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1、藏龙卧虎 [ cáng lóng wò hǔ ]- 释义:指隐藏着未被发现的人才,也指隐藏不露的人才。 - 出处:北周·庾信《同会河阳公新造山地聊得寓目》诗:“暗石疑藏虎,盘根似卧龙。” 
- 2、春冰虎尾 [ chūn bīng hǔ wěi ]- 释义:踩着老虎尾巴,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。比喻处境非常危险。 - 出处:《尚书·君牙》:“心之忧危,若蹈虎尾,涉于春冰。” 
- 3、豺狼虎豹 [ chái láng hǔ bào ]- 释义: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。也比喻凶残的恶人。 - 出处:清·刘鹗《老残游记》第八回:“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。天晚了,倘若出来个把,我们就坏了。” 
- 4、鸱视虎顾 [ chī shì hǔ gù ]- 释义:如鸱鸟举首而视,如虎反顾。 - 出处:《淮南子·精神训》:“真人之所游,若吹呴呼吸,吐故纳新,凫浴猿躩,熊经鸟伸,鸱视虎顾,是养形之人也,不以滑心。” 
- 5、初生之犊 [ chū shēng zhī dú ]- 释义:刚出生的小牛,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。 - 出处:先秦·庄周《庄子·知北游》:“德将为汝美,道将为汝居,汝瞳焉如新生之犊而无求其故!” 
- 6、初生之犊不惧虎 [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jù hǔ ]- 释义: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- 出处:《三国演义》第七四回:“俗云:‘初生之犊不惧虎。’父亲纵然斩了此人,只是西羌一小卒耳;倘有疏虞,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。” 
- 7、初生之犊不畏虎 [ chū shēng zhī dú bù wèi hǔ ]- 释义: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,无所畏惧。 - 出处: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四章:“刚吃过早饭,人马全都汇齐,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,不免惊惶,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,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。” 
- 8、除狼得虎 [ chú láng dé hǔ ]- 释义: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。 - 出处:《金史·陈规传》:“近虽遗官谦察,治其奸滥,易其疲软,然代者亦非选择,所谓除狼得虎也。” 
- 9、垂饵虎口 [ chuí ěr hǔ kǒu ]- 释义:往虎口送食。比喻置身险地。 - 出处:《文选·司马迁》:“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,深践戎马之地,足历王庭,垂饵虎口。”张铣注:“垂饵,犹送食也。” 
- 10、刺虎持鹬 [ cì hǔ chí yù ]- 释义:比喻待机行事,一举两得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秦策二》及《史记·张仪列传》载:刺虎,战国时,陈畛说秦惠王,引卞庄子刺虎为喻,先待齐楚交战,乘其两败俱伤时进兵。持鹬,用“鹬蚌相持”之典。 
- 11、大人虎变 [ dà rén hǔ biàn ]- 释义:虎变:如虎身花纹的变化。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。 - 出处:《周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未占有孚。” 
- 12、大贤虎变 [ dà xián hǔ biàn ]- 释义:虎变:如虎身花纹的变化。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。 - 出处:《周易·革》:“大人虎变,未占有孚。” 
- 13、调虎离山 [ diào hǔ lí shān ]- 释义:设法使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冈。比喻用计使对方离开原来的地方,以便乘机行事。 - 出处: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八十八回:“子牙公须是亲自用调虎离山计,一战成功。” 
- 14、雕虎焦原 [ diāo hǔ jiāo yuán ]- 释义:指壮士履险。 - 出处:《尸子》:“中黄伯曰:余左执太行之獶而右搏雕虎。”又:“莒国有石焦原者,广寻,长五十步,临百仞之谿,莒国莫敢近也。有以勇见莒子者,独却行剂踵焉。” 
- 15、断蛟刺虎 [ duàn jiāo cì hǔ ]- 释义:指武艺高强,行为侠义。 - 出处: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自新》载: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,为民除害。 
- 16、恶虎不食子 [ è hǔ bù shí zǐ ]- 释义: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。比喻不伤害亲近者。 - 出处: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·杭州龙华寺灵照真觉禅师》:“山僧失口曰:‘恶习虎不食子。’” 
- 17、饿虎扑食 [ è hǔ pū shí ]- 释义: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。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。 - 出处: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五十一回:“饿虎扑食最伤人,蛟龙戏水能凶恶。” 
- 18、饿虎之蹊 [ è hǔ zhī xī ]- 释义: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。 - 出处:《史记·刺客列传》:“是谓委肉当饿虎之蹊也。” 
- 19、饿虎吞羊 [ è hǔ tūn yáng ]- 释义: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- 出处:《清平山堂话本·五戒禅师私红莲记》:“一个初侵女色,由如饿虎吞羊。” 
- 20、饿虎擒羊 [ è hǔ qín yáng ]- 释义:像饥饿的老虎捕食羔羊一样。比喻迅猛贪婪。 - 出处: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七回:“兄听得索郎郎的叉盘声响,使个‘饿虎擒羊’势,叫道:‘你敢来么?’” 
