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熬肠刮肚 [ áo cháng guā dù ]
释义:谓从事饮食方面尽力节俭。
出处:陈登科《活人塘》三:“咱薛家祖上是锅碗一担挑到新河集的,落了户,靠两只手苦,可怜,熬肠刮肚的,买了这几亩田。”
2、卑宫菲食 [ bēi gōng fěi shí ]
释义:指宫室简陋,饮食菲薄。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。
出处:语出《论语·泰伯》:“禹,吾无间然矣!菲饮食,而致孝乎鬼神;恶衣服,而致美乎黻冕;卑宫室,而尽力乎沟洫。”
3、弊衣箪食 [ bì yī dān shí ]
释义: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出处:《周书·儒林传论》:“其沉默孤微者,亦笃志于章句,以先王之道,饰腐儒之姿,达则不过侍讲训胄,穷则终于弊衣箪食。”
4、弊衣疏食 [ bì yī shū shí ]
释义:破旧的衣着,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清苦。
出处:《周书·柳虯传》:“弊衣疏食,未尝改操。”
5、弊衣蔬食 [ bì yī shū shí ]
释义: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。指生活俭朴。同“弊衣箪食”。
出处:《周书·柳虯传》:“弊衣蔬食,未尝到改操。”
6、布裙荆钗 [ bù qún jīng chāi ]
释义:粗布做的裙,荆条做的钗。旧时形容贫家女子服饰俭朴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虞通之《为江敩让尚公主表》:“年近将冠,皆已有室,荆钗布裙,足得成礼。”宋·周恽《清波杂志·陶谷》:“有善谋者,选籍中艳丽,诈为驿卒孀女,布裙荆钗,日拥彗于庭。”
7、布衣粝食 [ bù yī lì shí ]
释义:形容生活清苦。同“布衣蔬食”。
出处:唐·房鲁《上节度使书》:“其愧非愧,布衣粝食,僮饥蹇驴也,所以愧者,彼何人也,予何人也。”
8、鹑居鷇食 [ chún jū kòu shí ]
释义:鷇:待母哺食的幼鸟,它不挑拣食物。如鹌鹑一样居无定所,象幼雏一样饥不择食。比喻生活俭朴,不求享受。
出处:《庄子·天地》:“夫圣人鹑居而鷇食,鸟行而无彰。”
9、采椽不斫 [ cǎi chuán bù zhuó ]
释义:采:柞木。比喻生活简朴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:“尧之王天下也,茅茨不翦,采椽不斫。”汉·曹操《度关山》诗:“不及唐尧,采椽不斫。世叹伯夷,欲以厉俗。”
10、吃苦耐劳 [ chī kǔ nài láo ]
释义:耐:禁受得住。能过困苦的生活,也经得起劳累。
出处:周恩来《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》:“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,不怕困难。”
12、黜奢崇俭 [ chù shē chóng jiǎn ]
释义:革除奢华,崇尚俭仆。
出处:清·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七:“嘉庆某年,御制《观龙舟诗》。命词臣赓和。众皆窘于水嬉嬉字韵,独钱唐陈太史嵩庆句云:‘万国鱼龙呈曼衍,九重珠玉戒荒嬉。’盖上方以‘黜奢崇俭论’示廷臣也。”
13、粗衣恶食 [ cū yī è shí ]
释义: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司马朗传》:“虽在军旅,常粗衣恶食,俭以率下。”
14、待人接物 [ dài rén jiē wù ]
释义:物:人物,人们。指跟别人往来接触。
出处:汉·司马迁《报任少卿书》:“教以慎于接物,推贤士为务。”明·陶宗仪《辍耕录》卷五:“右二事可见前辈诸老谦恭退抑,汲引后进,待人接物者如此。”
15、淡泊明志 [ dàn bó míng zhì ]
释义:指不追求名利才能使志趣高洁。
出处: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戒子书》:“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”
16、恶衣恶食 [ è yī è shí ]
释义:恶:粗劣的。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。
出处:《论语·里仁》:“士之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,未足与议也。”
17、恶衣粝食 [ è yī lì shí ]
释义:粝:糙米。穿粗劣的衣服,吃糙米做的饭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出处:宋·苏轼《礼义信足以成德论》:“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,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,而自为百工。”
18、恶衣菲食 [ è yī fēi shí ]
释义: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
出处:《梁书·太祖张皇后等传序》:“高祖拨乱反正,深鉴奢逸,恶衣菲食,务先节俭。”
19、恶衣蔬食 [ è yī shū shí ]
释义:粗劣的衣食。形容生活俭朴。同“恶衣菲食”。
出处:晋·葛洪《神仙传·孔元方》:“元方仁慈,恶衣蔬食。”
20、饭糗茹草 [ fàn qiǔ rú cǎo ]
释义:饭、茹:吃;糗:干粮;草:指野菜。吃的是干粮、野菜。形容生活清苦。
出处: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舜之饭糗茹草也,若将终身焉?”
