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边尘不惊 [ biān chén bù jīng ]- 释义: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。 - 出处:《资治通鉴·唐太宗贞观十五年》:“上曰:‘隋炀帝劳百姓,筑长城以备突厥,卒无所益。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,其为长城,岂不壮哉!” 
- 2、触目惊心 [ chù mù jīng xīn ]- 释义:看见某种严重情况,心里感到震惊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怵心。” 
- 3、打草惊蛇 [ dǎ cǎo jīng shé ]- 释义:原比喻惩甲菟乙。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,反使对方有所戒备。 - 出处:明·郎瑛《七修类稿》卷二十四:“打草惊蛇,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,日营资产,部人诉主簿贪污,鲁曰:‘汝虽打草,吾已惊蛇。’” 
- 4、大惊失色 [ dà jīng shī sè ]- 释义:非常害怕,脸色都变了。 - 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群臣皆惊愕失色,莫敢发言。” 
- 5、大惊小怪 [ dà jīng xiǎo guài ]- 释义:形容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的事情过分惊讶。 - 出处:宋·朱熹《答林择之》:“要肱把此事做一平常事看,朴实头做将去,久之自然见效,不必如此大惊小怪,起模画样也。” 
- 6、担惊受怕 [ dān jīng shòu pà ]- 释义:形容十分担心或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梧桐叶》第四折:“为兵戈担惊受恐。” 
- 7、胆战心惊 [ dǎn zhàn xīn jīng ]- 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 
- 8、动魄惊心 [ dòng pò jīng xīn ]- 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- 出处:南朝·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。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!” 
- 9、胆颤心惊 [ dǎn chàn xīn jīng ]- 释义:颤:发抖。形容非常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士女随迁》:“生长升平,谁曾惯遭离乱,苦怎言。胆颤心惊,如何可免。” 
- 10、荡魂摄魄 [ dàng hún shè pò ]- 释义:震撼心神。 - 出处:叶圣陶《倪焕之》十:“灯会自然搞得异常热烈,煊赫,每夜有新的名色,每夜有麻醉观众的荡魂摄魄的景象。” 
- 11、鸡犬不惊 [ jī quǎn bù jīng ]- 释义:形容行军纪律严明,连鸡狗都没有受到惊动。也指平安无事。 - 出处:宋·彭龟年《止堂集·一八·寿张京尹十首》:“翁见一笑大欢足,鸡犬不惊仁意多。” 
- 12、惊惶失措 [ jīng huáng shī cuò ]- 释义:由于惊慌,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 - 出处:《北齐书·元晖业传》:“(元)孝友临刑,惊慌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” 
- 13、惊弓之鸟 [ jīng gōng zhī niǎo ]- 释义:被弓箭吓怕了的鸟不容易安定。比喻经过惊吓的人碰到一点动静就非常害怕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;《晋书·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 
- 14、惊心动魄 [ jīng xīng dòng pò ]- 释义:使人神魂震惊。原指文辞优美,意境深远,使人感受极深,震动极大。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。 - 出处:南朝梁·钟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文温以丽,意悲而远,惊心动魄,可谓几乎一字千金。” 
- 15、惊世骇俗 [ jīng shì hài sú ]- 释义:世、俗:指一般人。使一般人感到惊骇。 - 出处:宋·朱熹《答陈抑之》:“勤劳半世,汩没于章句训诂之间,黾勉于规矩绳约之内,卒无高奇深眇之见可以惊世而骇俗。” 
- 16、惊涛骇浪 [ jīng tāo hài làng ]- 释义:汹涌吓人的浪涛。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。 - 出处:唐·田颖《玉山堂文集·海云楼记》:“人当既静之时,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,未尝不惕然。” 
- 17、惊天动地 [ jīng tiān dòng dì ]- 释义: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。 -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李白墓》诗:“可怜荒冢穷泉骨,曾有惊天动地文。” 
