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鞍马劳顿 [ ān mǎ láo dùn ]
释义:骑马赶路过久,劳累疲困。形容旅途劳累。
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兴儿,我一路上鞍马劳顿,我权且歇息。”
2、懊悔无及 [ ào huǐ wú jí ]
释义:后悔已来不及了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九十八回;“令人往探之,果是虚营,只插着数十面旌旗,兵已去了二日也。曹真懊悔无及。”
3、财殚力痡 [ cái dān lì pū ]
释义:殚:竭尽;痡:过度疲劳。钱财枯竭,民力疲困。
出处:唐·李华《吊古战场文》:“汉倾天下,财殚力痡。”
4、翻然悔悟 [ fān rán huǐ wù ]
释义:悔:悔恨;悟:觉悟。很快地醒悟过来。形容转变得很快。指思想完全转变,彻底醒悟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今则释然悟,翻然悔曰:‘其邈也,乃所以怒其来之不继也;其悄也,乃所以示其意也。’”
5、反劳为逸 [ fǎn láo wéi yì ]
释义:劳:疲劳;逸:安闲,休息。把疲劳转化为安逸。
出处:明·揭喧《兵经百篇·更字》:“我一战而人数应,误逸为劳;人数战而人数休,反劳为逸;逸则可作,劳则可败。”
6、悔过自新 [ huǐ guò zì xīn ]
释义:悔:悔改;过:错误;自新:使自己重新做人。悔恨以前的过失,决心重新作人。
出处:《史记·吴王濞列传》:“于古法当诛,文帝弗忍,因赐几杖。德至厚,当改过自新。《新唐书·冯元常传》:“元常喻以恩信,约悔过自新,贼相率脱甲而缚。”
7、悔恨交加 [ huǐ hèn jiāo jiā ]
释义:交加:一起袭来,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。既后悔又怨恨。形容非常懊悔痛心。
8、昏昏欲睡 [ hūn hūn yù shuì ]
释义:昏昏沉沉,只想睡觉。形容极其疲劳或精神不振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贾奉雉》:“是秋入闱复落,邑邑不得志,颇思郎言,遂取前所指示者强读之,未至终篇,昏昏欲睡,心惶惑无以自主。”
9、昏昏沉沉 [ hūn hūn chén chén ]
释义:形容人神志不清的样子。
出处: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三折:“准备着被儿枕儿,则索昏昏沉沉的睡。”
10、嗟悔无及 [ jiē huǐ wú jí ]
释义:叹息和后悔已经来不及了。
出处:《尚书·盘庚上》:“汝悔身何及。”
11、筋疲力尽 [ jīn pí lì jìn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2、筋疲力竭 [ jīn pí lì jié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3、精疲力尽 [ jīng pí lì jìn ]
释义:精神疲乏,气力用尽。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5、力尽筋疲 [ lì jìn jīn pí ]
释义:形容非常疲乏,一点力气也没有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论淮西事宜状》:“虽时侵掠,小有所得,力尽筋疲,不偿其费。”
16、劳筋苦骨 [ láo jīn kǔ gǔ ]
释义:指劳动繁重,使筋骨疲劳痛苦。
出处: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王褒传》:“故工之用钝器也,劳筋苦骨。”
17、劳形苦心 [ láo xíng kǔ xīn ]
释义:身体疲劳,精神困乏。
出处:鲁迅《故事新编·非攻》:“劳形苦心,扶危济急,是贱人的东西,大人们不取的。”
18、身心交病 [ shēn xīng jiāo bìng ]
释义:交:一齐,同时;病:困乏。身体和精神都很困乏。
出处:鲁迅《而已集》:“至于我呢,前年已经四十五岁了,而且早已身心交病,似乎无须这么宝贵生命,思患豫防。”
19、身心交瘁 [ shēn xīng jiāo cuì ]
释义: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。
出处:石三友《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“绝唱”》:“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,匝月之间,与世长辞。”
20、死而无悔 [ sǐ ér wú huǐ ]
释义:就是死了也不懊悔。形容态度坚决。
出处:《论语·述而》:“子曰:‘暴虎冯河,死而无悔者,吾不与也。’”
21、食饥息劳 [ shí jī xī láo ]
释义:指使饥饿者得食,疲劳者休息。
出处:战国·宋·墨翟《墨子·天志中》:“内有以食饥息劳,持养其万民,则君臣上下惠忠,文子弟兄慈孝。”
22、学识渊博 [ xué shí yuān bó ]
释义:指学识深而且广。
出处:孙犁《小说杂谈》:“我们可以说作者的学识渊博,但不会说他是在卖弄。”
23、以逸待劳 [ yǐ yì dài láo ]
释义:逸:安闲;劳:疲劳。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,养精蓄锐,等疲乏的敌人来犯时给以迎头痛击。
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25、有气无力 [ yǒu qì wú lì ]
释义:形容说话声音微弱,作事精神不振。也形容体弱无力。
出处: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吴衙内邻舟赴约》:“正不知舱中另有个替吃饭的,还饿得有气无力哩。”
26、养精蓄锐 [ yǎng jīng xù ruì ]
释义:养:保养;精:精神;蓄:积蓄;锐:锐气。保养精神,蓄集力量。
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34回:“且待半年,养精蓄锐,刘表,孙权可一鼓而下也。”
27、以佚待劳 [ yǐ yì dài láo ]
释义:多指作战时采取守势,养精蓄锐,让敌人来攻,然后乘其疲劳,战而胜之。
出处:《孙子·军争》:“以近待远,以佚待劳,以饱待饥,此治力者也。”
28、在天之灵 [ zài tiān zhī líng ]
释义:尊称死者的精神。
出处:宋 朱弁《曲洧旧闻》第八卷:“陛下虽欲用之,如其在天之灵何?”
29、舟车劳顿 [ zhōu chē láo dùn ]
释义:舟车:船与车,泛指一切水陆交通工具。劳顿:劳累疲倦。形容旅途疲劳困顿。
出处:钱钟书《围城》第二章:“那两位记者都说:‘今天方博士舟车劳顿,明天早晨到府聆教。’”
30、精疲力竭 [ jīng pí lì jié ]
释义:竭:尽。精神、力气消耗已尽。形容非常疲劳。
出处:宋·司马光《司马温公文集·卷二·道傍田家》诗:“筋疲力弊不入腹,未议县官租税促。”
形容非常疲倦的词语(6个)
- 师老民疲师:军队;老:衰竭;民:民众;疲:疲乏。部队士气衰落,百姓疲惫不堪。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、人民极其疲劳。
- 明镜不疲明亮的镜子不为频繁地照人而疲劳。比喻人的智慧不会因使用而受损害。
- 春困秋乏困:困倦;乏:疲劳。春秋季节天气容易使人感到困倦疲乏。
- 梦想为劳睡梦中也在想,致使疲劳。形容思念之深切,到了过分的程度。
- 民疲师老民:民众;疲:疲乏;师:军队;老:衰竭。部队士气衰落,百姓疲惫不堪。形容连年征战造成士兵、人民极其疲劳。
- 重新做人指已认识、悔改所犯罪过,并以此为起点重新塑自己的形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