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屏气敛息 [ bǐng qì liǎn xī ]- 释义: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,暂止住了呼吸。 - 出处:汉·蔡邕《表贺录换误上章谢罪》:“臣邕怔营惭怖,屏气累息,不知所自投处。” 
- 2、屏声息气 [ bǐng shēng xī qì ]- 释义:抑制着呼吸使不出声音。形容恭敬畏惧的神态。 - 出处:《论语·乡党》:“摄齐升堂,鞠躬如也,屏气似不息者。” 
- 3、屏气慑息 [ bǐng qì shè xī ]- 释义:暂时止住了呼吸。形容心情紧张或注意力过于集中的情状。 - 出处:唐·卢肇《上王仆射书》:“今乃不意遇圣君贤相,以仆射为日月照临,多士莫不屏气慑息。” 
- 4、吹气胜兰 [ chuī qì shèng lán ]- 释义:气息象兰花那样香。形容美女的呼吸。 - 出处:战国·楚·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陈嘉辞而云对兮,吐芬芳其若兰。” 
- 5、吹气如兰 [ chuī qì rú lán ]- 释义:气息象兰花那样香。形容美女的呼吸。也用于形容文词华美。 - 出处:清·陈裴之《汀烟小录·闰湘居士序》:“个侬吹气如兰,奉身如玉。” 
- 6、喘息未定 [ chuǎn xī wèi dìng ]- 释义:急促的呼吸还没有平稳下来。指还没有休息、恢复的时间。喘息:呼吸急促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传》七十七回:“方才进步,喘息未定,只见前面尘起,叫杀连天。” 
- 7、股掌之上 [ gǔ zhǎng zhī shàng ]- 释义:在大腿和手掌上面。比喻在操纵、控制的范围之内。 - 出处:《国语·吴语》:“大夫种勇而善谋,将还玩吴国于股掌之上,以得其志。” 
- 8、呼吸相通 [ hū xī xiāng tōng ]- 释义:比喻认识一致,利害相关。 - 出处: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卷九:“犹臂指之相使,犹呼吸之相通也。” 
- 9、呼吸之间 [ hū xī zhī jiān ]- 释义:形容极为短暂的时间。 - 出处:《晋书·郗鉴传》:“决胜负于一朝,定成败于呼吸。” 
- 10、聚精会神 [ jù jīng huì shén ]- 释义:会:集中。原指君臣协力,集思广益。后形容精神高度集中。 - 出处:汉·王褒《圣主得贤臣颂》:“聚精会神,相得益(章)彰。” 
- 11、利害相关 [ lì hài xiāng guān ]- 释义: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。 - 出处:《周礼·夏宫·职方氏》:“周知其利害。” 
- 12、敛色屏气 [ liǎn sè bǐng qì ]- 释义:收起笑容,屏住呼吸。形容谨慎畏惧,不敢放肆。 -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江宁府句容县令赠尚书兵部员外郎王公墓志铭》:“县之奸豪,皆敛色屏气,指权相戒,不可犯公法。” 
- 13、敛声屏息 [ liǎn shēng píng xī ]- 释义:抑制语声和呼吸。形容畏惧、小心的样子。同“敛声屏气”。 - 出处:周立波《李大贵观礼》:“三十万军民敛声屏息地倾听领袖庄严洪亮的宣告。” 
- 14、纳新吐故 [ nà xīn tǔ gù ]- 释义:原指人呼吸时,吐出浊气,吸进新鲜空气。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、不好的,吸收新的,好的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 
- 15、气喘吁吁 [ qì chuǎn xū xū ]- 释义:形容呼吸急促,大声喘气。 - 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二十六回:“一眼看见喜媚乌云散乱,气喘吁吁。” 
- 16、气息奄奄 [ qì xī yān yān ]- 释义:形容呼吸微弱,快要断气的样子。也比喻事物衰败没落,即将灭亡。 - 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乞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 
- 17、气喘如牛 [ qì chuǎn rú niú ]- 释义:形容大声喘气的模样。 - 出处: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九回:“脸是喝了个漆紫,连乐带忙,一头说着,只张着嘴,气喘如牛的拿了条大手巾擦那脑门子上的汗。” 
- 18、人命危浅 [ rén mìng wēi qiǎn ]- 释义:浅:时间短。形容寿命不长,即将死亡。 - 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 
- 19、日薄西山 [ rì bó xī shān ]- 释义:薄:迫近。太阳快落山了。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,临近死亡。 - 出处:晋·李密《陈情表》:“但以刘日薄西山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朝不虑夕。” 
- 20、瞬息万变 [ shùn xī wàn biàn ]- 释义:瞬:一眨眼;息:呼吸。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。形容变化很多很快。 - 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十六回:“军情瞬息万变,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,就是此时,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?” 