- 18、翩若惊鸿 [ piān ruò jīng hóng ]- 释义: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。 - 出处:三国魏·曹植《洛神赋》:“(洛神)其形也,翩若惊鸿,婉若游龙。” 
- 19、心惊胆战 [ xīn jīng dǎn zhàn ]- 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 
- 20、心惊肉跳 [ xīn jīng ròu tiào ]- 释义:形容担心灾祸临头,恐慌不安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三折:“不知怎么,这一会儿心惊肉战,这一双好小脚儿再走也走不动了。” 
- 21、一鸣惊人 [ yī míng jīng rén ]- 释义:鸣:鸟叫。一叫就使人震惊。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 - 出处: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;虽无鸣,鸣必惊人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 
- 22、震撼人心 [ zhèn hàn rén xīn ]- 释义:指某件事对人内心震动很大。 
- 23、自相惊扰 [ zì xiāng jīng rǎo ]- 释义:自己人互相惊动,引起骚乱。 - 出处:《左传·昭公七年》:“郑人相惊以伯有,曰:‘伯有至矣。’则皆走,不知所往。” 
- 24、宠辱不惊 [ chǒng rǔ bù jīng ]- 释义:宠:宠爱。受宠受辱都不在呼。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。 - 出处:晋·潘岳《在怀县》诗:“宠辱易不惊,恋本难为思。” 
- 25、打鸭惊鸳鸯 [ dǎ yā jīng yuān yāng ]- 释义: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 - 出处:宋·梅尧臣《打鸭》诗:“莫打鸭,打鸭惊鸳鸯。” 
- 26、惊慌失措 [ jīng huāng shī cuò ]- 释义:由于惊慌,一下子不知怎么办才好。 - 出处:《北齐书·元晖业传》:“(元)孝友临刑,惊慌失措,晖业神色自若。” 
- 27、石破天惊 [ shí pò tiān jīng ]- 释义:原形容箜篌的声音,忽而高亢,忽而低沉,出人意外,有能以形容的奇境。后多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。 - 出处:唐·李贺诗《李凭箜篌引》:“女娲炼石补天处,石破天惊逗秋雨。” 
- 28、受宠若惊 [ shòu chǒng ruò jīng ]- 释义:宠:宠爱。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,又不安。 - 出处:《老子》第十三章:“宠辱若惊……得之若惊,失之若惊,是谓宠辱若惊。”宋·苏轼《谢中书舍人启》:“省躬无有,被宠苦惊。” 
- 29、大吃一惊 [ dà chī yī jīng ]- 释义: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警世通言》第28卷:“则一张那员外大吃一惊,回身便走,来到后边,望后倒了。” 
- 30、打鸭惊鸳 [ dǎ yā jīng yuān ]- 释义:比喻打甲惊乙。也比喻株连无罪的人。 - 出处:明·梅鼎祚《昆化奴》第二折:“我不是要害你性命也,则怕打鸭惊鸳,打草惊蛇。” 
形容一件事情很震撼的成语(32个)
••阅读 3932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比喻说明事情的成语
呆若木鸡,胆小如鼠,口若悬河,冷若冰霜,门庭若市,若即若离,若无其事,望眼欲穿,心乱如麻,虚怀若谷,震耳欲聋,心急如焚
描写事情的优美成语
白璧无瑕,别有风味,才高八斗,春风得意,大名鼎鼎,大展宏图,大显神通,大获全胜,繁花似锦,繁荣昌盛,风清月明,鬼斧神工,花团锦簇,花好月圆,欢聚一堂,尽美尽善,金玉满堂,苦尽甘来,力争上游,良辰美景,龙凤呈祥,美不胜收,前程似锦,人寿年丰,…
震撼人心的唯美成语
感人至深,惊天动地,无动于衷,震撼人心
表示做事情决心的成语
不顾一切,重新做人,赌咒发誓,赌誓发愿,赌誓发原,发奋图强,发愤图强,放下屠刀,奋勇前进,焚舟破釜,改恶从善,改过自新,改过从善,改过迁善,还我河山,回心转意,回头是岸,悔过自新,计出万死,坚忍不拔,坚定不移,紧要关头,精卫填海,苦海无边,…
重要的事情形容的成语
必不可少,不可缺少,非同小可,非同儿戏,九牛一毛,举足轻重,事关重大,首当其冲,无可比拟,一举一动,至关重要,兹事体大,当务之急,迫在眉睫
形容痴迷一件事的成语
持之以恒,痴云騃雨,痴人说梦,痴心妇人负心汉,痴云腻雨,痴心妄想,官迷心窍,胡言乱语,魂牵梦萦,魂颠梦倒,坚持不懈,乐不思蜀,累教不改,恋酒迷花,屡教不改,迷人眼目,迷而不返,迷魂夺魄,穷追不舍,全神贯注,如梦如痴,如痴如梦,如痴如醉,如痴…
一件有趣的事好成语
津津有味,妙趣横生,兴趣盎然
描写乡村事情的成语
春兰秋菊,鸡犬桑麻,鸡犬相闻,家家户户,枯木逢春,绿水青山,藕断丝连,强干弱枝,山清水秀,生机勃勃,生机盎然,沃野千里,野草闲花,一草一木,枝繁叶茂,竹苞松茂,不蔓不枝,草木皆兵,绿树成荫,郁郁葱葱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