。”
18、棋逢对手 [ qí féng duì shǒu ]
释义:比喻争斗的双方本领不相上下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:“安常棋劣于玄,是日玄惧,便为敌手而又不胜。”唐·杜荀鹤《观棋》诗:“有时逢敌手,对局到深更。”
19、七七八八 [ qī qī bā bā ]
释义:①犹言差不多。②犹言零零碎碎,各式各样。
出处:清·西周生《醒世姻缘传》第87回:“说那寄姐的不贤良处,也就跟的素姐七七八八的了。”
20、棋逢敌手 [ qí féng dí shǒu ]
释义:比喻彼此本领不相上下。
出处:唐·尚颜《怀陆龟蒙处士》诗:“事免伤心否,棋逢敌手无。”
21、势均力敌 [ shì jūn lì dí ]
释义:均:平;敌:相当。双方力量相等,不分高低。
出处:《南史·刘穆之传》:“力敌势均,终相吞咀。”
22、五雀六燕 [ wǔ què liù yàn ]
释义:比喻双方轻重相差不多。
出处:《九章算术·方程》:“今有五雀六燕,集称之衡,雀俱重,燕俱轻, 一雀一燕交而处,衡适平。”
23、五十步笑百步 [ wǔ shí bù xiào bǎi bù ]
释义: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。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错误,只是程度上轻一些,却毫无自知之明地去讥笑别人。
出处: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:“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,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24、未达一间 [ wèi dá yī jiān ]
释义:指未能通达,只差一点。
出处:汉·扬雄《法言·问神》:“颜渊亦潜心于仲尼矣,未达一间耳。”
25、相差无几 [ xiāng chā wú jǐ ]
释义:彼此没有多大差别。
出处:先秦·李耳《老子》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26、相去几何 [ xiāng qù jǐ hé ]
释义:去:距离;几何:多少。彼此之间相关多远呢?表示差别不大。
出处:《老子》第二十章:“唯之与阿,相去几何?美之与恶,相去何若?”
28、燕翼贻谋 [ yàn yì yí móu ]
释义:燕:安;翼:敬;贻:遗留。原指周武王谋及其孙而安抚其子。后泛指为后嗣作好打算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武王岂不仕,诒厥孙谋,以燕翼子。”《宋史·乐志九》:“权舆光大,燕翼贻谋。”
29、针尖对麦芒 [ zhēn jiān duì mài máng ]
释义:比喻双方都很利害,互不相让。
出处:老舍《荷珠配》第一场:“黄龙衮你这小子真叫会算账!怎奈呀针尖对麦芒,全三爷子不会上你的当。”
30、不相上下 [ bù xiāng shàng xià ]
释义:分不出高低好坏。形容水平相当。
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蠹化》:“翳叶仰啮,如饥蚕之速,不相上下。”
形容差不多得了的成语(45个)
••阅读 362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话灵验了的成语大全
百举百全,百尺无枝,百无一用,百治百效,百灵百验,百炼成刚,败鼓之皮,卜数只偶,传神写照,翠纶桂饵,大气磅礴,独具慧眼,腹心相照,活灵活现,火眼金睛,祸出不测,吉凶未卜,见微知著,灵丹妙药,灵丹圣药,屡试屡验,妙药灵丹,气吞山河,气贯长虹,…
形容烦得受不了的四字成语大全
惨然不乐,茶饭无心,肥头大耳,忽忽不乐,哭丧着脸,闷闷不乐
形容人快要死了的样子的成语大全
断香零玉,风中之烛,风烛残年,苟延残喘,含笑九泉,岌岌可危,命在旦夕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日薄西山,入土为安,撒手人寰,死不瞑目,死不足惜,死得其所,死而无憾,危在旦夕,五马分尸,香消玉殒,一命呜呼,瘗玉埋香,朝不保夕,病入膏肓,死于非命,…
形容坏天气过去了天晴了的成语大全
暗送秋波,暴风骤雨,变化无常,冰天雪地,冰雪严寒,薄暮冥冥,惨雨酸风,蝉不知雪,橙黄桔绿,春兰秋菊,春去秋来,春华秋实,春寒料峭,春蛙秋蝉,春生秋杀,春花秋月,大雨如注,大雨倾盆,大雨滂沱,滴水成冰,电闪雷鸣,洞察秋毫,鹅毛大雪,翻云覆雨,…
形容没完没了的四字成语大全
没完没了,如泣如诉
形容心思简单明了的成语大全
白费心机,别具匠心,别有匠心,裁心镂舌,称心如意,澄思寂虑,诚意正心,痴思妄想,聪明智慧,聪明智能,吹灰找缝,存心不良,殚精竭虑,殚思极虑,独具匠心,独运匠心,阿谀苟合,防意如城,肺肝如见,费尽心机,费力劳心,费尽心思,费心劳力,工夫不负有…
形容脸都绿了的成语大全
碧波荡漾,苍松翠柏,苌弘碧血,葱翠欲滴,翠色欲流,丹心碧血,光彩夺目,花红柳绿,花花绿绿,金碧辉煌,绿水青山,绿叶成阴,绿肥红瘦,绿草如茵,绿叶成荫,绿衣黄里,螟蛉之子,千秋万代,青山绿水,青枝绿叶,桃红柳绿,蜩螗沸羹,停僮葱翠,万古长青,…
形容灯突然灭了的成语大全
暗室逢灯,不明事理,补阙灯檠,残灯末庙,吹灯拔蜡,蛾扑灯蕊,飞蛾投火,篝灯呵冻,冠冕堂皇,黑灯瞎火,黑灯下火,黑漆皮灯,马上看花,前途无量,若隐若现,乌灯黑火,匣剑帷灯,夜深人静,一灯如豆,影不离灯,萤窗雪案,萤灯雪屋,油尽灯枯,油干灯草尽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