- 21、死而后已 [ sǐ ér hòu yǐ ]- 释义:已:停止。死了以后才罢手。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。 - 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 
- 22、圣君贤相 [ shèng jīng xián xiàng ]- 释义:圣明的君主与贤良的辅佐大臣。有君臣相契意。相,辅弼之臣,后专指宰相。 - 出处:《荀子·富国》:“若夫兼而覆之,兼而爱之,兼而制之,岁虽凶败水旱,使百姓无冻馁之患,则是圣君贤相之事也。” 
- 23、吐故纳新 [ tǔ gù nà xīn ]- 释义:原指人呼吸时,吐出浊气,吸进新鲜空气。现多用来比喻扬弃旧的、不好的,吸收新的,好的。 - 出处:《庄子·刻意》:“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。” 
- 24、息息相关 [ xī xī xiāng guān ]- 释义:息:呼吸时进出的气。呼吸也相互关联。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。 - 出处:清 严复《救亡决论》:“二者皆与扎营踞地息息相关者也。” 
- 25、心力衰竭 [ xīn lì shuāi jié ]- 释义: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功能不全。心脏因疾病、过劳、排血功能减弱,以至排血量不能满足器官及组织代谢的需要。主要症状是呼吸困难、喘息、水肿等。 - 出处:霍达《穆斯林的葬礼》第八章:“‘啊?心力衰竭?’天星把妹妹抱上病床,他的胳膊在抖,嘴唇也在抖,妹妹的病把他吓傻了,“她还不满十八岁,怎么会……衰竭?” 
- 26、奄奄一息 [ yǎn yǎn yī xī ]- 释义:奄奄:呼吸微弱的样子。只剩下一口气。形容临近死亡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八十七回:“惠王亲往问疾,见痤病势已重,奄奄一息。” 
- 27、一丝两气 [ yī sī liǎng qì ]- 释义:形容人呼吸微弱,将要断气的样子。 - 出处:元 岳伯川《铁拐李》第三折:“我才离了三朝五日,儿也这其间哭的你一丝两气。” 
- 28、一息尚存 [ yī xī shàng cún ]- 释义:息:呼吸,气息;尚:还。还有一口气。指生命的最后阶段。 - 出处:《论语·泰伯》:“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!”朱熹注:“一息尚存,此志不容少懈,可谓远矣。” 
- 29、淹淹一息 [ yān yān yī xī ]- 释义:形容呼吸微弱,濒于死亡。同“奄奄一息”。 - 出处: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五回:“马二先生大惊,急上楼进房内去看,已是淹淹一息,头也抬不起来。” 
- 30、一息奄奄 [ yī xī yǎn yǎn ]- 释义:只有微弱的一口气。形容垂死之状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九七回:“紫鹃等看去,只有一息奄奄,明知劝不过来, 惟有守着流泪。” 
形容忍呼吸急促的成语(37个)
••阅读 1795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事情发生得很急促的成语
猝不及防,火烧眉毛,千钧一发,十万火急
呼吸急促的样子.用成语怎么形容
喘息未定,气喘吁吁,气喘如牛,气喘汗流,气急败坏,气咽声丝,气息奄奄,上气不接下气
形容呼吸空气的成语
气喘吁吁,气喘如牛,气咽声丝,气息奄奄,上气不接下气
形容呼吸声急促的成语
气喘吁吁,气喘如牛,上气不接下气
形容呼吸非常急促的成语是什么
屏声息气,屏气凝神,屏气慑息,屏气敛息,喘息未定,吹气如兰,吹气胜兰,股掌之上,呼吸之间,呼吸相通,聚精会神,鞠躬屏气,利害相关,敛声屏气,敛色屏气,敛声屏息,纳新吐故,气喘吁吁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日薄西山,上气不接下气,圣君贤相,瞬息万…
形容人内心急促的成语
不慌不忙,喘息未定,从容不迫,繁丝急管,繁音促节,管弦繁奏,急于星火,急景雕年,疾声大呼,紧锣密鼓,密锣紧鼓,气喘吁吁,气喘汗流,急如星火
形容急促的样子的成语
不慌不忙,喘息未定,从容不迫,繁丝急管,繁音促节,管弦繁奏,急于星火,急景雕年,疾声大呼,紧锣密鼓,密锣紧鼓,气喘吁吁,气喘汗流,急如星火
形容声音细微急促的成语有哪些
不堪入耳,不明事理,风风韵韵,怪声怪气,鬼哭狼嚎,绘声绘色,铿锵有力,绵言细语,袅袅余音,气喘吁吁,气喘如牛,气急败坏,绕梁三日,如雷灌耳,如雷贯耳,声振屋瓦,天震地骇,响彻云霄,心平气和,洋洋盈耳,莺声燕语,悠然自得,余音袅袅,振聋发聩,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