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哀而不伤 [ āi ér bù shāng ]- 释义: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 
- 2、唉声叹气 [ āi shēng tàn qì ]- 释义: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 - 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 
- 3、哀毁骨立 [ āi huǐ gǔ lì ]- 释义: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 - 出处: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 
- 4、黯然伤神 [ àn rán shāng shén ]- 释义:沮丧的样子。情绪低沉,心神忧伤。 - 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 
- 5、黯然失色 [ àn rán shī sè ]- 释义:黯然:心里不舒服、情绪低落的样子;失色:因惊恐而变以脸色。本指心怀不好,脸色难看。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,远远不如。 - 出处:南朝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李善注:“黯然,失色貌” 
- 6、黯然销魂 [ àn rán xiāo hún ]- 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 - 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 
- 7、黯然神伤 [ àn rán shén shāng ]- 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 
- 8、白手起家 [ bái shǒu qǐ jiā ]- 释义:白手:空手;起家:创建家业。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,艰苦创业。 - 出处:《朱子语类》卷一0七:“今士大夫白屋起家,以致荣显。” 
- 9、百感交集 [ bǎi gǎn jiāo jí ]- 释义:感:感想;交:同时发生。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。形容感触很多,心情复杂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 
- 10、毕恭毕敬 [ bì gōng bì jìng ]- 释义:形容态度十分恭敬。 - 出处:《诗经·小雅·小弁》:“维桑与梓,必恭敬止,靡瞻匪父,靡依匪母。” 
- 11、勃然大怒 [ bó rán dà nù ]- 释义:勃然:突然。突然变脸大发脾气。 - 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 
- 12、不寒而栗 [ bù hán ér lì ]- 释义: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 - 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 
- 13、悲痛欲绝 [ bēi tòng yù jué ]- 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 
- 14、怅然若失 [ chàng rán ruò shī ]- 释义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 - 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 
- 15、瞋目切齿 [ chēn mù qiè chǐ ]- 释义:瞋目:发怒时睁大眼睛。瞪大眼睛,咬紧牙齿。形容极端愤怒的样子。 - 出处: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是故天下之游谈士莫不日夜扼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,以说人主。” 
- 17、瞠目结舌 [ chēng mù jié shé ]- 释义:瞪:瞪着眼;结舌:说不出话来。瞪着眼睛说不出话来。形容窘困或惊呆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霁园主人《夜谭随录·梨花》:“因耳语其故,公子大骇,入舱隐叩细君,细君结舌瞠目。” 
- 18、诚惶诚恐 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- 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 - 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 
- 19、处之泰然 [ chǔ zhī tài rán ]- 释义:处:处理,对待;泰然:安然,不以为意的样子。若无其事的样子。形容自理事情沉着镇定。也指对待问题毫不在意。 - 出处:晋·袁宏《三国名臣序赞》:“爰初发迹,遘此颠沛,神情玄定,处之弥泰。” 
- 20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- 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 - 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 
- 21、捶胸顿足 [ chuí xiōng dùn zú ]- 释义:捶:敲打;顿:跺。敲胸口,跺双脚。形容非常懊丧,或非常悲痛。 - 出处:元·萧德祥《杀狗劝夫》第二折:“我衷肠,除告天,奈天高,又不知,只落的捶胸顿足空流泪。” 
- 22、春风得意 [ chūn fēng dé yì ]- 释义:旧时形容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心情。后形容职位升迁顺利。 - 出处:唐·孟郊《登科后》诗:“春风得意马蹄疾,一日看尽长安花。” 
- 23、迟疑不决 [ chí yí bù jué ]- 释义:形容拿不定主意。 - 出处:《宋史·侯益传》:“尔往至彼,如益来,即置勿问,苟迟疑不决,即以便宜从事。” 
- 24、冲冠眦裂 [ chōng guàn zì liè ]- 释义:形容愤怒到极点。眦裂,睁裂眼眶。 - 出处:语出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“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……瞋目视项王,头发上指,目眦尽裂。” 
- 25、愁山闷海 [ chóu shān mèn hǎi ]- 释义:忧愁如山,苦闷似海。形容愁闷象山一样大,象海一样深,无法排遣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“俺又不曾弄月嘲风,怎揽这场愁山闷海。” 
- 26、愁云惨淡 [ chóu yún cǎn dàn ]- 释义:惨淡:暗淡。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。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。 - 出处:唐·岑参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:“翰海阑干百丈冰,愁云惨淡万里凝。” 
- 27、抽抽噎噎 [ chōu chōu yē yē ]- 释义:形容低声哭泣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34回:“只是不能说得,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:‘你从此可都改了罢!’” 
- 28、怛然失色 [ dá rán shī sè ]- 释义:怛:畏惧,恐惧。指因害怕而变脸色。 - 出处:宋·苏洵《送石昌言舍人北使行》:“闻介马万骑驰过,剑槊相摩,终夜有声,人者怛然失色。” 
- 30、大发雷霆 [ dà fā léi tíng ]- 释义:霆:呼雷,喻震怒。比喻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。” 
四字成语形容情绪(351个)
••阅读 4160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脚步声很轻的四字成语大全
步履如飞,步履维艰,步履蹒跚,大摇大摆,大步流星,跌跌撞撞,婀娜多姿,鹅行鸭步,非同小可,飞针走线,风驰电掣,高视阔步,光明正大,鬼鬼祟祟,健步如飞,快步流星,凌波微步,炉火纯青,默默无闻,捏手捏脚,蹑手蹑脚,悄无人声,悄无声息,轻手轻脚,…
形容技艺非凡的四字成语大全
轻而易举,神通广大,无所不能,左萦右拂
形容为人民而死的四字成语大全
赤胆忠心,大公无私,捐躯殉国,克己奉公,死得其所,为国捐躯,以身殉职,以身殉国,高风亮节,重于泰山
鞭炮的火星用四字成语大全来形容
不明事理,穿云裂石,寂然无声,惊天动地,千千万万,人声鼎沸,身临其境,事半功倍,天震地骇,呜呼哀哉,响彻云表,响彻云际,响彻云霄,振聋发聩,震耳欲聋
形容大叫的四字成语大全有哪些
哀天叫地,畅叫扬疾,大仁大义,大包大揽,大吃大喝,大吉大利,大吵大闹,大吼大叫,大呼小叫,大哄大嗡,大吹大打,大喊大叫,大喊大吼,大富大贵,大开大合,大彻大悟,大恩大德,大慈大悲,大摇大摆,大是大非,大智大勇,大本大宗,大模大样,大澈大悟,…
形容一个颜色很多的四字成语大全
苍翠欲滴,姹紫嫣红,丰富多彩,绿草如茵,桃红柳绿,万紫千红,五光十色,五彩斑斓,五彩缤纷,五颜六色,绚丽多彩,银装素裹,郁郁葱葱,洁白无瑕
形容声音有力雄厚的四字成语大全
不明事理,铿锵有力,琅琅上口,声如洪钟,抑扬顿挫,振聋发聩,字正腔圆
形容有妇之夫的四字成语大全
欢喜冤家,奸夫淫妇,狼狈为奸,露水夫妻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