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哀痛欲绝 [ āi tòng yù jué ]
释义:伤心得要死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
2、哀感中年 [ āi gǎn zhōng nián ]
释义: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。
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语王右军(王羲之)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是恶。’”
3、爱别离苦 [ ài bié lí kǔ ]
释义:佛家语,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。
出处: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六十一:“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问:‘如何是至极之谈?’曰:‘爱别离苦。’”
4、背井离乡 [ bèi jǐng lí xiāng ]
释义:离开家乡到外地。
出处:元·贾仲名《对玉梳》第一折:“送的他离乡背井,进退无门。
5、不辞而别 [ bù cí ér bié ]
释义:辞:告辞;别:离别。没有告辞就离开了。或悄悄溜走了。
出处:老舍《不成问题的问题》:“于是,大家想不辞而别。”
6、不欢而散 [ bù huān ér sàn ]
释义:很不愉快地分手。
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辛十四娘》:“公子大惭,不欢而散。”
7、不堪回首 [ bù kān huí shǒu ]
释义:堪:可以忍受;回首:回顾,回忆。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,因而不忍去回忆。
出处:唐·戴叔伦《哭朱放》:“最是不堪回首处,九泉烟冷树苍苍。”
8、悲痛欲绝 [ bēi tòng yù jué ]
释义:绝:穷尽。悲哀伤心到了极点。
出处: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一卷第七章:“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,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,跪着呜咽哭啼,直到死在这山脚下。”
9、伯劳飞燕 [ bó láo fēi yàn ]
释义:借指离别的亲人或朋友。
出处:《玉台新咏·古词〈东飞伯劳歌〉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10、刺刺不休 [ cì cì bù xiū ]
释义:刺刺:多话的样子。形容说话唠叨,没完没了。
出处:唐·韩愈《送殷员外序》:“持被入直三省,丁宁顾婢子,语刺刺不能休。”
11、触景伤情 [ chù jǐng shāng qíng ]
释义: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。伤:悲哀。
出处: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五:“一路上鸟啼花落,触景伤情。”
12、触景伤心 [ chù jǐng shāng xīn ]
释义:被眼前的景物所触动而引起伤感。
出处:《吴歌甲集·茅舍萧萧傍竹篱》:“茅舍萧萧傍竹篱,西风惨淡雨霏霏,其时黄菊花初放,触景伤心最惨凄。”
13、触目伤心 [ chù mù shāng xīn ]
释义: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。
出处:清·宣鼎《夜雨秋灯录·阮封翁》:“赤贫者无力赁屋,男妇老幼皆露处。忽澍雨滂沱,立泥淖中,相向而哭。翁触目伤心,计极穷人不过百十,费无多,思有以援之。”
14、大放悲声 [ dà fàng bēi shēng ]
释义:放声痛哭。形容非常伤心。
出处: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114回:“宝钗走到跟前,见凤姐已经停床,便大放悲声。”
15、低回不已 [ dī huí bù yǐ ]
释义:低回:徘徊留恋;不已:不停止。不停地徘徊,留恋忘返。形容伤感难忘的心情。
出处: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低回阴山翔以纡曲兮,吾乃今目睹西王母曤然白首。”
16、东劳西燕 [ dōng láo xī yàn ]
释义:劳:伯劳。比喻情侣、朋友离别。
出处:宋·郭茂倩《乐府诗集·古辞·东飞伯劳歌》:“东飞伯劳西飞燕,黄姑织女时相见。”
17、东南雀飞 [ dōng nán què fēi ]
释义:比喻夫妻分离。
出处:乐府诗《孔雀东南飞》
18、睹物思人 [ dǔ wù sī rén ]
