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勃然大怒 [ bó rán dà nù ]- 释义:勃然:突然。突然变脸大发脾气。 - 出处:汉·班固《汉书·谷永传》:“是故皇天勃然发怒。” 
- 2、藏怒宿怨 [ cáng nù sù yuàn ]- 释义:藏、宿:存留。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。指心怀怨恨,久久难消。 - 出处:《孟子·万章上》:“仁人之于弟也,不藏怒焉,不宿怨焉。” 
- 3、冲冠怒发 [ chōng guàn nù fà ]- 释义:形容极为愤怒。 - 出处:《旧唐书·郑畋传》:“而畋冲冠怒发,投袂冶兵,罗剑戟于樽前,练貔貅于阃外。” 
- 4、大发雷霆 [ dà fā léi tíng ]- 释义:霆:呼雷,喻震怒。比喻大发脾气,大声斥责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书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而发雷霆之怒。” 
- 5、和颜悦色 [ hé yán yuè sè ]- 释义:颜:面容;悦:愉快;色:脸色。脸色和霭喜悦。形容和善可亲。 - 出处:《论语·季氏》:“友便辟,友善柔、友便佞,损也。”邢昺疏:“善柔,谓面柔,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。” 
- 6、赫然而怒 [ hè rán ér nù ]- 释义:形容大怒。火冒三丈的样子。 
- 7、横眉怒目 [ héng méi nù mù ]- 释义:形容怒视的样子。 - 出处:五代·后蜀·何光远《监戒录》引陈裕诗:“横眉怒目强干嗔,便作阎浮有力神。祸福岂由泥捏汉,烧香代养弄蛇人。” 
- 8、火冒三丈 [ huǒ mào sān zhàng ]- 释义:形容愤怒到极点。 - 出处:周而复《上海的早晨》第一部:“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,火冒三丈。” 
- 9、戟指怒目 [ jǐ zhǐ nǔ zhāng ]- 释义:指着人,瞪着眼。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。 - 出处:马辂《国共和谈演义》第六回:“张学良还要解释,蒋早气得七窍生烟,戟指怒目。抗日,抗日,等我死了以后,你再去抗日好了!” 
- 10、金刚怒目 [ jīn gāng nù mù ]- 释义:形容面目威猛可畏。 - 出处:《太平广记》卷一七四引《谈薮》:“金刚努目,所以降伏四魔;菩萨低眉,所以慈悲六道。” 
- 11、积羞成怒 [ jī xiū chéng nù ]- 释义:犹恼羞成怒。指羞愧至极,转生愤怒。 - 出处:梁启超《清议报一百册祝辞并论报馆之责任及本馆之经历》:“既而臣民犯颜,友邦侧目,志不得逞,遂乃积羞成怒,大兴党狱。” 
- 12、雷嗔电怒 [ léi chēn diàn nù ]- 释义:暴怒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77回:“如今且说宝玉只道王夫人不过来搜检搜检,无甚大事,谁知竟这样雷嗔电怒的来了。” 
- 13、雷霆之怒 [ léi tíng wàn j ]- 释义:雷霆:霹雳。象霹雳一样的盛怒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吴志·陆逊传》:“今不忍小忿,而发雷霆之怒,违垂堂之戒,轻万乘之重,此臣之所惑也。” 
- 14、怒不可遏 [ nù bù kě è ]- 释义:遏:止。愤怒地难以抑制。形容十分愤怒。 - 出处: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二十七回:“贾大少爷正在自己动手掀王师爷的铺盖,被王师爷回来从门缝里瞧见了,顿时气愤填膺,怒不可遏。” 
- 15、怒发冲冠 [ nù fà chōng guān ]- 释义:指愤怒得头发直竖,顶着帽子。形容极端愤怒。 - 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盗跖闻之大怒,目如明星,发上指冠。”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,怒发上冲冠。” 
- 16、怒火中烧 [ nù huǒ zhōng shāo ]- 释义:怒气象火一样在心中燃烧。形容怀着极大的愤怒。 - 出处:宋 王迈《臞轩集》:“虚舟相触何心在,怒火虽炎一响空。” 
- 17、怒目而视 [ nù mù ér shì ]- 释义:睁圆了眼睛瞪视着。形容正要大发脾气的神情。 -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三回:“李儒见丁原背后一人,生得器宇轩昂,威风凛凛,手执方天画戟,怒目而视。” 
- 18、怒目切齿 [ nù mù qiè chǐ ]- 释义:怒目:怒视的样子;切齿:咬紧牙齿。形容极其愤恨。 - 出处:晋·刘伶《酒德颂》:“闻吾风声,议其所以,乃奋袂攘衿,怒目切齿。” 
- 19、怒气冲天 [ nù qì chōng tiān ]- 释义:怒气部上天空。形容愤怒到极点。 - 出处:元·杨显之《潇湘雨》第四折:“我和他有甚恩情相顾恋,待不沙又怕背了这恩人面,只落的嗔嗔忿忿,伤心切齿,怒气冲天。” 