- 21、放虎归山 [ fàng hǔ guī shān ]- 释义:把老虎放回山去。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,留下祸根。 - 出处:晋·司马彪《零陵先贤传》:“璋遣法正迎刘备,巴谏曰:‘备,雄人也,入必为害,不可内也。’既入,巴复谏曰:‘若使备讨张鲁,是放虎于山林也。’璋不听。” 
- 22、风虎云龙 [ fēng hǔ yún lóng ]- 释义:虎啸生风,龙起生云。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。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,贤臣遇明君。 - 出处:《周易·乾》:“云从龙,风从虎。” 
- 23、放虎遗患 [ fàng hǔ yí huàn ]- 释义:放掉老虎,留下后患。 - 出处:唐·陈子昂《上西蕃边州安危事》之一:“夫蕃戎之性,人面兽心,亲之则顺,疑之则乱……今阻其善,逆其欢心,古人所谓放虎遗患,不可不察。” 
- 24、凤叹虎视 [ fèng tàn hǔ shì ]- 释义:形容谈吐文雅,器宇轩昂。 - 出处:《文选·曹植〈与吴季重书〉》:“足下鹰扬其体,凤叹虎视,谓萧曹不足俦,卫霍不足侔也。”李善注:“凤以喻文也,虎以喻武也。叹犹歌也。取美壮之意。” 
- 25、官虎吏狼 [ guān hǔ lì láng ]- 释义:官如虎,吏如狼。形容官吏贪暴。 - 出处: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梦狼》:“窃叹天下之官虎而吏狼者,比比也。” 
- 26、甘冒虎口 [ gān mào hǔ kǒu ]- 释义:指甘愿冒着生命危险。 -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“吾不用田丰言,果为所笑”裴松之注引晋·孙盛曰:“丰知绍将败,败则己必死,甘冒虎口以尽忠规,烈士之于所事,虑不存己。” 
- 27、割肉饲虎 [ gē ròu sì hǔ ]- 释义:饲:喂。割下身上的肉喂老虎。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。 - 出处: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:“今有难,无他端而欲赴秦军,譬若以肉投馁虎,何功之有哉。” 
- 28、宫邻金虎 [ gōng lín jīn hǔ ]- 释义:指小人在位,接近帝王,贪婪如金之坚,凶恶如虎之猛。 - 出处:汉·应劭《汉官仪》:“不制之臣,相与比周,比周者宫邻金虎。宫邻金虎,言小人在位,比周相进,与君为邻。” 
- 29、狐虎之威 [ hú hǔ zhī wēi ]- 释义:狐狸与老虎相互勾结而表现出来的威势。比喻权贵当道者与其爪牙串通一气而发出的淫威。 - 出处: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忆韦素园君》:“因为段祺瑞总理和他的帮闲们的迫压,我已经逃到厦门,但北京的狐虎之威还正是无穷无尽。” 
- 30、狐假虎威 [ hú jiǎ hǔ wēi ]- 释义:假:借。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。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。 - 出处:《战国策·楚策一》:“虎求百兽而食之,得狐。……虎以为然,故遂与之行。兽见之皆走,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,以为畏狐也。” 
含有龙和虎的成语(270个)
••阅读 3761
含有龙和虎的词语(6个)
(0)
纠错/补充
猜你喜欢
含有倩字和潇字的成语
离魂倩女,倩人捉刀,倩女离魂
含有爱情诗意的成语
百岁之好,百年好合,比翼双飞,风花雪月,海枯石烂,海誓山盟,花前月下,连枝共冢,两相情愿,卿卿我我,情有独钟,如胶似漆,生死不渝,水乳交融,天作之合,天荒地老,天长地久,同舟共济,相亲相爱,一心一意,忠贞不渝,心心相印,白头偕老,相濡以沫
含有比喻拟人排比的成语
东张西望,聚精会神,目不斜视,目不转睛,三心二意,心神不安,一心一意,左顾右盼
写含有动词的成语大全
蹦蹦跳跳,持危扶颠,画龙点睛,刻舟求剑,拉帮结派,龙腾虎跃,龙飞凤舞,拿腔作势,排山倒海,跑马观花,上窜下跳,守株待兔,手忙脚乱,手舞足蹈,挑肥拣瘦,万马奔腾,卧虎藏龙,指手划脚,抓耳挠腮,捉襟见肘,鸡飞狗跳,投笔从戎
写出含有两组反义词的成语
爱憎分明,成群结队,承上启下,承前启后,出生入死,此起彼伏,大同小异,顶天立地,翻天覆地,翻来覆去,改天换地,孤孤单单,顾此失彼,好逸恶劳,厚此薄彼,虎头蛇尾,欢天喜地,孑然一身,街头巷尾,惊天动地,经天纬地,开天辟地,来来去去,南来北往,…
写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
爱财如命,鞍前马后,白日做梦,百花争艳,百鸟朝凤,半信半疑,悲喜交加,杯弓蛇影,博古知今,不名一钱,姹紫嫣红,察言观色,沉鱼落雁,惩前毖后,承上启下,承前启后,尺短寸长,痴心妄想,出生入死,除旧布新,春暖花开,春花秋月,大同小异,大街小巷,…
描写音乐的成语含有关音乐的成语
长歌当哭,夫唱妇随,高歌猛进,歌舞升平,紧锣密鼓,金鼓齐鸣,扣人心弦,滥竽充数,靡靡之音,鸣金收兵,巧舌如簧,轻歌曼舞,曲高和寡,曲终奏雅,绕梁三日,四面楚歌,五音六律,弦外之音,行云流水,偃旗息鼓,一唱三叹,异曲同工,引吭高歌,莺歌燕舞,…
含有排比比喻的成语
比下有余,比众不同,比岁不登,比屋可封,比屋连甍,比户可封,比比皆然,比手划脚,比物丑类,比翼齐飞,比权量力,比物假事,比物此志,比年不登,比翼双飞,比肩接踵,比肩接迹,比肩叠踵,比翼连枝,比类从事,比肩叠迹,比目连枝,比肩皆是,比物连类,…
