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傲雪凌霜 [ ào xuě líng shuāng ]- 释义:形容不畏霜雪严寒,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。比喻经过长期磨练,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、无所畏惧。傲,傲慢、蔑视。 - 出处:宋·杨无咎《柳梢青》:“傲雪凌霜,平欺寒力,搀借春光。” 
- 2、冰天雪窖 [ bīng tiān xuě jiào ]- 释义:形容极为寒冷。 - 出处: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四:“公子编修汝舟随侍,劝以节劳暂息。公慨然曰:‘二万里冰天雪窖,只身荷戈,未尝言苦,时反惮劳乎?’” 
- 3、冰雪严寒 [ bīng xuě yán hán ]- 释义:严寒:极度寒冷。冰天雪地,天气寒冷。 - 出处:吴伯箫《菜园小记》“虽然按照时令季节,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,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;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,一年里春夏秋三季,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。” 
- 4、橙黄橘绿 [ chéng huáng jú lǜ ]- 释义:指秋季景物。 - 出处:宋·苏轼《赠刘景文》诗:“一年好景君须记,最是橙黄橘绿时。” 
- 5、春冰虎尾 [ chūn bīng hǔ wěi ]- 释义: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- 出处: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
- 6、大地回春 [ dà dì huí chūn ]- 释义:指冬去春来,草木萌生,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。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。 - 出处:蔡东藩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62回:“阴历初三立春,当时有大地回春,万象更新之义。” 
- 7、大义凛然 [ dà yì lǐn rán ]- 释义:大义:正义;凛然:严肃、或敬畏的样子。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,令人敬畏。 - 出处:清·顾炎武《日知录》卷二十:“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,上配天皇;条高后擅政之年,下系中宗,大义凛然。” 
- 8、滴水成冰 [ dī shuǐ chéng bīng ]- 释义:水滴下去就结成冰。形容天气十分寒冷。 - 出处:宋·钱易《南部新书》:“严冬冱寒,滴水成冰。” 
- 9、冬裘夏葛 [ dōng qiú xià gě ]- 释义:裘:皮衣;葛:葛麻衣。泛指美服。 - 出处:《公羊传·桓公七年》:“士不及兹四者,则冬不裘,夏不葛。” 
- 10、冬温夏清 [ dōng wēn xià qīng ]- 释义:冬天使父母温暖,夏天使父母凉爽。指人子孝道。亦泛称冬暖夏凉。 - 出处:北魏《张猛龙碑》:“冬温夏清,晓夕承奉。” 
- 11、鹅毛大雪 [ é máo dà xuě ]- 释义:像鹅毛一样的雪花。形容雪下得大而猛。 - 出处:唐·白居易《雪夜喜李郎中见访》:“可怜今夜鹅毛雪,引得高情鹤氅人。” 
- 12、风雪交加 [ fēng xuě jiāo jiā ]- 释义:风和雪同时袭来。 - 出处:元 程文海《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》词:“风雪交加冻不醒,抱琴谁共赏《湘灵》。” 
- 13、寒蝉凄切 [ hán chán qī qiè ]- 释义:寒蝉:冷天里的知了。天冷时,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。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。 - 出处:晋·陆云《陆清河集·寒蝉赋》:“于是贫居之士,喟尔相与而俱叹曰:‘寒蝉哀鸣,其声也悲;四时去暮,临河徘徊。’” 
- 14、寒冬腊月 [ hán dōng là yuè ]- 释义:腊月:农历十二月。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。 - 出处:汉·无名氏《别诗(骨肉缘枝叶)》:“征夫怀远路,游子恋故乡。寒冬十二月,晨起践严霜。” 
- 15、寒风侵肌 [ hán fēng qīn jī ]- 释义:形容天气寒冷。 
- 16、冷暖自知 [ lěng nuǎn zì zhī ]- 释义:水的冷暖,饮者自知。佛教禅宗用以比喻自己证悟的境界。也比喻学习心得深浅,只有自己知道。 - 出处:唐·善无畏《大日经疏》卷十二:“如饮水者,冷热自知。” 
- 17、冷若冰霜 [ lěng ruò bīng shuāng ]- 释义:冷得象冰霜一样。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,象冰霜一样冷。也比喻态度严正,不可接近。 -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俺老夫人治家严肃,凛若冰霜。” 
