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百折不挠 [ bǎi zhé bù náo ]
释义: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
出处: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
2、独立自主 [ dú lì zì zhǔ ]
释义: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,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。
出处:茅盾《子夜》十六:“最初是买办,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,然后又是买办。”
3、废寝忘食 [ fèi qǐn wàng shí ]
释义:废:停止。顾不得睡觉,忘记了吃饭。形容专心努力。
出处:南朝·齐·王融《曲水诗》序:“犹且具明废寝,昃晷忘餐。”
4、奋发图强 [ fèn fā tú qiáng ]
释义:图:谋求。振作精神,以求强盛。
出处:我祝愿中年一代的科学工作者奋发图强,革命加拼命,勇攀世界科学高峰。 郭沫若《科学的春天》
5、奋发有为 [ fèn fā yǒu wéi ]
释义:精神振作,有所作为。
出处:《元史 陈祖仁传》:“孰不欲奋发有为,成不世之功。”
6、苟且偷安 [ gǒu qiě tōu ān ]
释义:苟且:得过且过;偷安:只图眼前的安逸。只顾眼前的安逸,不顾将来。
出处:清·张春帆《宦海》第二十回:“做大员的这样苟且偷安,做属吏的又是那般逢迎得意。”
7、坚持不懈 [ jiān chí bù xiè ]
释义:坚持到底,一点不忪懈。
出处:《清史稿 刘体重传》:“遇大雨,贼决河自卫。煦激励兵团,坚持不懈,贼穷蹙乞降,遂复濮洲。”
8、坚持不渝 [ jiān chí bù yú ]
释义:坚守约章或诺言,决不改变。
9、坚贞不屈 [ jiān zhēn bù qū ]
释义:坚:坚定;贞:有节操;屈:屈服、低头。意志坚定,决不屈服。
出处:《荀子·法行》:“坚强而不屈,义也。”:《后汉书·王龚传》:“王公束修厉节,敦乐爇文,不求苟得,不为苟行,但以坚贞之操,违俗失众,横为谗佞所构毁。”
10、竭尽全力 [ jié jìn quán lì ]
释义:用尽全部力量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贾逵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略》:“竭尽心力,奉宣科法。”
11、嫉恶如仇 [ jí è rú chóu ]
释义:指对坏人坏事如同对仇敌一样憎恨。
出处:清·梁绍壬《两般秋雨庵随笔·蔡木龛》:“嫉恶如仇,有所白眼者,出一语必刺入骨。”
12、苦尽甘来 [ kǔ jìn gān lái ]
释义:艰难的日子过完,美好的日子来到了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废寝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诚捱,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。”
13、励精图治 [ lì jīng tú zhì ]
释义:振奋精神,想办法治理好国家。
出处:《汉书·魏相传》:“宣帝始亲万机,励精为治。”《宋史·神宗纪赞》:“厉精图治,将大有为。”
14、锲而不舍 [ qiè ér bù shě ]
释义:锲:镂刻;舍:停止。不断地镂刻。比喻有恒心,有毅力。
出处:先秦·荀况《荀子·劝学》:“锲而舍之,朽木不折;锲而不舍,金石可镂。”
15、忍辱负重 [ rěn rǔ fù zhòng ]
释义:为了完成艰巨的任务,忍受暂时的屈辱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国家所以屈诸君使相承望者,以仆有尺寸可称,能忍辱负重故也。”
16、日理万机 [ rì lǐ wàn jī ]
释义:理:处理,办理;万机:种种事务。形容政务繁忙,工作辛苦。
出处:《尚书·皋陶谟》:“兢兢业业,一日二日万机。”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》:“相国、丞相,皆秦官,金印紫绶,掌丞天子助理万机。”
17、日乾夕惕 [ rì qián xī tì ]
释义:形容自早至晚勤奋谨慎,不敢懈怠。乾乾,自强不息貌;惕,小心谨慎。
出处:语出《易·乾》:“君子终日乾乾,夕惕若厉,无咎。”
18、生生不息 [ shēng shēng bù xī ]
释义:不断地生长、繁殖。
19、夙兴夜寐 [ sù xīng yè mèi ]
