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哀毁骨立 [ āi huǐ gǔ lì ]- 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 - 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 
- 2、黯然销魂 [ àn rán xiāo hún ]- 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 - 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 
- 3、黯然神伤 [ àn rán shén shāng ]- 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 
- 4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-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 
- 5、大失所望 [ dà shī suǒ wàng ]- 释义: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。 - 出处:《史记·高祖本记》:“秦人大失望。” 
- 7、灰心丧气 [ huī xīn sàng qì ]-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失去信心,意志消沉。 - 出处:明·吕坤《呻吟语·下·建功立业》:“是以志趋不坚,人言是恤者,辄灰心丧气,竟不卒功。” 
- 8、见利忘义 [ jiàn lì wàng yì ]- 释义:见到有利可图就不顾道义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樊郦滕灌傅靳周传》:“夫卖友者,谓见利而忘义也。” 
- 9、罄竹难书 [ qìng zhú nán shū ]- 释义:罄:尽,完;竹: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。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。 - 出处:《旧唐书·李密传》:“磬南山之竹,书罪未穷;决东海之波,流恶难尽。” 
- 10、人面兽心 [ rén miàn shòu xīn ]- 释义:面貌虽然是人,但心肠象野兽一样凶狠。形容为人凶残卑鄙。 - 出处:《列子·黄帝》:“夏桀、殷纣、鲁醒、楚穆,状貌七窍皆同于人,而有禽兽之心。”《汉书·匈奴传赞》:“被发左衽,人面兽心。” 
- 11、丧尽天良 [ sàng jìn tiān liáng ]- 释义:丧:丧失;天良:良心。没有一点良心。形容恶毒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臆论·利己》:“今人既富贵骄奢矣,而又丧尽天良。” 
- 12、丧心病狂 [ sàng xīn bìng kuáng ]- 释义:丧失理智,象发了疯一样。形容言行昏乱而荒谬,或残忍可恶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《宋史·范如圭传》:“公不丧心病狂,奈何为此?必遗臭万世矣。” 
- 13、伤风败俗 [ shāng fēng bài sú ]- 释义:伤、败:败坏。指败坏社会风俗。多用来遣责道德败坏的行为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论佛骨表》:“伤风败俗,传笑四方,非细事也。” 
- 14、十恶不赦 [ shí è bù shè ]- 释义:指罪恶极大,不可饶恕。 - 出处:《隋书·刑法志》:“又列重罪十条:……其犯此十者,不在八议论赎之限。”元·关汉卿《窦娥冤》第四折:“这药死公公的罪名,犯在十恶不赦。” 
- 16、蛇蝎心肠 [ shé xiē xīn cháng ]- 释义:蝎:一种蜘蛛类的毒虫。形容心肠狠毒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第二折:“便是蛇蝎心肠,不似恁般毒害。” 
- 17、万念俱灰 [ wàn niàn jù huī ]- 释义:所有的想法和打算都破灭了。形容极端灰心失望的心情。 - 出处:清·南亭亭长《中国现在记》三回:“官场上的人情,最是势利不过的。大家见抚台不理,谁还来理我呢,想到这里,万念俱灰。” 
- 18、心急如火 [ xīn jí rú huǒ ]- 释义:心里急得象着了火一样。形容非常着急。 - 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一本第四折:“要看个十分饱。”金圣叹批:“心急如火,更不能待。” 
- 19、心灰意懒 [ xīn huī yì lǎn ]- 释义:灰:消沉;懒:懈怠。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形容丧失信心,不图进取。 - 出处:元·乔吉《玉交枝·闲适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懒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 
- 20、心灰意冷 [ xīn huī yì lěng ]- 释义:灰心失望,意志消沉。 -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回:“因此上怪他每每不听我说,故我意懒心灰,说各人散了。” 
