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笨鸟先飞 [ bèn niǎo xiān fēi ]
释义: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,做事比别人先动手。
出处:元·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一折:“我和你有个比喻:我似那灵禽在后,你这等坌(笨)鸟先飞。”
2、不可救药 [ bù kě jiù yào ]
释义:药:治疗。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。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。
出处:《诗经·大雅·板》:“匪我言耄,尔用忧谑。多将熇熇,不可救药。”
3、出师不利 [ chū shī bù lì ]
释义:师:军队。利:顺利。出战不顺利。形容事情刚开始,就遭受败绩。
出处:浩然《艳阳天》第29章:“今天真是出师不利,一个好人都没有遇上。”
4、东施效颦 [ dōng shī xiào pín ]
释义:效:仿效;颦:皱眉头。比喻胡乱模仿,效果极坏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运》:“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,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,归亦捧心而矉其里。其里之富人见之,坚闭门而不出;贫人见之,絜妻子而去之走。”
5、独树一帜 [ dú shù yī zhì ]
释义:树:立;帜:旗帜。单独树起一面旗帜。比喻独特新奇,自成一家。
出处:清·袁枚《随园诗话》卷三:“元、白在唐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,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。”
6、返老还童 [ fǎn lǎo huán tóng ]
释义:由衰老恢复青春。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。
出处:《文苑英华》卷三五二载无名氏《七召》:“既变丑以成妍,亦反老而为少。”
7、负荆请罪 [ fù jīng qǐng zuì ]
释义:负:背着;荆:荆条。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。表示向人认错赔罪。
出处: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廉颇闻之,肉袒负荆,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。”
8、风流千古 [ fēng liú qiān gǔ ]
释义:指风雅之事久远流传。
出处:宋·李流谦《青玉案》词:“风流千古,一时人物,好记尊前语。”
9、古今中外 [ gǔ jīn zhōng wài ]
释义:指从古代到现代,从国内到国外。泛指时间久远,空间广阔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九:“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,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。”
10、刮目相看 [ guā mù xiāng kàn ]
释义:指别人已有进步,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吕蒙传》注引《江表传》:“士别三日,即更刮目相待。”
12、画龙点睛 [ huà lóng diǎn jīng ]
释义:原形容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。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,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,使内容生动有力。
出处:唐·张彦远《历代名画记·张僧繇》:“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,每云:‘点睛即飞去。’人以为妄诞,固请点之。须臾,雷电破壁,两龙乘云腾去上天,二龙未点眼者见在。”
13、积年累月 [ jī nián lěi yuè ]
释义:积年:多年;累月:连月。指经过的时间长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后娶》:“积年累月,安有孝子乎?”
14、巧取豪夺 [ qiǎo qǔ háo duó ]
释义:巧取:软骗;豪夺:强抢。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。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》:“巧偷豪夺古来有,一笑谁似痴虎头。”
15、生离死别 [ shēng lí sǐ bié ]
释义:分离好象和死者永别一样。指很难再见的离别或永久的离别。
出处:汉·无名氏《为焦仲卿妻作》诗:“生人作死别,恨恨那可论。”北周·庾信《拟连珠》:“盖闻死别长城,生离函谷。”
16、司空见惯 [ sī kōng jiàn guàn ]
释义:司空:古代官名。指某事常见,不足为奇。
出处: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载刘禹锡诗:“司空见惯浑闲事,断尽江南刺史肠。”
17、四面楚歌 [ sì miàn chǔ gē ]
释义:比喻陷入四面受敌、孤立无援的境地。
出处: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项王军壁垓下,兵少食尽,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。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,项王乃大惊,曰:‘汉皆已得楚乎?是何楚人之多也。’”
18、望梅止渴 [ wàng méi zhǐ kě ]
释义:原意是梅子酸,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,因而止渴。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,用空想安慰自己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假谲》:“魏武行役失汲道,军皆渴,乃令曰:‘前有大梅林,饶子,甘酸可以解渴。’士卒闻之,口皆出水,乘此得及前源。”
19、胸有成竹 [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]
释义: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。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:“故画竹,必先得成竹于胸中。”
20、一鸣惊人 [ yī míng jīng rén ]
释义:鸣:鸟叫。一叫就使人震惊。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,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喻老》:“虽无飞,飞必冲天;虽无鸣,鸣必惊人。”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“此鸟不飞则已,一飞冲天;不鸣则已,一鸣惊人。”
21、一朝一夕 [ yī zhāo yī xī ]
释义:朝:早晨;夕:晚上。一个早晨或一个晚上。形容很短的时间。
出处:《周易·坤》:“臣弑其君,子弑其父,非一朝一夕之故,其所由来者渐矣。”
22、愚公移山 [ yú gōng yí shān ]
释义: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。
出处:《列子·汤问》记载: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,他决心把山平掉,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,认为不能能。愚公说:我死了有儿子,儿子死了还有孙子,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,两座山终究会凿平。
23、半途而废 [ bàn tú ér fèi ]
释义: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
出处: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
24、抱薪救火 [ bào xīn jiù huǒ ]
释义: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,结果使灾祸反而扩大。
出处:《史记·魏世家》:“且夫以地事秦,譬犹抱薪救火,薪不尽,火不灭。”
25、毛遂自荐 [ máo suí zì jiàn ]
释义:毛遂自我推荐。比喻自告奋勇,自己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。
出处:《史记·平原君列传》记载:秦军围攻赵国都城邯郸,平原君去楚国求救,门下食客毛遂自动请求一同前去。到了楚国,毛遂挺身而出,陈述利害,楚王才派兵去救赵国。
26、名落孙山 [ míng luò sūn shān ]
释义:名字落在榜末孙山的后面。指考试或选拔没有录取。
出处:宋·范公偁《过庭录》:“吴人孙山,滑稽才子也。赴举他郡,乡人讬以子偕往。乡人子失意,山缀榜末,先归。乡人问其子得失,山曰:‘解名尽处是孙山,贤郎更在孙山外。’”
27、磨杵成针 [ mó chǔ chéng zhēn ]
释义:把铁棒磨成了针。比喻做任何艰难的工作,只要有毅力,下苦功,就能够克服困难,做出成绩。
出处:《潜确类书》卷六十:“李白少读书,未成,弃去。道逢老妪磨杵,白问其故。曰:‘欲作针。’白感其言,遂卒业。”
28、千古一时 [ qiān gǔ yī shí ]
释义:喻指难得的机会。
出处:清·刘献廷《广阳杂记》卷四:“今天下之机杼在王,王若出兵以临中原,天下响应,此千古一时也。”
29、遗恨千古 [ yí hèn qiān gǔ ]
释义:千古:时间久远。遗留的怨恨永远存在下去。
出处:清·徐瑶《太恨生传》:“且生与女相爱怜若此,而卒不相遇,真堪遗恨千古。”
30、程门立雪 [ chéng mén lì xuě ]
释义:旧指学生恭敬受教。比喻尊师。
出处:《宋史·杨时传》:“见程颐于洛,时盖年四十矣。一日见颐,颐偶瞑坐,时与游酢侍立不云。颐既觉,则门外雪深一尺矣。”
形容古代的古代词语(1个)
- 千秋万载千秋:千年。形容经历的时间极为久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