- 18、凛若冰霜 [ lǐn ruò bīng shuāng ]- 释义:冷得象冰霜一样。比喻待人接物毫无感情,象冰霜一样冷。也比喻态度严正,不可接近。 -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二折:“俺老夫人治家严肃,凛若冰霜。” 
- 19、漫天盖地 [ màn tiān gài dì ]- 释义:指遍布天地之间。 -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东郭外传》:“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,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。” 
- 20、秋收冬藏 [ qiū shōu dōng cáng ]- 释义:秋季为农作物收获季节,冬季则贮藏果实以待一年之需要。比喻一年的农事。 - 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夫春生夏长,秋收冬藏,此天道之大经也。” 
- 21、瑞雪兆丰年 [ ruì xuě zhào fēng nián ]- 释义:瑞:吉利的。适时的冬雪预示着来年是丰收之年。 - 出处:曲波《桥隆飙》十九:“俗语道:‘瑞雪兆丰年’,明年的小麦一定收成好。” 
- 22、十冬腊月 [ shí dōng là yuè ]- 释义:指阴历十月、十一、十二月天气寒冷的季节。 - 出处:清·无名氏《刘公案》第59回:“十冬腊月喝凉水,临死埋在灶火坑。” 
- 23、霜露之感 [ shuāng lù zhī gǎn ]- 释义:指对父母或祖先的怀念。 - 出处:《礼记·祭义》:“霜露既降,君子履之,必有凄怆之心,非其寒之谓也。” 
- 24、岁寒三友 [ suì hán sā yǒu ]- 释义:松、竹经冬不凋,梅花耐寒开放,因此有“岁寒三友”之称。 - 出处:元·白朴《朝中措》:“苍松隐映竹交加,千树玉梨花,好个岁寒三友,更堪红白山茶。” 
- 25、岁寒知松柏 [ suì hán zhī sōng bǎi ]- 释义:寒冬腊月,方知松柏常青。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,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岁寒,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。” 
- 26、岁暮天寒 [ suì mù tiān hán ]- 释义:指年底时候的寒冷景象。 
- 27、山寒水冷 [ shān hán shuǐ lěng ]- 释义:冷冷清清。形容冬天的景象。 -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八:“秋至山寒水冷,春来柳绿花红。” 
- 28、松柏寒盟 [ sōng bǎi hán méng ]- 释义:比喻患难之交。 - 出处:清·李渔《怜香伴·斋访》:“虽则是梅花冷淡,也甘守松柏寒盟。” 
- 29、天寒地冻 [ tiān hán dì dòng ]- 释义:形容天气极为寒冷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五回:“目今天寒地冻,军马难以久住,权且回山。” 
- 30、饕风虐雪 [ tāo fēng nüè xuě ]- 释义:指狂暴肆虐的风雪。 - 出处:元·方回《春晴》诗:“饕风虐雪到家林,才喜晴春已深。” 
形容冬天寒冷的四字成语有哪些(75个)
••阅读 2996
形容冬天寒冷的四字词语有哪些(3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写风吹来很冷的成语
冰天雪窖,冰天雪地,大雪纷飞,滴水成冰,鹅毛大雪,寒冬腊月,寒风刺骨,漫天盖地,山寒水冷,十冬腊月,数九寒天,岁暮天寒,天寒地冻,冷冷清清,朔风凛冽
带有四字词语的好成语
爱人好士,爱素好古,暗箭难防,百岁之好,百年之好,百年好事,百年好合,本性难移,不好意思,不知好歹,不识好歹,逞强好胜,吃力不讨好,重修旧好,重归于好,大好河山,大树底下好乘凉,笃信好学,笃志好学,笃学好古,笃实好学,多快好省,夺人所好,恶…
怀念母亲的成语有哪些
白云孤飞,春树暮云,睹物思人,甘心首疾,归正守丘,望眼欲穿,白云亲舍
说天气冷的唯美成语
白雪皑皑,暴风骤雨,冰天雪窖,冰天雪地,冰天雪窑,冰山难靠,冰清玉洁,冰魂雪魄,春冰虎尾,滴水成冰,冬温夏清,冬裘夏葛,冬日夏云,风刀霜剑,寒冬腊月,寒风刺骨,冷暖自知,冷若冰霜,凛若冰霜,漫天风雪,漫天盖地,秋收冬藏,十冬腊月,数九寒天,…
描写十月天冷的成语
白雪皑皑,冰天雪窖,冰天雪地,冰天雪窑,冰山难靠,冰寒于水,冰清玉洁,冰雪严寒,冰雪聪明,冰魂雪魄,春冰虎尾,春寒料峭,滴水成冰,冬温夏清,冬裘夏葛,冬日夏云,风刀霜剑,风雪交加,寒冬腊月,寒来暑往,寒泉之思,寒蝉凄切,寒风刺骨,寒花晚节,…
有比喻句的成语有哪些
爱财如命,伯仲之间,不差上下,不绝如缕,称心如意,臣门如市,春深似海,从善如流,大同小异,大智若愚,呆若木鸡,呆似木鸡,胆小如鼠,度日如年,对答如流,恩重如山,繁花似锦,骨瘦如柴,光阴似箭,归心似箭,好语似珠,侯门似海,画龙点睛,黄雀在后,…
四年级描写冬天的成语
昂首挺胸,冰天雪地,滴水成冰,风雪交加,寒风刺骨,活蹦乱跳,漫天盖地,十冬腊月,天寒地冻,雪窖冰天,雪虐风饕,一年四季,不假思索,天寒地坼,寒气逼人,绚丽多姿
表示引用的成语有哪些
独辟蹊径,人云亦云,拾人牙慧,拾人涕唾,一言半语,标新立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