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不知轻重 [ bù zhī qīng zhòng ]
释义: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。
出处:《吕氏春秋·本生》:“今世之人,惑者多以性养物,则不知轻重也。”
2、出言不逊 [ chū yán bù xùn ]
释义:逊:谦让,有礼貌。说话粗暴无礼。
出处:《三国志·魏书·张郃传》:“郃快军败,出言不逊。”
3、大言不惭 [ dà yán bù cán ]
释义:说大话,不感到难为情。
出处:《论语·宪问》:“子曰:‘其言之不怍,则为之也难。’”宋·朱熹注:“大言不惭,则无必为之志,而不自度其能否也。欲践其言,其不难哉!”
4、过甚其辞 [ guò shèn qí cí ]
释义:指话说得过分,不符合实际情况。
出处:郭沫若《反正前后》第一篇三:“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,以为我是过甚其辞。”
5、信口胡言 [ xìn kǒu hú yán ]
释义:随口乱说。指毫无根据、不负责任地瞎说。
出处:清·吴璿《飞龙全传》第一回:“这里什么去处,你敢信口胡言!”
6、言高语低 [ yán gāo yǔ dī ]
释义:说话不知轻重,没有分寸。
出处:元·郑廷玉《金凤钗》第三折:“店小二云:‘小人早晚言高语低,耽待些儿。’”
7、溢言虚美 [ yì yán xū měi ]
释义:过甚其辞、不符合实际地称美。
出处:清·方苞《书周颂清庙诗后》:“古人事君亲要于诚信,不敢溢言虚美,以滋天下后世之口实也。”
10、自以为是 [ zì yǐ wéi shì ]
释义:是:对。总以为自己是对的。形容主观,不虚心。
出处:《荀子·荣辱》:“凡斗者必自以为是,而以人为非也。”《孟子·尽心下》:“众皆悦之,自以为是。”
11、躁言丑句 [ zào yán chǒu jù ]
释义:丑恶的言辞。躁,通“臊”。
出处:南朝梁·刘勰《文心雕龙·奏启》:“若能辟礼门以悬规,标义路以植矩,然后逾垣者折肱,捷径者灭趾,何必躁言丑句,诟病为切哉!”
12、智小言大 [ zhì xiǎo yán dà ]
释义:指才智低下,说话口气却很大。
出处:《旧唐书·江夏王道宗传》:“君集智小言大,举止不伦,以臣观之,必为戎首。”
13、胡言乱语 [ hú yán luàn yǔ ]
释义:指没有根据,不符实际的瞎说,或说胡话。
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六:“这二老汉,各人好与三十棒。何故?一个说长说短,一个胡言乱语。虽然如是,且放过一著。”
14、涎言涎语 [ xián yán xián yǔ ]
释义:厚着脸皮胡言乱语,撒赖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44回:“那贾琏撒娇撒痴,涎言涎语的,还只管乱说。”
15、恶言恶语 [ è yán è yǔ ]
释义:指用狠毒的话骂人或说话
出处: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20卷:“一路恶言恶语,直嚷到自己房中,说向丈夫。”
16、冒冒失失 [ mào mào shī shī ]
释义:过分地随便对待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83回:“妹妹,回来见了老太太,别象刚才那样冒冒失失的了。”
形容说话不谦虚没有礼貌的词语是什么(1个)
- 随口乱说随便乱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