释义:睹:看;思:思念。看见死去或离别的人留下的东西就想起了这个人。
出处:唐·裴铏《传奇·颜睿》:“贵妃赠辟(避)尘犀簪一枚,曰:‘异日睹物思人。’”
19、丹青妙手 [ dān qīng miào shǒu ]
释义:丹青:原指丹砂和青欔两种作颜料的矿物,后泛指颜料。多指国画大师。
出处:唐·高蟾《金陵晚眺》:“世间无限丹青手,一片伤心画不成。”
20、额蹙心痛 [ é cù xīn tòng ]
释义:极度忧愁伤心的样子。
出处:明天放道人《〈四声猿〉序》:“《渔阳》意气,泉路难灰,世人假慈悲学大菩萨,而勤王断国之徒,多在涂脂调粉之辈,此文长所为额蹙心痛者乎。”
21、分钗断带 [ fēn chāi duàn dài ]
释义:钗分开,带断了。比喻夫妻的离别。
出处:南朝·梁·陆罩《闺怨》诗:“自怜断带日,偏恨分钗时。”
22、分道扬镳 [ fēn dào yáng biāo ]
释义: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
出处:《魏书·河间公齐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23、分路扬镳 [ fēn lù yáng biāo ]
释义:扬镳:指驱马前进。分路而行。比喻目标不同,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。
出处:《魏书·河间公齐传》:“洛阳我之丰沛,自应分路扬镳。自今以后,可分路而行。”
24、风流云散 [ fēng liú yún sàn ]
释义:象风和云那样流动散开。比喻在一起的人分散到四面八方。
出处:三国·魏·王粲《赠蔡子笃》诗:“风流云散,一别如雨。”
25、分钗劈凤 [ fēn chāi pī fèng ]
释义:比喻夫妻的离别。同“分钗断带”。
出处:清·钱泳《履园丛话·杂记下·刘王氏》:“[县令]乃赋一诗刻诸墓上云:‘分钗劈凤已联年,就义何妨晚慨愆。’”
26、分鞋破镜 [ fēn xié pò jìng ]
释义:比喻夫妻分离。
出处:唐·孟棨《本事诗·情感》载,南朝陈徐德言娶陈后主妹乐昌公主为妻,公主有才貌。陈亡之际,德言料不能夫妻相守,于是破一镜,夫妻各执一半,相约日后合镜相会。(分鞋,见示例)
27、各执己见 [ gè zhí jǐ jiàn ]
释义:各人都坚持自己的意见。
出处:《人民文学》1976年第3期:“两人争辩到这儿,就有点各执己见,搁不下来。”
28、各执一词 [ gè zhí yī cí ]
释义:执:坚持。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。形容意见不一致。
出处:巴金《春》:“她看见王氏和觉民各执一词,不能断定谁是谁非。”
29、各行其是 [ gè xíng qí shì ]
释义:行:做,办;是:对的。按照各自认为对的去做。比喻各搞一套。
出处:清·吴趼人《痛史》第二十一回:“我之求死,你之求生,是各行其是。”
30、各自为政 [ gè zì wéi zhèng ]
释义:为政:管理政事,泛指行事。各自按自己的主张办事,不互相配合。比喻不考虑全局,各搞一套。
出处:《左传·宣公二年》:“畴昔之羊,子为政,今日之事,我为政。”
形容各自分离的词语(10个)
- 二十八宿我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,叫做二十八宿,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。东方苍龙七宿是角、亢、氐(dī)、房、心、尾、箕;北方玄武七宿是斗、牛、女、虚、危、室、壁;西方白虎七宿是奎、娄、胃、昴(mǎo)、毕、觜(zī)、参(shēn);南方朱雀七宿是井、鬼、柳、星、张、翼、轸(zhěn)。印度、波斯、阿拉伯古代也有类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。
- 人天永隔人天:人间、天上,指生死。生者还在人间,死者已归天,从此永久分离再不能相见。哀悼死者之辞。
- 别妇抛雏别:离别;妇:妻子;抛:丢下;雏:幼儿。离别妻子,丢下幼儿。
- 别恨离愁分离前后惜别、相思的愁苦情绪。
- 别易会难分别容易,相会却难。常用来表示不忍离别的深情或别后的无限思念。
- 四离五散表示不在一起,四散分离。
-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。指团聚是相对的,终究要分离的。
- 宝钗分股钗:旧时妇女别在发髻上的一种饰物,由两股合成。比喻夫妻分离。
- 浮生六记笔记。清代沈复著。六卷。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。分《闺房记乐》、《闲情记趣》、《坎坷记愁》、《浪游记快》、《中山记历》、《养生记道》六部分。后两记已佚。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,其间悲欢离合,写得朴素真挚,凄恻动人。
- 离多会少离别的时候多,在一起的时间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