- 20、怒形于色 [ nù xíng yú sè ]- 释义:形:显露;色:脸色。内心的愤怒在脸上显露出来。 - 出处:明·冯梦龙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十八回:“曹沫右手按剑,左手揽桓公之袖,怒形于色。” 
- 21、怒火冲天 [ nù huǒ chōng tiān ]- 释义:形容愤怒之极,无法抑制。 - 出处:老舍《龙须沟》第一幕:“[程娘子]怒火冲天,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,却被狗子一把抓住。” 
- 22、怒目横眉 [ nù mù héng méi ]- 释义:耸起眉毛,瞪大眼睛。形容怒视的样子。 - 出处:五代·后蜀·何光远《监戒录》引陈裕诗:“横眉怒目强干嗔,便作阎浮有力神。祸福岂由泥捏汉,烧香代养弄蛇人。” 
- 23、怒气冲冲 [ nù qì chōng chōng ]- 释义:盛怒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魏秀仁《花月痕》第十二回:“[钱同秀]一手将烟灯砸在地下,说道:‘好好,你们做了一路!’就怒气冲冲的出来上车。” 
- 24、怒气填胸 [ nù qì tián xiōng ]- 释义:胸中充满了愤怒。形容愤怒到了极点。 - 出处: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五十七回:“却说周瑜怒气填胸,坠于马下,左右急救归船。” 
- 25、气急败坏 [ qì jí bài huài ]- 释义:上气不接下气,狼狈不堪。形容十分荒张或恼怒。 - 出处: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六十七回:“水军头领棹船接济军马,陆续过渡,只见一个人气急败坏跑将来。” 
- 26、凶神恶煞 [ xiōng shén è shà ]- 释义:原指凶恶的神。后用来形容非常凶恶的人。 - 出处:元·无名氏《桃花女》第三折:“又犯着金神七煞上路,又犯着太岁,遭这般凶神恶煞,必然板僵身死了也。” 
- 27、暴跳如雷 [ bào tiào rú léi ]- 释义:急怒叫跳,象打雷一样猛烈。形容又急又怒,大发脾气的样子。 - 出处: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六回:“严贡生越发恼得暴跳如雷。” 
- 28、疾言怒色 [ jí yán nù sè ]- 释义: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。同“疾言厉色”。 - 出处:清·戴名世《张验封传》:“为人宽厚和平,平生未尝有疾言怒色,有犯者皆不与校。” 
- 29、心平气和 [ xīn píng qì hé ]- 释义:心情平静,态度温和。指不急躁,不生气。 - 出处:宋·苏轼《菜羹赋》:“先生心平而气和,故虽老而体胖。” 
形容盛怒时很凶的样子会用到成语(29个)
••阅读 2035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形容胖乎乎样子的成语大全
矮矮胖胖,膀大腰圆,肥头大耳,虎背熊腰,瘠人肥己,空腹便便,心宽体胖,雍容华贵,真才实学,支离臃肿,大腹便便
形容昏黑阴暗的样子的成语大全
暗淡无光,暗无天日,暗昧之事,暗室欺心,黯淡无光,白山黑水,白往黑来,白往黑归,白沙在涅,与之俱黑,白纸黑字,白黑分明,白黑颠倒,白黑不分,背暗投明,拨云雾见青天,薄暮冥冥,不明事理,不清不白,不见天日,长夜漫漫,长夜难明,重睹天日,重见天…
形容人快要死了的样子的成语大全
断香零玉,风中之烛,风烛残年,苟延残喘,含笑九泉,岌岌可危,命在旦夕,气息奄奄,人命危浅,日薄西山,入土为安,撒手人寰,死不瞑目,死不足惜,死得其所,死而无憾,危在旦夕,五马分尸,香消玉殒,一命呜呼,瘗玉埋香,朝不保夕,病入膏肓,死于非命,…
形容急切的样子的成语大全
按纳不下,按捺不住,巴巴劫劫,报仇雪恨,报仇心切,不关紧要,不汲汲于富贵,操之过切,匆匆忙忙,归心如飞,鹤立企伫,恨铁不成钢,缓步代车,惶恐不安,急不可待,急不可耐,急不及待,急于求成,汲汲于富贵,汲汲忙忙,汲汲皇皇,惊魂未定,裂裳裹足,裂…
形容高耸阴森浓郁的样子的成语大全
不知不觉,驰魂夺魄,怵目惊心,道路相告,动魄惊心,高耸入云,毛骨悚然,渺无人烟,目不暇给,胆战心惊
形容抖动摇晃的样子成语大全
发蒙振槁,撼地摇天,轻而易举,瑟瑟缩缩,摇头晃脑
我会用成语大全形容不同的季节春夏秋冬
白雪皑皑,百花争艳,冰天雪地,草长莺飞,橙黄橘绿,春光明媚,春暖花开,春意盎然,春寒料峭,春色满园,春风化雨,春雨如油,电闪雷鸣,鹅毛大雪,风和日丽,风雪交加,寒冬腊月,寒风刺骨,火伞高张,燋金烁石,林寒涧肃,秋高气爽,硕果累累,天高气爽,…
形容很多样子的四字成语大全
百花齐放,包罗万象,变化多端,不可枚举,不可胜举,层出不穷,绰绰有余,多如牛毛,丰富多彩,各式各样,各种各样,艰难困苦,接连不断,举不胜举,林林总总,琳琅满目,漫山遍野,美不胜收,目不暇接,千秋万代,千秋万岁,三般两样,万万千千,万代千秋,…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