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备位充数 [ bèi wèi chōng shù ]
释义:备位:如同尸位,意即徒在其位,不能尽职;充数:用不够格的人来凑足数额。是自谦不能做事的话。
出处:《汉书·萧望之传》:“吾尝备位将相,年逾六十矣。”《晏子春秋·谏下》:“其女子往辞晏子之家,托曰:‘负郭之民贱妾,请有道于相国,不胜其欲,愿得充数乎下陈。’”
2、不稼不穑 [ bù jià bù sè ]
释义:稼:播种;穑:收获谷物。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。
出处:《诗经·魏风·伐檀》:“不稼不穑,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
3、不劳而获 [ bù láo ér huò ]
释义: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。
出处:《孔子家语·入官》:“所求于迩,故不劳而得也。”
4、不知所措 [ bù zhī suǒ cuò ]
释义:措:安置,处理。不知道怎么办才好。形容处境为难或心神慌乱。
出处:《论语·子路》:“则民无所措手足。”《三国志·吴书·诸葛恪传》:“哀喜交并,不知所措。”
5、不勤而获 [ bù qín ér huò ]
释义:指不劳而获。
出处:宋·王谠《唐语林·补遗三》:“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,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。”
6、大腹便便 [ dà fù pián pián ]
释义:便便:肥胖的样子。形容肥胖的样子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边韶传》:“边孝先,腹便便。”
7、饭来开口 [ fàn lái kāi kǒu ]
释义:指吃现成饭。形容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同“饭来张口”。
出处:唐·元稹《放言》诗:“酒熟餔糟学渔父,饭来开口似神鸦。”
8、好吃懒做 [ hào chī lǎn zuò ]
释义:好:喜欢、贪于。贪于吃喝,懒于做事。
出处: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:“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,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。”
9、好逸恶劳 [ hào yì wù láo ]
释义:逸:安逸;恶:讨厌、憎恨。贪图安逸,厌恶劳动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郭玉传》:“其为疗也,有四难焉:自用意而不任臣,一难也;将身不谨,二难也;骨节不强,不能使药,三难也;好逸恶劳,四难也。”
10、娇生惯养 [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]
释义:从小就被溺爱、娇养惯了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七十七回:“宝玉冷笑道:‘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,何尝受过一日委屈。’”
11、两败俱伤 [ liǎng bài jù shāng ]
释义:斗争双方都受到损伤,谁也没得到好处。
出处: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:“有顷,两虎果斗,大者伤,小者死,庄子从伤者而刺之,一举果有双虎之功。”
12、尸位素餐 [ shī wèi sù cān ]
释义:尸位:空占职位,不尽职守;素餐:白吃饭。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,白吃饭。
出处:《汉书·朱云传》:“今朝廷大臣,上不能匡主,下亡以益民,皆尸位素餐。”
13、守株待兔 [ shǒu zhū dài tù ]
释义:株:露出地面的树根。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。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,不知变通。
出处:《韩非子·五蠹》记载: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,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,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,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。
14、顺手牵羊 [ shùn shǒu qiān yáng ]
释义:顺手把人家的羊牵走。比喻趁势将敌手捉住或乘机利用别人。现比喻乘机拿走别人的东西。
出处:《礼记·曲礼上》:“效马效羊者右牵之。”
15、四体不勤 [ sì tǐ bù qín ]
释义:四肢不劳动,形容脱离劳动。
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微子》:“子路问曰:‘子见夫子乎?’丈人曰:‘四体不勤,五谷不分,孰为夫子?’”
16、头头是道 [ tóu tóu shì dào ]
释义:本为佛家语,指道无所不在。后多形容说话做事很有条理。
出处:《续传灯录·慧力洞源禅师》:“方知头头皆是道,法法本圆成。”
17、纨绔子弟 [ wán kù zǐ dì ]
释义:纨裤:细绢裤。衣着华美的年轻人。旧时指官僚、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、不务正业的子弟。
出处: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出与王、许子弟为群,在于绮襦纨裤之间,非其好也。”《宋史·鲁宗道传》:“馆阁育天下英才,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?”
18、无功受禄 [ wú gōng shòu lù ]
释义:禄:旧时官吏的薪俸。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。
出处:《诗·魏风·伐檀序》:“在位贪鄙,无功而受禄,君子不得进仕尔。”
19、无所事事 [ wú suǒ shì shì ]
释义:事事:前一“事”为动词,做;后一“事”为名词,事情。闲着什么事都不干。
出处:明 归有光《送同年丁聘之之任平湖序》:“然每晨入部升堂,祗揖而退,卒无所事事。”
20、摇唇鼓舌 [ yáo chún gǔ shé ]
释义:耍嘴皮,嚼舌头。形容耍弄嘴皮进行挑拨煽动。
出处:《庄子·盗跖》:“多辞缪说,不耕而食,不织而衣,摇唇鼓舌,擅生是非,以迷天下之主。”
21、游手好闲 [ yóu shǒu hào xián ]
释义:指人游荡懒散,不愿参加劳动。
出处: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章帝纪·元和三年诏》:“今肥田尚多,未有垦辟。其悉与赋贫民,给与粮种,务尽地力,勿令游手。”元·无名氏《杀狗劝夫》:“我打你个游手好闲,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。
22、坐收渔利 [ zuò shōu yú lì ]
释义:比喻利用别人的矛盾而从中获利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“今者臣来,过易水,蚌方出曝,而鹬啄其肉,蚌合而拑其喙。……两者不肯相舍,渔者得而并禽之。”
23、招是惹非 [ zhāo shì rě fēi ]
释义:招惹是非。指无故生事。
出处:《京本通俗小说·志诚张主管》:“你许多时不行这条路,如今去端门看灯,从张员外门前经过,又是招是惹非。”
24、饱食终日 [ bǎo shí zhōng rì ]
释义:终日:整天。整天吃饱饭,不动脑筋,不干什么正经事。
出处:《论语·阳货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难矣哉!”
25、出何典记 [ chū hé diǎn jì ]
释义:指无稽之谈。
出处:《后汉书·边韶传》:“寐与周公通梦,静与孔子同意,师而可嘲,出何典记。”
26、墨守成规 [ mò shǒu chéng guī ]
释义:墨守:战国时墨翟善于守城;成规:现成的或久已通行的规则、方法。指思想保守,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。
出处:明·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嵘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准的也。”
27、渔人之利 [ yú rén zhī lì ]
释义:渔人:比喻第三者。比喻双方争执不下,两败俱伤,让第三者占了便宜。
出处: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记载:蚌张开壳晒太阳,鹬去啄它,嘴被蚌壳夹住,两方面都不相让。渔翁来了,把两个都捉住了。
28、待兔守株 [ dài tù shǒu zhū ]
释义: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或妄想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同“守株待兔”
出处:宋·张君房《序》:“刻舟求剑,体貌何殊;待兔守株,旨意宁远。”
29、饭来张口 [ fàn lái zhāng kǒu ]
释义:指吃现成饭。形容不劳而获,坐享其成。
出处: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七六回:“那婆子道:‘我的奶奶,你饭来张口,水来湿手,这等插金带银,呼奴使婢,又惹什么气?’”
30、坐享其成 [ zuò xiǎng qí chéng ]
释义:享:享受;成:成果。自己不出力而享受别人取得的成果。
出处:清·叶廷琯《鸥陂渔话·葛苍公传》:“欲使他人干事,彼坐享其成,必误公事。”
形容不劳而获的的词语(1个)
- 嘴大舌长1.多话,好搬弄是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