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东山再起 [ dōng shān zài qǐ ]
释义:指再度出任要职。也比喻失势之后又重新得势。
出处:《晋书·谢安传》
2、独立自主 [ dú lì zì zhǔ ]
释义: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,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六:“最初是买办,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,然后又是买办。”
3、晦迹韬光 [ huì jì tāo guāng ]
释义:晦、韬:隐藏;迹:踪迹;光:指才华。指将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,不使外露。
出处:《隋书·薛道衡传》:“粤若高祖文皇帝,诞圣降灵则赤光照室,韬神晦迹则紫气腾天。”
4、深藏若虚 [ shēn cáng ruò xū ]
释义:虚:无。把宝贵的东西藏起来,好象没有这东西一样。比喻人有真才实学,但不爱在人前卖弄。
出处:《史记·老庄申韩列传》:“吾闻之,良贾深藏若虚,君子盛德,容貌若愚。”
5、审时度势 [ shěn shí duó shì ]
释义:审:仔细研究;时:时局;度:估计;势:发展趋势。观察分析时势,估计情况的变化。
出处: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》:“刘欲华试以完大典,俱审时度势,切中事理。”
6、叱咤风云 [ chì zhà fēng yún ]
释义:叱咤:怒喝声。一声呼喊、怒喝,可以使风云翻腾起来。形容威力极大。
出处:《梁书·元帝纪》:“叱咤则风云兴起,鼓动则嵩华倒拔。”
7、韬光晦迹 [ tāo guāng huì jì ]
释义:韬光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迹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8、韬光养晦 [ tāo guāng yǎng huì ]
释义: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9、韬晦之计 [ tāo huì zhī jì ]
释义:韬:把才华隐藏起来;晦:不让人知道自己的踪迹。指隐藏才能,不使外露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宣宗记》:“历太和会昌朝,愈事韬晦,群居游处,未尝有言。”
11、抛头露面 [ pāo tóu lù miàn ]
释义:抛:暴露。露出头和面孔。原指妇女出现在大庭广众之中。现指公开露面。
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三回:“倘久后此城一破,使我妻女擒往朝歌,露面抛头,尸骸残暴,惹天下诸侯笑我为无谋之辈;不若先杀其妻妇,然后自刎,庶几不失丈夫之所为。”
12、迅雷风烈 [ xùn léi fēng liè ]
释义:犹言迅雷烈风。
出处: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乡党》:“孔子迅雷风烈必变。”
13、修身养性 [ xiū shēn yǎng xìng ]
释义:陶冶身心,涵养德性,陶冶心性
出处:清·姜振名《永庆升平前传》第25回:“喝了一碗茶,把碗往地下一扔,说:‘可不必生气,出家人修身养性。’”
14、不足之处 [ bù zú zhī chù ]
释义:不完善的地方
出处:邓小平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》:“总的来说是好的,但是也有不足之处。”
形容韬光养晦的成语(14个)
••阅读 996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描写月饼样子的成语
宝珠市饼,垂涎三尺,画饼充饥,花好月圆,花残月缺,回味无穷,美味佳肴,鹊笑鸠舞,热熬翻饼,小恩小惠,一浆十饼,意味深长,月圆花好,赞不绝口,珍羞美味,珍馐美馔,白头偕老,饕餮盛宴
自立自强的相关成语
百折不回,半涂而废,傍人篱落,傍人门户,不可动摇,不屈不挠,不由自主,持之以恒,滴水穿石,独当一面,发奋图强,发愤图强,海枯石烂,海誓山盟,皇天不负有心人,火中取栗,坚强不屈,坚忍不拔,坚持不懈,坚定不移,坚韧不拔,艰苦奋斗,艰难困苦,艰苦…
描写列夫托尔斯泰的外貌的成语
藏污纳垢,纠缠不清,有长者风
关于学校的拟人的成语
百花争艳,闭月羞花,春风得意,风卷残云,风木含悲,鬼哭狼嚎,鹤立鸡群,烘云托月,狐假虎威,狐朋狗友,虎落平川,花枝招展,狡兔三窟,狼吞虎咽,老马识途,龙争虎斗,明眸善睐,鸟语花香,怒发冲冠,翩若惊鸿,黔驴技穷,柔情绰态,鼠目寸光,鼠窃狗盗,…
关于对过错负责的成语
惩前毖后,浪子回头,纳谏如流,文过饰非,闻过则喜,有则改之,知错就改,忠言逆耳
古代描写毒品的成语
骨瘦如柴,糊里糊涂,昏昏沉沉,浑浑噩噩,精神恍惚,神魂颠倒,瘦骨嶙峋,万劫不复,虚度年华,醉生梦死,酒囊饭袋,行尸走肉
描写太阳的景色的成语
电光朝露,发愤图强,翻天覆地,梦幻泡影,日新月异,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,与日俱进,作如是观,一日千里
认真听讲的国学成语
聚精会神,全神贯注,心无旁骛,专心致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