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唉声叹气 [ āi shēng tàn qì ]
释义: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
2、黯然销魂 [ àn rán xiāo hún ]
释义:黯然:心怀沮丧、面色难看的样子;销魂:灵魂离开肉体。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。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。
出处:梁·江淹《别赋》:“黯然销魂者,惟别而已矣。”
3、黯然神伤 [ àn rán shén shāng ]
释义:指心神悲沮的样子。
出处:清·百一居士《壶天录》:“女更黯然神伤,泫然流涕。”
4、百感交集 [ bǎi gǎn jiāo jí ]
释义:感:感想;交:同时发生。各种感触交织在一起。形容感触很多,心情复杂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见此茫茫,不觉百端交集,苟未免有情,亦复谁能遣此。”
5、闭门思过 [ bì mén sī guò ]
释义:过:过失。关起门来反省。
出处:《汉书·韩延寿传》:“因入卧传舍,闭閤思过。”三国蜀·诸葛亮《黜来敏教》:“自谓能敦厉薄俗,帅之以义。今既不能,表退职,使闭门思愆。”
6、勃然大怒 [ bó rán dà nù ]
释义:勃然:突然。突然变脸大发脾气。
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
7、不寒而栗 [ bù hán ér lì ]
释义:栗:畏惧,发抖。不冷而发抖。形容非常恐惧。
出处:《史记·酷吏列传》:“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,其后郡中不寒而栗,滑民佐吏为治。”
8、悲痛欲绝 [ bēi tòng yù jué ]
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9、闭阁自责 [ bì gé zì zé ]
释义:指关起门来自我反省。同“闭阁思过”。
出处:《汉书何并传》:“诩(严诩)本以孝行为官,谓掾史为师友,有过辄闭阁自责,终不大言。”
10、怅然若失 [ chàng rán ruò shī ]
释义:怅然:形容不如意、不痛快。 象失去什么似的烦恼不快。
出处: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殷怅然自失。”
11、诚惶诚恐 [ 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]
释义:诚:实在,的确;惶:害怕;恐:畏惧。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。
出处:汉·杜诗《乞退郡疏》:“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”
12、痴心妄想 [ chī xīn wàng xiǎng ]
释义:痴心: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;妄想:荒诞的打算。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。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·蒋兴哥重会珍珠衫》:“大凡人不做指望,到也不在心上;一做指望,便痴心妄想,时刻难过。”
13、触目惊心 [ chù mù jīng xīn ]
释义:看见某种严重情况,心里感到震惊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昌黎集·贞曜先生墓志铭》:“及其为诗,刿目怵心。”
14、垂头丧气 [ chuí tóu sàng qì ]
释义: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、萎蘼不振的样子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于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。”
15、椎心泣血 [ chuí xīn lì xuè ]
释义:椎心:捶胸脯;泣血:哭得眼中流血。捶拍胸膛,哭泣出血。形容非常悲痛。
出处:汉·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,计未从而骨肉受刑。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。”
16、逞心如意 [ chěng xīn rú yì ]
释义:犹言称心如意。
出处:钱锺书《写在人生边上·魔鬼夜访钱锤书先生》:“反过来说,作自传的人往往并无自己可传,就逞心如意地描摹出自己老婆、儿子都认不得的形象。”
17、大发雷霆 [ dà fā léi tíng ]
释义:霆:呼雷,喻震怒。比喻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。”
18、大放悲声 [ dà fàng bēi shēng ]
释义:放声痛哭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4回:“宝钗走到跟前,见凤姐已经停床,便大放悲声。”
19、大喜过望 [ dà xǐ guò wàng ]
释义:过:超过;望:希望。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,因而感到特别高兴。
出处:《汉书·黥布传》:“出就舍,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,布又大喜过望。”
20、呆若木鸡 [ dāi ruò mù jī ]
释义:呆:傻,发愣的样子。呆得象木头鸡一样。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。
出处:《庄子·达生》:“几矣。鸡虽有鸣者,已无变矣,望之似木鸡矣,其德全矣;异鸡无敢应者,反走矣。”
21、胆小如鼠 [ dǎn xiǎo rú shǔ ]
释义:胆子小得象老鼠。形容非常胆小。
出处:《魏书·汝阴王天赐传》:“言同百舌,胆若鼷鼠。”
22、胆战心惊 [ dǎn zhàn xīn jīng ]
释义:战:通“颤”,发抖。形容十分害怕。
出处:元·无名氏《碧桃花》第三折:“不由我不心惊胆战,索陪着笑脸儿褪后趋前。”
23、得意洋洋 [ dé yì yáng yáng ]
释义:洋洋:得意的样子。形容称心如意、沾沾自喜的样子。
出处:《史记·管晏列传》:“意气扬扬,甚自得也。”
24、斗志昂扬 [ dòu zhì áng yáng ]
释义:昂扬:情绪高涨。斗争的意志旺盛。
出处:毛泽东《介绍一个合作社》:“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,斗志昂扬,意气风发。”
25、多愁善感 [ duō chóu shàn gǎn ]
释义:善:容易。经常发愁和伤感。形容人思想空虚,感情脆弱。
出处:唐·陆龟蒙《自遣诗三十首》:“多情善感自难忘,只有风流共古长。”
26、胆颤心惊 [ dǎn chàn xīn jīng ]
释义:颤:发抖。形容非常害怕。
出处: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士女随迁》:“生长升平,谁曾惯遭离乱,苦怎言。胆颤心惊,如何可免。”
27、东怨西怒 [ dōng yuàn xī nù ]
释义:指任意指责别人。
出处:北齐·颜之推《颜氏家训·省事》:“须求趋竞,不顾羞惭,比较材能,斟量功伐,厉色扬声,东怨西怒;或有协持宰相瑕疵,而获酬谢,或有喧聒时人视听,求见发遣;以此得官,谓为才力,何异盗食致饱,窃衣取温哉!”
28、反躬自省 [ fǎn gōng zì xǐng ]
释义:躬:自身;省:检查。回过头来检查自己的言行得失。
出处:《礼记·乐记》:“好恶无节于内,知诱于外,不能反躬,天理灭矣。”
29、废然而返 [ fèi rán ér fǎn ]
释义:本指怒气消失,恢复常态,现在形容失望回来。
出处:《庄子·德充符》:“我拂然而怒,而适先生之所,则废然而反。”
30、愤愤不平 [ fèn fèn bù píng ]
释义:愤愤:很生气的样子。心中不服,感到气愤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王子成父诸人,俱愤愤不平,请于桓公,欲劫鲁侯,以报曹沫之辱。”
形容人物心理描写的词语有哪些(1个)
- 面有愧色愧:惭愧。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。形容有所内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