- 21、心如刀割 [ xīn rú dāo gē ]- 释义: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。 - 出处:元·秦简夫《赵礼让肥》第一折:“待着些粗粝,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,想起来我心如刀割。” 
- 22、忧心忡忡 [ yōu xīn chōng chōng ]- 释义:忡忡:忧虑不安的样子。形容心事重重,非常忧愁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召南·草虫》:“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” 
- 23、忧心如焚 [ yōu xīn rú fén ]- 释义:如焚:象火烧一样。心里愁得象火烧一样。形容非常忧虑焦急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节南山》:“忧心如焚,不敢戏谈。” 
- 24、自暴自弃 [ zì bào zì qì ]- 释义:暴:糟蹋、损害;弃:鄙弃。自己瞧不起自己,甘于落后或堕落。 - 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 
- 25、罪不容诛 [ zuì bù róng zhū ]- 释义:诛:把罪人杀死。罪恶极大,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。 - 出处:《汉书·游侠传序》:“况于郭解之伦,以匹夫之细,窃杀生之权,其罪已不容诛矣。” 
- 26、罪大恶极 [ zuì dà è jí ]- 释义:罪恶大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宋·欧阳修《纵囚论》:“刑入于死者,乃罪大恶极。”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五:“矧如(秦)桧者,密奉虏谋,胁君误国,罪大恶极 ,岂可赦乎。” 
- 27、罪恶滔天 [ zuì è tāo tiān ]- 释义:滔天:漫天,弥天。形容罪恶极大。 - 出处:宋·周密《齐东野语》卷十七:“今开庆误国之人,罪恶滔天。” 
- 28、罪该万死 [ zuì gāi wàn sǐ ]- 释义:尤死:处一万次死刑。形容罪恶极大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一回:“娘娘道此怪物,不可容留,随命侍者领去,弃之沟渎。婢子罪该万死。” 
- 29、罪魁祸首 [ zuì kuí huò shǒu ]- 释义:魁:为首的。作恶犯罪的头子。 - 出处:明·郑若庸《玉玦记·索命》:“虽是虔婆杀我,娟奴是祸首罪魁,追了他去。” 
- 30、作恶多端 [ zuò è duō duān ]- 释义:做了许多坏事。指罪恶累累。 -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四十二回:“想当初作恶多端,这三四日斋戒,那里就积得过来。” 
形容很坏的四字成语有哪些(37个)
••阅读 2576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人很渴的成语大全有哪些
爱才如渴,唇焦口燥,饿虎饥鹰,鳏鱼渴凤,饥渴交攻,饥飡渴饮,饥餐渴饮,渴而掘井,渴尘万斛,渴而穿井,渴鹿奔泉,渴骥怒猊,渴骥奔泉,渴者易饮,口干舌燥,临渴掘井,临渴穿井,怒猊渴骥,求知若渴,求贤若渴,求贤如渴,如渴如饥,如饥如渴,如饥似渴,…
形容随身附和的成语大全有哪些
傍花随柳,比肩继踵,比肩随踵,不随以止,彩凤随鸦,耳听为虚,眼见为实,飞蓬随风,箕引裘随,嫁狗随狗,践墨随敌,接连不断,澜倒波随,你倡我随,攀葛附藤,强识博闻,情随境变,人云亦云,软弱无力,实至名随,水性随邪,顺时随俗,随侯之珠,随俗浮沉,…
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
不明事理,穿云裂石,寂然无声,惊天动地,千千万万,人声鼎沸,身临其境,事半功倍,天震地骇,呜呼哀哉,响彻云表,响彻云际,响彻云霄,振聋发聩,震耳欲聋
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
哀天叫地,畅叫扬疾,大仁大义,大包大揽,大吃大喝,大吉大利,大吵大闹,大吼大叫,大呼小叫,大哄大嗡,大吹大打,大喊大叫,大喊大吼,大富大贵,大开大合,大彻大悟,大恩大德,大慈大悲,大摇大摆,大是大非,大智大勇,大本大宗,大模大样,大澈大悟,…
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
苍翠欲滴,姹紫嫣红,丰富多彩,绿草如茵,桃红柳绿,万紫千红,五光十色,五彩斑斓,五彩缤纷,五颜六色,绚丽多彩,银装素裹,郁郁葱葱,洁白无瑕
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
不明事理,铿锵有力,琅琅上口,声如洪钟,抑扬顿挫,振聋发聩,字正腔圆
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
欢喜冤家,奸夫淫妇,狼狈为奸,露水夫妻
形容眼睛炯炯有神的四字成语大全
不测风云,诚心诚意,耳聪目明,顾盼神飞,贯彻始终,含情脉脉,回眸一笑,火眼金睛,炯炯有神,聚精会神,眉飞色舞,目不转睛,目光炯炯,目光如炬,凭空捏造,神乎其神,神往神来,神采奕奕,天有不测风云,头面人物,望眼欲穿,下笔如有神,下笔有神,心明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