释义:夙:早;兴:起来;寐:睡。早起晚睡。形容勤奋。
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氓》:“夙兴夜寐,靡有朝矣。”
20、无所事事 [ wú suǒ shì shì ]
释义:事事:前一“事”为动词,做;后一“事”为名词,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
出处:明 归有光《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》:“然每晨入部升堂,祗揖而退,卒无所事事。”
21、忘餐废寝 [ wàng cān fèi qǐn ]
释义:忘记了睡觉,顾不得吃饭。形容对某事专心致志或忘我地工作、学习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忘餐废寝舒心害,若不是真心耐,志诚捱,怎能勾这相思苦尽甘来。”
22、小心谨慎 [ xiǎo xīn jǐn shèn ]
释义:形容言行慎重,不敢疏忽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出入禁闼二十余年,小心谨慎,未尝有过。”
23、夜以继日 [ yè yǐ jì rì ]
释义:晚上连着白天。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。
出处:《庄子·至乐》:“夫贵者,夜以继日,思虑善否。”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仰而思之,夜以继日。”
24、勇往直前 [ yǒng wǎng zhí qián ]
释义:勇敢地一直向前进。
出处:宋·朱熹《朱子全书·道统一·周子书》:“不顾旁人是非,不计自己得失,勇往直前,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。”
25、游手好闲 [ yóu shǒu hào xián ]
释义:指人游荡懒散,不愿参加劳动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章帝纪·元和三年诏》:“今肥田尚多,未有垦辟。其悉与赋贫民,给与粮种,务尽地力,勿令游手。”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:“我打你个游手好闲,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。
26、蒸蒸日上 [ zhēng zhēng rì shàng ]
释义:蒸蒸:一升、兴盛的样子。形容事业一天天向上发展。
出处:清 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:“你世兄又是槃槃大才,调度有方,还怕不蒸蒸日上吗?”
27、自暴自弃 [ zì bào zì qì ]
释义:暴:糟蹋、损害;弃:鄙弃。自己瞧不起自己,甘于落后或堕落。
出处:《孟子·离娄上》:“自暴者,不可与有言也;自弃者,不可与有为也。”
28、自强不息 [ zì qiáng bù xī ]
释义:自强:自己努力向上;息:停止。自觉地努力向上,永不松懈。
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天行健,君子以自强不息。”
29、自力更生 [ zì lì gēng shēng ]
释义:更生:再次获得生命,比喻振兴起来。指不依赖外力,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,把事情办好。
出处: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,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。 孙中山《中国问题的真解决》
30、枕戈尝胆 [ zhěn gē cháng dǎn ]
释义:头枕兵器,口尝苦胆。形容刻苦自励,发愤图强,或报仇雪耻心切。
出处:南朝·梁·沈初明《劝进梁元帝第三表》:“陛下英略纬天,沉明内断,横剑泣血,枕戈尝胆。”
形容一个人自强不息的词语(2个)
- 三日曲水1.指三月三日聚集在环曲水渠之旁进行的流觞宴饮活动。
- 三月三日1.即上巳节。汉以前取农历三月上旬之巳日,三国魏以后改用三月三日,不用上巳。见《晋书.礼志下》。《周礼.春官.女巫》"女巫掌岁时祓除衅浴"唐贾公彦疏:"一月有上巳,据上旬之巳而为祓除之事,见今三月三日水上戒浴是也。"《艺文类聚》卷四引《夏仲御别传》:"仲御诣洛,到三月三日,洛中公王以下,莫不方轨连轸,并至南浮桥边禊。"唐杜甫《丽人行》:"三月三日天气新,长安水边多丽人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