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多歧亡羊 [ duō qí wáng yáng ]
释义: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。
出处: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2、公子王孙 [ gōng zǐ wáng sūn ]
释义:旧时贵族、官僚的子弟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,右摄丸,将加己乎十仞之上,以其类为招。”
3、顾犬补牢 [ gù quǎn bǔ láo ]
释义:比喻事情出了差错,宜及时设法补救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4、绝长续短 [ jué cháng xù duǎn ]
释义:绝:截断。截取长的,补充短的。比喻用长处补短处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今楚国虽小,绝长续短,犹以数千里。”
5、歧路亡羊 [ qí lù wáng yáng ]
释义:歧路:岔路;亡:丢失。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。比喻事物复杂多变,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。
出处:《列子·说符》:“大道以多歧亡羊,学者以多方丧生。”
6、时不我待 [ shí bù wǒ dài ]
释义:我待:“待我”的倒装,等待我。时间不会等待我们。指要抓紧时间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日月逝矣,岁不我与。”
7、亡羊补牢 [ wáng yáng bǔ láo ]
释义:亡:逃亡,丢失;牢:关牲口的圈。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,还不算晚。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,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8、亡羊得牛 [ wáng yáng dé niú ]
释义:丢掉羊,得到牛。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。
出处:《淮南子·说山训》:“亡羊而得牛,则莫不利失也。”
9、无忧无虑 [ wú yōu wú lǜ ]
释义: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。
出处:元·郑廷玉《忍字记》第二折:“我做了个草庵中无忧无虑的僧家。”
10、亡羊之叹 [ wáng yáng zhī tàn ]
释义:亡:丢失。叹:叹息。为丢失了羊而叹息。比喻探索学问,徘徊歧路,结果一无所得,空留遗憾。亦作“亡羊歧路”。
11、五尺童子 [ wǔ chǐ tóng zǐ ]
释义:五尺:古代尺短,所以以五尺指儿童的身高。泛指儿童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不知夫五尺童子,方将调饴胶丝,加之乎四仞之上,而下为蝼蚁食也。”
12、臧谷亡羊 [ zāng gǔ wáng yáng ]
释义:后因以为典,喻事不同而实则一。常用来指单靠主观热情,而不顾事物的固有特性,结果好心办坏事。
出处:《庄子·骈拇》:“臧、谷二人牧羊,臧挟策读书,谷博塞以游,皆亡其羊。”宋·苏轼《和刘道原〈咏史〉》:“仲尼忧世接舆狂,藏谷虽殊竟两亡。”
13、补牢顾犬 [ bǔ láo gù quǎn ]
释义:丢失了羊,才修补羊圈;见了野兔,才回头唤狗去追捕。比喻对出现的失误,及时设法补救。
出处:语本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;亡羊而补牢,未为迟也。”
14、不慌不忙 [ bù huāng bù máng ]
释义:不慌张,不忙乱。形容态度镇定,或办事稳重、踏实。
出处:元·高文秀《襄阳会》第三折:“轮起刀来望我脖子砍,不慌不忙缩了头。”
15、见兔顾犬 [ jiàn tù gù quǎn ]
释义:看到了兔子,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。比喻动作虽稍迟,但赶紧想办法,还来得及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“见兔而顾犬,未为晚也。”
16、知错就改 [ zhī cuò jiù gǎi ]
释义:知道自己错了就立即改正。
出处:我这人缺点很多,知错就改便是其中之一。 王朔《刘慧芳》
17、从头做起 [ cóng tóu zuò qǐ ]
释义:从:自。从开始做起
出处:朱自清《古文学的欣赏》:“现在得从头做起,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……得创作。”
18、国家大事 [ guó jiā dà shì ]
释义:大事:重大事情。与国家利益有关的重大事情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贾复传》:“是时列侯唯高密、固始、胶东三侯与公卿参议国家大事,恩遇甚厚。”
亡羊补牢的意思用词语大全来形容(1个)
- 错上加错本来已经错了,又犯了新的错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