21、菲食薄衣 [ fěi shí bó yī ]
释义:菲:微薄。微薄的衣服,粗劣的食物。形容生活十分俭朴。
出处:《梁书·武帝纪上》:“其中有可以率先卿士,准的甿庶,菲食薄衣,请自孤始。”
22、躬行节俭 [ gōng xíng jié jiǎn ]
释义:躬行:亲自践行。亲自做到节约勤俭。
出处:《汉书·霍光传》:“师受《诗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、躬行节俭,慈仁爱人。”
23、葛屦履霜 [ gě jù lǚ shuāng ]
释义:冬天穿著夏天的鞋子。比喻过分节俭吝啬。
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葛屦》:“纠纠葛屦,可以履霜?”《幼学琼林·卷二·衣服类》:“葛屦履霜,诮俭啬之过甚。”
24、攻苦食俭 [ gōng kǔ shí jiǎn ]
释义:犹攻苦食淡。形容刻苦自励。
出处:明·王世贞《觚不觚录》:“余举进士,不能攻苦食俭。”
25、褐衣蔬食 [ hè yī shū shí ]
释义:褐衣:粗布衣服;蔬食:粗糙的饭食。穿的是粗布衣服,吃的是粗茶淡饭。形容生活困苦。
出处:《史记·游侠列传》:“故季次、原宪终年空室蓬户,褐衣蔬食。”
26、艰苦朴素 [ jiān kǔ pǔ sù ]
释义:指吃苦耐劳、勤俭节约的作风。
出处:毛泽东《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要勤俭建国,反对铺张浪费,提倡艰苦朴素、同甘共苦。”
27、艰难困苦 [ jiān nán kùn kǔ ]
释义:形容处境艰苦,困难重重。
出处:清 李渔《巧团圆 书帕》:“怎奈爹爹过于详慎,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,才与他完姻缔好。”
28、俭故能广 [ jiǎn gù néng guǎng ]
释义:平素俭省,所以能够富裕。
出处:《老子》:“慈故能勇,俭故能广。”
29、节衣缩食 [ jié yī suō shí ]
释义:省吃省穿。形容节约。
出处:《史记·贷殖列传》:“能薄饮食,忍嗜欲,节衣服。”
30、戒奢宁俭 [ jiè shē níng jiǎn ]
释义:戒:戒除;奢:奢侈;宁:宁可,宁愿;俭:节俭。宁愿节俭,也要戒除奢侈。
出处:《论语·八佾》:“礼,与其奢也,宁俭。”
形容生活很俭朴的词语(4个)
- 俭者心常富俭:节俭;富:富足。节俭的人常常觉得很富足。
- 守约居穷守约:保持节俭;居穷:处于穷困状态。指过着贫困简朴的生活。
- 羔羊素丝羔羊:小羊羔,此指小羊羔的皮;素:白。用小羊羔的皮毛缝制衣服,用素丝作为装饰。旧时称赞士大夫正直节俭,品德与仪表一样美。
- 自奉菲薄奉:信奉。指奉行节俭,对物质生活无所要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